绥化的真实情况(说说绥化的八旗)

绥化的真实情况(说说绥化的八旗)(1)

全媒体记者 杨成申

半截塔湿地,树长影绰,芦苇荡漾,所有的生命都在律动中拔节。它位于北林区永安满族镇,是当年努尔哈赤避难到过的地方,也是女真族的居住地,所以一直有“先有永安,后有绥化”之说。因为半截塔积淀了深远的历史背景,所以增添了厚重的人文气息。

据说,当年努尔哈赤在这里避难时,住了一夜,第二天便率兵远行。永安满族镇当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在他避难的地方修建一座土塔。但是,修到一半的时候,土塔突然坍塌,只剩下半截突兀地立在那里,老百姓认为这是神灵在暗示,不让往高处建,所以,建筑就搁浅了。这样,半截塔一直留到今天,成为人们凭吊先人的去处。

如今,当我们徜徉在这里,这里仿佛一条时光的河流,梦幻一般悠远。岁月早已剥蚀了半截塔上的雕饰,土塔上头挤满了稀稀的瘦草,有几只鸡在那土塔旁闲庭信步。日落时分,常有几只鸟儿驮着片片夕辉,蹁跹飞过。每当这时,我们总是放眼那一片黑灰的土塔,不知从哪里,飘来了人声、狗吠和现代的音乐。那朝阳或夕辉里,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土塔旁有一株巨大的古榆,古榆下是几间瘦朴的木屋,据说那株古榆有几百多年的树龄了,浑身披满了龟裂的铁黑色的树皮,仿佛身披铠甲的古代武士。在那树皮的裂隙里,爬满了绿茵茵的苔藓。但它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它团团如云的巨大的绿盖,将偌大的一片空间都染绿了,它的荫下,清凉如水,风如湖水一般荡漾。

说起满族,绥化清史专家、民革绥化市委副主委韩鹏宇对记者说,满族原称女真,中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古满语支。女真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公元2至4世纪时期称“挹娄”,公元5世纪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公元6至7世纪称“黑水靺鞨”,公元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辽代又称“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辽南境者为熟女真,辽北境不属编户者为生女真。金朝时再称“女真”,因女真一词来自古代女真语。因此,在明代音译汉字时也写作:诸申、朱里真等。到17世纪初建州女真满洲部逐渐强大,其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到其子皇太极时期已基本统一女真各部。1635年农历10月13日,清太宗皇太极颁布谕旨,改女真族号为满洲,女真一词就此停止使用,后来满洲人又融纳了蒙古、汉、朝鲜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满族。

满清第一个君王努尔哈赤当年(即1596年前)的军队就已用不同颜色的军旗做标志了,以白、黄、红、蓝四种颜色为军队编制的标志。1615年,努尔哈赤的地域扩大了,官兵的数量不断增多,按原规定每旗的兵额超编了,于是,在原有四个旗的基础上再增设四个旗。为了区别,将原来四种颜色的旗帜上镶上有色条边,白、黄、蓝三色旗帜镶红边,红色旗帜镶白边。凡是镶条边的旗帜都是原有的军队,未镶条边的旗帜就是后建立起的军队。为了区别称呼,将不镶边的旗叫整白旗、整黄旗、整蓝旗、整红旗;将镶边的旗叫镶白旗、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简称为八旗。后来,为了汉字书写方便,渐渐地把“整”字写成“正”字,把“镶”字写成“厢”字了。

满洲初期,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八个旗并无高低之分。后来,清朝从东北入关进北京,清世祖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为了加强对八旗军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直辖的镶黄、整黄、整白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另五个旗为下五旗。这个上、下旗的称法既无皇帝的“金口玉牙”,也无有“诏书”,都是朝臣们自然称呼而来的。虽然有上,下之名,但并不是高下之分,八个旗在名分上是平等的。

正黄旗的满族人,总是爱说“咱是正黄旗的”,而其他旗的满族人就只是说我是满族,不说自己是哪个旗的,因为当地人认为“八旗”里面“正”的高,“正”的里面黄旗最高。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纯是一种心理自娱。不论什么颜色旗的人都是满族人,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据史料记载,满族主要居住在辽宁及黑龙江、吉林、河北、内蒙和北京等地,当然因求学、创业、婚姻等其他原因,在其他省份乃至海外也有极少数满族人居住居留生活。

1599年,努尔哈赤开始了统一海西女真扈伦四部的征伐。期间,多次在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之间围猎,并曾于现在的永安满族镇附近饮马驻足,设驿休息。后来,清朝视之为祖先隆兴的吉祥之地,一直作为封禁围场的驿所,禁止在其周边垦荒放牧,致使此地林木繁盛茂密,荒原一望无际。

