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书西游记第二集 远去了的辽西大鼓儿

辽西大鼓儿,人称大鼓书一种流传在葫芦岛地区及锦州、朝阳,乃至相邻的河北省抚宁、青龙、平泉,以及内蒙古赤峰市东南一带,群众喜闻乐见的,以说唱为表演形式的曲艺品种这块地方原属热河省东部区,又称热东地区,所以在历史上辽西大鼓儿曾经很长时期称呼为“热东大鼓儿”1955年7月,热河省撤置,原热东地区分别划入冀东,辽西和东蒙因为这些地区都在辽河西部,所以改称为“辽西大鼓儿”,并不是特指的地域概念辽宁省西部地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东北大鼓书西游记第二集 远去了的辽西大鼓儿?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东北大鼓书西游记第二集 远去了的辽西大鼓儿

东北大鼓书西游记第二集 远去了的辽西大鼓儿

辽西大鼓儿,人称大鼓书。一种流传在葫芦岛地区及锦州、朝阳,乃至相邻的河北省抚宁、青龙、平泉,以及内蒙古赤峰市东南一带,群众喜闻乐见的,以说唱为表演形式的曲艺品种。这块地方原属热河省东部区,又称热东地区,所以在历史上辽西大鼓儿曾经很长时期称呼为“热东大鼓儿”。1955年7月,热河省撤置,原热东地区分别划入冀东,辽西和东蒙。因为这些地区都在辽河西部,所以改称为“辽西大鼓儿”,并不是特指的地域概念辽宁省西部地区。

提起听大鼓书,现在的五十岁以下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一定有些陌生,甚至很陌生。他们或许在影视资料中,看过几回演唱大鼓儿的情景,很少或根本无缘身临其境欣赏这种已经濒临绝境的曲艺形式。

六十多岁以上的人,特别是从乡村中走出来的人,一定还会清楚记得,每到夏天挂锄之后,秋天收获之前,或是场了地光寒冬腊月等农闲时节,屯子里的头行人就会张罗请伙说书的来。一来庆贺一下丰收了的喜悦心情,二来享受一回难得的文化生活。

夏天时在屯子里的大槐树下,找个凉快通风的地方;冬天时在哪户宽敞人家的屋子里,摆上一张条桌,或者把三张炕桌摞起来,支上鼓架,摆上醒木,再摆上一张条凳,上面坐着弹弦的师傅。鼓板一敲,醒木一摔,三弦一弹,就像喝了一口地道的土烧老白干儿,或是吃了一顿年根儿底下的农家杀猪菜,那滋味儿真叫一个足。大鼓书流传地域广泛,演唱曲调也各有区别,因而形成风格迥异的各种流派。诸如流行于北京地区的京韵大鼓儿,流行于天津、唐山地区的京东大鼓儿,流行于张家口、承德一带的西河大鼓儿,以及流行于关东大地的东北大鼓儿。东北大鼓儿在长期传唱过程中,亦逐渐形成许多风格的艺术流派。主要有以沈阳为中心的“奉调”,以吉林为中心的“东城调”,以哈尔滨为中心、流传于松花江以北地区的“江北调”,以营口为中心的“南城调”,还有以锦州为中心的通称为辽西大鼓儿的“西城调”。

葫芦岛地区囊括整个辽西走廊,扼于东北大地和京津地区之交通要道。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塞,又是中原和关东两大文化体系互为影响的传输之地。作家许长文先生说他的故乡兴城小调,“似唐山影调,又像东北二人转,细品还有评剧的韵味。”这是因为兴城地处辽西走廊之腹位,关里关外风俗文化皆可影响,所以便有了这种别具风味儿的乡间小调儿。辽西大鼓儿亦是如斯。在辽西大鼓儿的唱腔里,既可听到京韵大鼓儿里的似水柔情,又可听到西河大鼓儿里的苍凉悲风,还可听到京东大鼓里的铿锵激昂,又兼以东北大鼓儿行云流畅,表现力强等诸多优长之处。从而形成了辽西大鼓儿这枝众长兼具,又别有地方风格的艺苑奇葩。这就是说,葫芦岛地区不仅是辽西大鼓儿的诞生之地,而且是辽西大鼓儿的主要流行地区。

