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什么让诸葛亮替他投降(司马懿从诸葛亮的琴音中听到了什么)

一人一琴一空城,一惊一乍一逃翁,如果这么形容诸葛亮上演的空城计,似乎也不算过分。毕竟,城内只有两千多守军的诸葛亮,凭借着一曲琴音就退走了领十五万雄兵的司马懿,这无疑为诸葛亮被神话增加了一分新的看点。那么司马懿为什么会如此谨慎呢?即便诸葛亮有什么埋伏,难道掌军十五万的司马懿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吗?只要派一小支部队冲进城去试一试就知道究竟了,那么司马懿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司马懿为什么让诸葛亮替他投降(司马懿从诸葛亮的琴音中听到了什么)(1)

空城计动画

先来看一下书中关羽司马懿退兵思维的描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讲也!汝辈岂知?可宜速退。”这是司马懿关于退兵一事,给魏军诸将的解释,可以说这个说法还是说得过去的,表面上看,是司马懿对诸葛亮非常了解,知道孔明从来不会冒险,这一次如此明显的空城诱敌,必然是事先有了埋伏。

司马懿为什么让诸葛亮替他投降(司马懿从诸葛亮的琴音中听到了什么)(2)

影视剧中的司马昭人物形象

司马懿说过些话之前,其子司马昭也曾有言“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太持疑而退兵也?”从司马昭的话不难看出,孔明的计策显然是没能够瞒着过司马昭的眼睛,早已被这位日后统领曹魏大权的家伙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不是司马懿带兵前来,而是司马昭领军,那么此一役诸葛亮的性命就堪忧了。身为人子的司马昭都有如此的卓识,难道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就想不到这一点吗?似乎不太符合逻辑。

司马懿为什么让诸葛亮替他投降(司马懿从诸葛亮的琴音中听到了什么)(3)

影视剧中的司马懿人物形象

其实并不是司马昭胜过了父亲司马懿,而是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的琴音对话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而司马昭和司马懿比起来,还是显得稚嫩不少。因为诸葛亮的琴音之中有着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明告诉司马懿西城无兵,就看司马懿能不能懂得诸葛亮所要传达的意思了。司马懿毕竟也是有大智慧看得长远的人物,所以他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故此急忙退走,以此来看,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才是千年难遇的真知音。

司马懿为什么让诸葛亮替他投降(司马懿从诸葛亮的琴音中听到了什么)(4)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人物形象

司马懿非常清楚,诸葛亮就是在玩空城计,但是自己却不敢发兵。为什么?因为只要发兵,诸葛亮必被擒。如果自己真的把诸葛亮给抓住了,那蜀国自然也就不会再有如此杰出的人物,就算是仍然还有人讨伐曹魏,那么像曹真等辈也可以率兵抵挡一阵,而这就涉及到了曹魏兵权的归属问题。如果诸葛亮还在,司马懿就会一直有被利用的价值,尽管曹氏对司马氏一直放心不下,但是碍于诸葛亮无人可挡,形势所迫之下还是要用司马懿领兵。

司马懿为什么让诸葛亮替他投降(司马懿从诸葛亮的琴音中听到了什么)(5)

影视剧中的司马懿人物形象

若是诸葛亮这么容易就被司马懿给灭掉了,看似司马懿大胜,但这也是一时之胜,却输了一辈子。等他回到许都面前皇帝的时候,自然会得到一番赞赏,可随后司马懿也就会直接被安排养老了,这样的结局是一生存大志的司马懿无法接受的,所以,尽管他非常明白西城无兵,也要尽快退兵。如果再多停留一会,被哪个“愣头青”私自闯进去抓住了诸葛亮,那么司马懿的领兵生涯就将结束了,要是那样,还哪来的三国后期的天下归司马氏呢?

司马懿为什么让诸葛亮替他投降(司马懿从诸葛亮的琴音中听到了什么)(6)

影视剧中的司马懿人物形象

诸葛亮的心里也明白,自己的空城计其实连司马昭之辈都骗不过,更别说骗司马懿了。而诸葛亮考验的就不是司马懿到底有没有攻城的勇气,而是在考验司马懿有没有退兵的智慧。万幸的是,司马懿看破了这一切,当看到司马懿退走的时候,诸葛亮的心情似乎不那么好形容。如果司马懿没有退走,那么就是自己被擒,之后司马懿被强制退休,可是司马懿走了,尽管自己保住了性命,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可以识破计中计的对手,伐魏的路今后会走得多艰难,诸葛亮似乎也会有些提前的感知吧。

司马懿从诸葛亮的琴音中听到了什么?为何明知是空城,还要急退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