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建康赏心亭经典咏流传(廖彬宇先生古诗选)

登建康赏心亭经典咏流传(廖彬宇先生古诗选)(1)

按:廖彬宇先生作此诗于2017年,由国画家王鉴先生绘制诗意图并书,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本文选自《中天而立集》。

丁酉岁怀张子厚七律

儒家名教启元亨,仁者虚怀举二程。

风虎云龙方际会,江湖廊庙共文明。

父天母地安身命,物与民胞享太平。

千百年来张子厚,横渠四句广流行。

张红星教授注:

1、 仁者虚怀举二程:二程即程颐、程颢二兄弟。兄弟二人原为张载子侄。兄弟二人某夜高论易理,张载无意中听到,震惊于程氏兄弟才学,翌日有人就易学之理来请教张载。张载向外人宣称,有关易学之理,可向二程请教,并自谦不如程氏兄弟。显露其坦荡虚怀。

2、 “风虎云龙方际会,江湖廊庙共文明”一句,谓张载自幼志在疆场、保家卫国收复失地。弱冠之年拜谒戍边大臣范仲淹,范仲淹赏其才,并言“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张载归家后则立志学儒,终成一代大儒。“江湖廊庙共文明”一句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处江湖”相呼应。谓范仲淹这一庙堂重臣仅凭一言便将弱冠之年的江湖小生张载也培养出来了。

3、 “父天母地安身命,物与民胞享太平”一句,乃出自张载《东铭》《西铭》。关于东西二铭,始于张载曾将《正蒙》最后一篇《乾称篇》的第一段抽出名曰《订顽》,最末一段抽出名曰《砭愚》,书于横渠书院大门东西两侧,以为师生座右铭。后二程对此大为赞赏、推崇,程颐将《订顽》改称为《西铭》,《砭愚》改称为《东铭》,以表达昭示天下学子深刻铭记的用意。这两段话本是张载针对当时一些人顽愚品性而发的,很好地阐述了儒家思想大意,向来被视为张载的代表著作,被宋、元、明、清理学家奉为儒家经典篇目,评价极高。《西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4、 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赵力能先生评:

廖彬宇先生与“四”有不解之缘,他家叫“四为堂”,书房叫“四知书屋”,他创办的书院叫四观书院,他收藏的最大型的图书是四库全书。

先生曾说,四为堂、四观书院、四知书屋等四系列的打造不是有意之举。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深广的内涵,《易经》里有八卦四正四隅的概念,释迦牟尼成佛宣说的教理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佛陀开示世界一切现象的构成是四大——地水火风。在学佛修行中还有“四观(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等理念。而老子的思想里,在天地人三才之上加了一个道,并称为“域中四大”,所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高思想、最高智慧、最高境界、最大格局的形态又恰恰是儒释道易四个方面。

他说,就他现在的理解,四观、四为、四知,各自代表两重含义,四观代表了精神和信仰,四为代表了修为与作为,四知代表了智慧与格局境界。串连起来后很有意思——

“以四观的精神与信仰,开启四知的智慧和境界,成就四为的抱负与理想!”

这三个“四”合起来是两个字——文化。文是四观四知,化是四为。

这三个“四”合起来又是四个字——经世致用。

登建康赏心亭经典咏流传(廖彬宇先生古诗选)(2)

注:廖彬宇,著名文化学者,华夏文化促进会驻会主席、国际易学联合会荣誉会长,多个地方政府及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战略发展顾问。北大、清华、人大、中国社科院等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特聘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以传统文化促进现代文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立足中华文化推动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经世致用。已先后出版《国学旨归》《老子汇通》《干支哲学》《平心平天下》《大成之道》《中天而立集》及编纂《千古易人》等十余部学术专著、思想论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