辽西大鼓儿形成于何年何月,尚无确切时间可考。根据众多大鼓儿艺人推测,应当兴于清初康乾年间,盛于清末民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渐趋衰落。与其它流派的大鼓儿一样,辽西大鼓儿起初也是盲艺人谋生的一种手段。后来看到这种艺术形式深受群众欢迎,很有生存市场,是一个赚钱的行当,有些明眼艺人便也跻身入列。他们不像盲艺人那样需要请人念唱本,一句一句让人教着往下背,而是自己看着往下背,速度自然快捷了许多。到了清末民初,女大鼓儿演员的出现,大鼓儿艺术越加丰富完满。

大鼓儿表演方便灵活,不受场地、时间、气候、灯光等条件限制。在农村炕头上、树底下,在城镇茶馆酒楼里,甚至在行进途中,不管白天黑夜,晴天雨天,有无灯光,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表演。道具也简单,一把三弦,一面小鼓,一副竹板,一个醒木,一把扇子,文武场便已齐备。若是自弹自唱者,一把三弦就可开演。一般情况下,大鼓儿班子多是两人,一个唱的,一个弹弦的琴师。也有三人一班的,一人唱两人伴奏。除了弹弦的还多一把四根弦儿的胡琴。艺人们多是文武兼通,唱累了坐下来弹弦,弹弦的拿起鼓板接着唱。具有表演天赋者,无论冬夏手里总要拿把扇子,说到动情处边舞边唱煞是动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辽西大鼓儿还是葫芦岛地区广大农村惟可欣赏的艺术形式。建昌西岭上偶有皮影戏,其他地区过年时候办几伙秧歌,县剧团也下乡演出,但是较为罕见。群众喜闻乐见且时常可享受得到的,惟有辽西大鼓儿。那时候除了农闲时节,屯子里集体请伙说书的,其它时间哪家给儿孙办满月,或是谁人久病初愈、大难不死等类喜兴事,亦可请伙说书的来说上几天书,或是还愿或是助兴。办事的图个心顺,听书的图个乐呵。乡下人请说书很少给钱,多用粮食支付演出经费。集体请来说书的,除了到各家吃派饭,还由头行人挨家逐户给说书人齐粮食,有的时候也由生产队统一支付。城里的说书馆,则一律支付现金。

新中国成立初期,兴绥一带大鼓艺人约有30多名。绥中、兴城、锦西等地,每个县城里都有几家说书馆,生意都很红火。说书馆门口挂个小木牌,时人称为水牌,上面写着说书人的艺名和大鼓书的曲目,类似今天的宣传广告。里面是个筒子屋,前面是雅座,几张方桌上摆着茶水、瓜籽,周围摆着椅子。坐在这里的听书人都是有头有脸的老顾客,几乎场场不落。再往后就是木桩子埋在地里,上面搭些木板称为散座。说书人每说上一段,或紧要处就来个且听下回分解,卖一个关子造成悬念,便停鼓歇息。说书人坐下歇气喝茶,打杂的托着盘子到散座上齐钱。一般情况听一段一角钱,有多给钱的,也有不给钱的,全凭心情。遇有多给钱的说声谢赏,不给钱的也不计较。老顾客一天一给称为包座,一般不低于一元钱,茶水和瓜籽免费赠送。就是这般便宜,大鼓艺人的收入也很可观。因为当时的县机关干部月工资不过三五十元,而他们一天即可收入10~50元。1956年前后,兴城南门外有一家说书馆,说书的是一位女大鼓艺人,因为书说得棒,书馆里每天都挤满了人。当时兴城街上,拥有自行车的市民超不过三五十人,其中就有这位女大鼓艺人。她骑一架德国进口的钻石牌自行车,走到哪里都有一帮人围着看,比现在谁人买辆奔驰轿车还要稀罕,可见这位女大鼓儿艺人的收入非同一般。

