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儿子诸葛瞻战死(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何能力平平)

诸葛瞻字思远,是诸葛亮的独子。234年诸葛亮兵出五丈原时曾给哥哥诸葛瑾写信,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言语中充满了对诸葛瞻的喜爱,同时也表达出对他的担忧,怕他过早成熟,难成大器。那么诸葛瞻真如诸葛亮所说的那样么?

诸葛亮儿子诸葛瞻战死(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何能力平平)(1)

一、平步青云的蜀汉“官二代”

234年诸葛亮去世,年仅八岁的诸葛瞻继承了父亲武乡侯的爵位,可以说是蜀汉最牛的“官二代”,而且得到了刘禅的重用。我们可以看一下诸葛瞻的升迁履历,简直是火箭提拔:

17岁娶公主,任骑都尉;18岁任羽林中郎将;26岁担任侍中;33岁为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诸葛亮曾经担任过的官职);34岁任卫将军(掌管禁军,姜维之前的职位)、代理都护,和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

由于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就废除了丞相职位,所以诸葛瞻入职尚书台可以视为担任了丞相之职,而当时诸葛瞻只有34岁,非常年轻。可见刘禅对诸葛瞻给予厚望,希望他能有所作为。

诸葛亮儿子诸葛瞻战死(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何能力平平)(2)

二、能力平平的蜀汉“权臣”

刘禅之所以把诸葛瞻推到如此高的位置,是希望他能有所作为。但是诸葛瞻的能力并不像诸葛亮那样出类拔萃,只能说能力平平,难以胜任刘禅给他的职位。诸葛瞻认为此时蜀汉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黄皓乱政,政治腐朽,二是姜维穷兵黩武,给蜀汉带来极大负担。

由于黄皓在蜀汉朝中党羽众多,相互包庇,诸葛瞻难以撼动,所以他把矛头指向了在朝中孤立无援的姜维。262年,姜维进攻邓艾失败,黄皓想让左将军阎宇担任大将军。诸葛瞻趁此机会向刘禅上疏,说姜维穷兵黩武,徒耗国力,希望让姜维出任益州刺史,借以剥夺姜维的兵权。姜维得知消息后吓的再也没有回到成都,选择在西北边陲的沓中屯田避祸。

先不说诸葛瞻的判断对不对,但黄皓和姜维诸葛瞻一个都没有扳倒,可见他的能力确实很平庸,难以胜任如此重要的职位。

三、尽忠守节的蜀汉“忠臣”

诸葛瞻弹劾姜维的第二年,曹魏出兵18万,兵分三路发动了全面灭蜀战役。在此之前,姜维曾上疏刘禅,说曹魏会大举进攻,应及早做准备。但黄皓却让巫师占卜,说曹魏不会进攻,不必操心,刘禅竟然相信了黄皓之言,所以并没有做出应对。

263年8月,曹魏大举进犯,姜维被邓艾击溃,和援军退守剑阁关,邓艾偷渡阴平,拿下江油。这时慌乱的刘禅让诸葛瞻率领禁卫军前往涪县阻截邓艾,诸葛瞻临危受命。虽然诸葛瞻长期在军中任职,官居卫将军,但之前并没有实战经验,他的第一次大考面对的是久经沙场的名将邓艾。

诸葛亮儿子诸葛瞻战死(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何能力平平)(3)

这时,黄崇向诸葛瞻建议要尽早占据险要地势,把邓艾消灭在大山之中,不能把他放进成都平原。而诸葛瞻优柔寡断,邓艾趁此机会进入了平原。诸葛瞻贻误最佳战机,只能南下绵竹阻截邓艾。

但是面对长途跋涉的邓艾所部,诸葛瞻率领的禁卫军却全军覆没。战前邓艾曾劝降诸葛瞻,被诸葛瞻拒绝。临死前,诸葛瞻仰天长叹“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与儿子诸葛尚共赴国难,以死来捍卫诸葛氏的忠纯名节。

四、诸葛瞻为何能力平平?

按理说作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差不到哪去,但为何诸葛瞻如此平庸呢?

1、由于诸葛亮常年领兵在外,又加上过早去世,诸葛瞻在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并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教育,这非常遗憾。再加上诸葛亮的光环太过耀眼,老百姓都认为蜀汉好的政策是诸葛瞻所为,这让诸葛瞻太过飘飘然。

诸葛亮儿子诸葛瞻战死(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何能力平平)(4)

2、诸葛瞻仕途太过平坦,升迁速度太快,缺乏基层历练。所有人的能力都是锻炼出来的,而不是被吹捧出来的,把一个人捧得太高,必定摔的很惨。诸葛瞻就是这样,让几乎没有基层历练、年仅34岁的他去和黄皓、姜维、邓艾这些老江湖斗,显然是以卵击石。所以诸葛瞻是谁也斗不过,他除了用死来捍卫诸葛一门的名节之外别无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