1825年(道光五年)春,有一个名叫依桑阿的满洲人在这已经废弃的围驿之地开荒。翌年,依桑阿有两家亲属来此定居,共建十间“马架子房”,故称“十间房”。其后人们过往停驿,商业逐步兴起,形成了小集镇,这就是现在的永安满族镇的前身。

咸丰末期,由于连年战争和灾荒,造成清庭内忧外患,财政贫乏,兵饷不足。为保卫边疆,开发资源,筹调物资,挽救财政危机,朝臣几次奏议允许旗人在东三省屯田开荒,以恤旗业。

1860年(咸丰十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屯田实边。

1862年(同治元年),顺天府府尹蒋琦龄奏请向东北“移八旗散丁数万,开垦闲田,以资生计”,获皇帝批准。同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复奏,在濠河(泥河)以北、呼兰河以南接连旗屯(十间房)的荒原,拔京旗散丁三百名,编为十屯,并准予招民代垦。

1876年(光绪二年),朝廷准许将原来的十屯扩充至二十营屯,在京旗接领之前,代垦者照章缴纳租税,不许重赋,以免旷闲。所设二十营屯营基,正白旗共五屯,居东地,地势高平,少有坑洼;镶黄旗、正黄旗各五屯,均在中地,地属高平,但有沟洼;正红旗在西地,地势较低,且有难垦之湿地,则比他旗稍多划拨土地。清朝官府设置旗营,令武营(官职)监督营屯事宜。

1879年(光绪五年)春起,旗营按屯查明,划清界址,由武营摧令各屯代垦旗丁赶紧建盖房间,按所定营基设置。而后由将军衙门派人巡看核收,并把代垦旗丁三百户花名册和新屯田数据造册,呈报将军衙门,监视施行。事毕于该年农历十月初一日。

至此,二十营屯(现在的永安满族镇)建制正式形成,隶属呼兰副都统管辖,1885年(光绪十一年),划归绥化理事通判厅管辖。

就黑龙江省境内来说,一些县市几乎都有满族人集中的地区(乡镇、村屯),他们集中居住的老地名极有意思:什么正白、正黄、正蓝、正红;厢白、厢黄、厢蓝、厢红等。北林区绥胜镇、永安镇、西长发镇、西太平镇、红旗乡辖内都有满族人集中居住的屯落。

在清光绪年间,即1876年,经京旗荒务副都统付东阿和巴彦苏苏、旗营委盖哈苏批准,二十旗屯建成,负责生产和征役任务,当地人们俗称二十营屯。那时候,都以旗命名。如:正白旗头屯、正白旗二、三、四、五屯;厢黄旗头屯、厢黄旗二、三、四、五屯;正黄旗头屯、正黄旗二、三、四、五屯;正红旗头屯、正红旗二、三、四、五屯。“文革”后,县政府决定将这些旗屯名都改成有革命性的和有地域性的名称,但有些年岁较大的人,仍习惯叫它的原名。

每旗屯东西长度为1000 米,南北宽度为500米,四周圈有壕沟,1000米和500米交叉点为中心十字街口。当时规定每个旗屯只准迁进15户,这些户几乎全是辽宁境拨迁来的八旗退役老兵和尚未退役的一般兵士的家属,其中有一个户主被委任为屯长。

当时建房的原材料,除木材料,其它的都是就地取材的土坯和草类,建起来的都是起脊的土草房。以十字街口分出四个区域,路南两个区域各建三户房舍,路北两个区域各建四户房舍,屯长可任选在中心街附近建房一处。年头久了,各旗屯的住户穷富渐渐拉开,逐步富起来的户主,相继以砖瓦结构重建、翻建宅院,购买田产,扩充起来,有的成为地主、大地主,但再穷困的满族农户,也有自己的“寒舍”

旗屯,每屯都有个十字街中心,前旗屯十字街中心点至后旗屯十字街中心点恰好是5华里;前旗屯的宅基地后壕沟至后旗屯宅基地的前壕沟全程距离为四里七华里。东(甲)旗屯十字街中心点至西(乙)旗屯的十字街中心点距离恰好十华里,而甲旗屯的西头至乙旗屯的东头为9.4华里,当地人习惯说前后屯距离为四里七,东西屯为九里四。以二十旗屯全方圆计算,东西为三十华里,南北为二十华里。

当初拨迁(朝廷有组织的迁徙)进二十旗屯的户主都是满族人,不准其他族人进住。后来旗人逐步繁衍,树大分枝,户数越来越多,加之男婚女嫁,以及外来投亲靠友等,二十旗屯迁进很多汉族人。个别旗屯还有 为数不多的其他少数民族,多是随男随女娶嫁而进来的。

如今,漫步满族古镇,满目景物都可引发我们对历史的凭吊。古镇的土塔,经过千年风雨,似乎仍活着,无言、宽容地活着。千年风物所遗留下来的或宁静,或激扬,或创伤,或悲壮,合着亘古不断的柔肠,令我们生出无限的遐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