辽西大鼓儿的说唱形式亦是有趣,开板说书前,先敲一通鼓板家伙,类似乐章的前奏。然后摔一下醒木,先说几句类似开场白的江湖行话,接着再讲几句搞笑的趣话逐步引入正题。比如:说书不说西江月,放牛的就得长大疥。听众大笑。如果现场有放牛的诘问,谁说的?说书的马上回答我说的是梁西那边放牛的,听众又笑。气氛活跃起来,又是一通鼓板,再摔一下醒木,随即朗诵一段叫《西江月》的开场诗,或是一段引人发笑的民谣。比如四大硬、四大愣等等。待听众注意力完全集中,方才朗声说道,老少爷们儿可好,列位大哥大嫂,请你找个向阳宝地,压言落座,且听学徒我慢慢道来……,三弦起奏,唱声方起。在正书开唱之前,还要唱一段序曲,行话叫打小段儿,一般都是二十几句唱词。如,天怕乌云地怕荒,小鸡儿就怕黄鼠狼;说书的就怕嗓子哑,弹弦儿的就怕手长疮……。言短意赅,寓意深刻。正书多是行侠仗义、铲除邪恶的长篇武侠故事,如传统书目《大八义》、《小八义》、《三侠五义》、《水浒传》、《瓦岗寨》、《杨家将》、《呼家将》等。新中国成立后出现许多新书目,如《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红灯记》、《江姐》、《杨靖宇》等。文革期间还把毛主席诗词套入大鼓儿唱腔演唱。正书演唱过程中,道白发展故事情节,唱段是对情节的某一片段,予以夸张式的描写或气氛渲染。比如描写小姐下绣楼,“头一步推开窗前月,看见嫦娥女娇容,嫦娥本是凡间女,偷吃仙药来了广寒宫……”看了嫦娥奔月,又看吴刚伐桂,又看玉兔捣药,……接着又迈第二步,唱了半宿,小姐还没下来绣楼,极尽渲染之能事。虽然情节发展得慢,但是唱腔优美,词意丰富,也就没人计较,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传统观点认为辽西大鼓儿专于悲壮故事,当年锦州大鼓艺人陈清远演唱的《罗成叫关》,曾经红极辽沈。实际上辽西大鼓儿的段子里亦不少《黛玉悲秋》、《武松杀嫂》之类的言情故事。兴城大鼓艺人常储久,足可堪称辽西大鼓儿这一艺术流派的杰出代表。

  常储久(1925~1995),兴城县碱厂乡杨树沟人。常储久自幼聪明伶俐博闻强记,据说有过耳不忘的本事,七八岁时就能大段大段背唱大鼓书。因为家穷15岁就告别父母,来到沈阳日本人工厂里做童工。18岁那年一场伤寒病夺去双目,成了半路瞎。为了谋生,常储久听从家人的建议,开始学唱大鼓书。家人借钱买来唱本儿(有评词、鼓词两种,评词是评书艺人的脚本,鼓词是鼓书艺人的脚本),又请来识字的人一句一句念给他听。二三年后,常储久自恃学成,与兴城县闻家乡盲艺人赵国兴搭成班子,开始出马说书。初出茅庐,勇气有余艺道不精,没少遭人轻视和戏弄。一年夏天,两人来到兴城三道沟乡梨树沟门,讲明说得好工钱凭赏,说得不好供顿饭吃走人。当天晚上,两人在古树下支起琴鼓开板说书。两人正当年轻说唱极卖力气,不顾一切的说唱。但是他的道白不逗人笑,唱腔也没韵味儿,像一锅没油水的瞎白菜,什么滋味也没有。唱了一气听众一点反应也没有,天又下起小雨,他俩觉得不对劲儿,用棍子前后一划拉这才发现场上的人早走光了。

