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1)

救救网红打卡地。

在法国,有一群职业差评师,正利用差评来做这件事。

为了保护那些人迹罕至、生态脆弱的原生态美景,他们决定用魔法打败魔法,在知名点评网站上留下大量差评,来劝退那些热爱“打卡”、无意中破坏当地生态的游客。

恶意差评,在某种情境下,成为另一种对地球的温柔。

在这几年,类似的环保行为艺术,频频进入现代都市青年的视野。《新周刊》在专题“生命之书”中曾经提到,这一代人越来越意识到“在自然面前,人类中心主义不堪一击”

正如脱口秀演员乔治·卡林的名言:“在地球眼里,人类和塑料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能不能被降解。”

因为成长于千禧年后的年轻人,正在经历百年罕见的疫情和频发的极端气候。

尽管疫情反反复复,总让人陷入茫然和无序之中,但依旧有关于爱和希望的故事在惊心动魄之中悄然而生,春天依旧如约而至,这个地球依旧写满了人与人之间的故事、爱和希望

我们逐渐意识到人类无法凌驾于自然之上,但我们正在尝试着和自然和平相处。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2)

在城市公园健身道锻炼。/图虫

所以这一代人在传统生老病死的命题之外,也在反思,如何用一种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态度来与这个地球相容。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3)

反思消费主义的人,

热爱绿色消费主义

此前,我们从未如此频繁地思考过自己的生活方式会对地球生态造成怎样的影响。

在这种思考之下,反消费主义的思潮渐渐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在豆瓣,有30万人加入“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他们厌恶被造出来的“需求”,厌恶被营销出来的“消费节”。

厌恶消费主义,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吃够了“冲动消费”的苦。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4)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豆瓣

在被刺激的消费之下,购买回来的商品有很大一部分会被囤积、闲置甚至丢弃,不提中间耗费的运输、包装对于环境带来的负担,在那些从小就被教育“要节约”的年轻人心中,“浪费”本身就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

所以越来越多人在消费主义和可持续中寻求平衡,追求质朴、真实、舒服的生活,在有限的消费中物尽其用,在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早在2010年,72万名上海市民就通过回收28.9吨牛奶盒,制造出了1000多张环保座椅,放在上海世博馆前供游客休息。

这是人们将可持续理念融入生活的一种公益尝试。

而在今天,这种理念已经转变成一种“来势汹汹”的消费行为。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5)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502.7万个废弃牛奶盒做的环保座椅。/微博@中新视频

回顾年轻人热衷的那些全新的消费行为,“无痕生活”、“0浪费主义”理念贯彻始终

燕麦奶在2021年成为咖啡、茶饮店新宠,是都市丽人最新的环保饮食风向标;堆满旧衣旧书的二手书店、vintage古着商店也成了时髦精逛街必去的地点;在上一辈人的观念里,买“二手”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而在今天,二手循环商品,已经成为了“可持续节约”的代名词。

出门靠共享,开车开纯电,连去咖啡厅都要自带杯消费,这一代人的环保消费理念已经深入到毛细血管之中。

第一批反思消费主义的人,开始转投绿色消费主义的怀抱。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6)

探店选择之一——逛古着店/图虫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7)

最低门槛的爱,

是对于地球的爱

绿色消费主义在年轻人之中来势汹汹并非偶然。

学者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将消费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解决温饱、追求物质昂贵、追求心理满足、实现精神富裕。

当代年轻人有高于基础温饱的精神需求,在所谓“消费升级”的背后,其实是观念迭代和精神升级

三浦展在书中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创费”,我们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为了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消费。

本质上,我们是为了一个更打动人的理念和品质而下单。

所以,自安娜·拉佩的“你的每一次购买,都是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这句名言流行起,因为这一代人表现出对地球的关心与爱,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将环保融入到产品设计和品牌价值观中。

为了让消费者更直观地的看到产品对于环境的影响,全球36家化妆品成立了EcoBeautyScore联盟,越来越多的服饰品牌将可再生材料带进了我们的衣橱,大量快消品牌推出“循环回收”计划。

这些举措,都是出于对于地球的关心与爱。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8)

《地球脉动》/豆瓣

我们往往将爱想得的很宏大,将爱当作做一种稀有的物什,狭义地将爱定义为人和人之间的情感。

但在无意识之中,我们其实一直在用行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释放爱意,我们每个人都在用日常,为地球写一封情书

一向主张“因爱伟大”的方太,也联手代言人陈坤向地球寄出了一封情书。

这一封情书,写下了这40四十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对于地球的那些爱意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一代人投身于80年代开启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在漫天黄沙之中,他们用一生来造一片绿。时至今日,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已高居世界第一位。“全球增绿四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他们这封情书,一写就是一辈子。

为了打击偷猎珍稀动物的盗猎者,有一群人在黄河湿地勇敢无畏、昼伏夜出,守护大鸨。这一次,他们将春天的鸟语花香写进情书。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9)

为了守护和地球同源的这抹天然的蓝色,她拒绝工业染料,选择天然植物印染,即使有人嘲笑她“死脑筋、效率低”,建议她“先发展后治理”,她依然用植物研墨,用传统的方式,一笔一画划写下对于地球的爱。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10)

还有促进二手书本循环再利用,创立二手书店的他们,种种努力都是源于对地球的爱。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11)

我们爱这个地球,是因为我们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我们所有引以为傲的技术和文明,都依仗于地球的馈赠。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12)

这封送给地球的情书,

你要怎么写?

“我没有他爱你,爱到拼尽全力。”

或许我们无法像故事里的四位主人公一般轰轰烈烈地用行动写下这封对地球的情书,但随着创新科技的发展,人们助力环保的门槛不断降低,随手环保也融入了日常生活。

给地球的情书,他们写在山川湖海,而我们写进了一日三餐

正如陈坤所写,“我没有他们的轰轰烈烈,却骄傲于爱你的点点滴滴:节约一滴水、一度电,滤净一杯水、一缕烟。让你的脚步多一份轻盈,让你的呼吸多一丝清甜”。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13)

26年来,方太关心“空气、水和食物”,以产品创新科技为核心,打造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致力于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在一日三餐中和消费者一起践行环保行为。

以燃气灶为例,方太通过高效大火力的燃烧技术,将家用燃气灶的热效率提升至80%以上,超过行业平均能效5%—15%。

如果全国4亿家庭用上方太灶具,每年将节约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碳排放减少2100多万吨,相当于种下20多亿棵颗树。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14)

此外,方太在洗碗机品类中独创的“高能气泡洗”技术,用水量为普通洗碗机的50%,但冲刷力却更强劲,让洗净效率提升了20%。

任何科技的变革背后都是爱在驱动,科技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在方太主持的微博话题#告白地球的100句情话#中,我们看到了其他人以及更多的品牌是如何在看似不起眼的日常中,以自己的方式执笔这封特殊的情书。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15)

我们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都是写给它的情书。

若将46亿年的地球史凝缩成一天24小时,人类不过是零点前几秒钟出现而已。对于地球来说,我们还是太年轻的来客。

护林员肖林在他的手记《守山》中写到道,希望人们能“多去大自然走走”,原因无他,因为这个地球有关于人世间所有的情绪、力量、故事和爱。

人世间感动的故事(人世间的故事和爱)(16)

✎作者 | 答答

✎校对 | 吴玉燕

✎排版 | 咕咕鸡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