  吃了这番耻辱,常储久决计在大鼓书的行当里出人头地。于是他再番别离家门拜师学艺。几年里常储久闯过津门,走遍唐山,北上奉天,南下营口,遍访名师,虚心求教,终得学成还乡。这时候的常储久,再不是当年那个“只会直着脖子嘎嘎儿叫唤,连个弯儿都不会打的小叫驴儿”,而是大名鼎鼎绝活儿在身技艺精巧的常先生了。当时兴城县政府召开欢送抗美援朝志愿军新兵入伍大会,常储久一段《打败美国兵》轰动了故乡山水,激励起多少年轻人保家卫国的热情。年深日久,苦修勤练,常储久有了一身硬功夫。道白铿锵有力,唱腔花样多变。他一改东北大鼓儿哼哼呀呀一韵到底的传统唱法,根据书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心情等特点,吸取其它大鼓书的优长之处,结合当地群众喜爱的曲调,创造出别具特色的各种唱腔。比如他创造的哭腔,就是结合了京东大鼓的叙事曲调,加以辽西地区唢呐中的“送路”曲牌,再揉以老太太哭丧数数涟涟的唱法,听起来撼人心魄诱发情感。“……宁吃阳间半碗饭,不喝阴间酒一盅,我的孩儿啊!”无论唱词还是唱腔,深为广大听众熟悉和喜爱。以至说到动情处,场上人莫不垂泪叹息,有的时候他在上面唱,听众在下面和,仿佛学校里在上音乐课。大鼓艺术和人们的感情需要,在他这里得以完整的共鸣。在唱腔得以创新的同时,常储久还创造了以姿式助表情的演唱手法。说到感人情节,往往摇起扇子边扭边唱,给观众以一种完美的艺术享受。常储久先生从艺几十年,把辽西大鼓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遗憾的是在他大鼓艺术炉火纯青的时候,大鼓艺术在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社会生活里逐渐淡出。常先生还没来得及授徒传业,便怀着生不逢时的哀叹,结束了他让人怀念的艺术人生。

  常储久先生艺术人生正当辉煌的那几年,辽西大鼓儿在葫芦岛地区盛极一时。当时的兴城、绥中、锦西等县都成立了曲艺社团,跟评剧团的待遇地位一样,由县财政负责开支。不定期公演一些大鼓书、二人转、皮影戏等曲艺节目。在连山、高桥一带还出现一批从事鼓词、二人转等曲艺创作的优秀作者,比如孙宝英、张月秋等都很有些名气。

  文革前夕,由于经营不力,请不来“硬角儿”,又唱不出新玩儿意,生意日渐冷淡,有时一场演出仅卖十几张票。1966年文革兴起扫四旧,各地曲艺社团及其它文化团体均被划入四旧行列。单位解体,人员遣散。1978年拨乱反正,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走上正轨,地方文艺随之复兴,辽西大鼓儿再度盛行。可是好景不长,持续三五年光景很快又暗淡下去。这是因为电视的普及,流行歌舞的冲击,而导致的必然结局。那些老艺人纷纷谢世离去,他们的后代散居各地音讯断绝。

  辽西大鼓儿似乎走近了尾声,然而葫芦岛地区的大鼓艺人仍顽强地活跃着。连山区虹螺岘人王志民,钢屯镇人苏凤莲,虽然是业余艺人,唱的又是京东大鼓,也不经常演出。但是他们的音律足迹,标志着大鼓书在辽西走廊这块山海大地余韵尚存。

  前几年,建昌县文化部门搞文艺普查,惊喜地发现有几位盲艺人还在演唱辽西大鼓儿。药王庙镇于海文,雷家店乡周国银……,无疑他们都已是辽西大鼓儿的末代传人了。

  于海文,建昌县药王庙镇云集屯人,75岁,3岁时因出麻疹双目失明。念过6年聋哑学校,能够读写盲文,期间学会弹三弦、拉二胡,曾给辽西大鼓儿一代名人常储久担任数年琴师,能够熟练演唱《丝绒记》、《蜜蜂记》、《双镖记》等传统鼓书,也能演唱《夺印》、《烈火金刚》等现代鼓书。我们采访他的时候,说到高兴处竟然操起三弦,叮咚一阵拨弹,朗声念道:“祖国到处跃进,人民斗志凌云,阶级斗争莫忘,请听我唱夺印。”久违了的辽西大鼓儿原汁原味地飘逸出来,让我仿佛回到远去了的天真童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