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电荷(课堂内外鬼火)

大课间的时候,我在学校的文化园内,听见七年级的三位同学在悄悄地讨论什么,我走近细听,其中一位同学在讲“鬼火”的故事,这位同学讲的出神入化,其他两位同学听得是津津有味。我问了问他们这都是听谁说的,那位同学说,听他爷爷讲的。是的,他们的爷爷辈小时候应该听过很多如“鬼火”一般与鬼有关的故事。那么究竟什么是“鬼火”?“鬼火”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初中化学电荷(课堂内外鬼火)(1)

一、“火”的形成

首先抛开鬼,先谈谈火。什么是火? 火其实是由物质燃烧产生的。什么又是燃烧呢?九年级化学课教材对燃烧是这样 定义的: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有可燃物。2、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例如纸张燃烧、酒精燃烧、蜡烛燃烧都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铁生锈过程、酿酒的过程其中也都发生了氧化反应,但这样的氧化反应没有燃烧剧烈,很缓慢所以叫缓慢氧化。大家都熟悉而且经常使用的暖贴,就是利用铁粉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而感到很暖和。如果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出去,越积越多,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会发生自燃。自然就是不需要点火自发的燃烧。 一般来说,能够发生自燃的可燃物它的着火点都是比较低的。如白磷的着火点40摄氏度,在炎热的夏天,暴露在空气中,就很容易发生自燃。

初中化学电荷(课堂内外鬼火)(2)

二、正确认识“鬼火”

了解以上的化学知识,下面我们来谈谈“鬼火”。

1.“鬼火”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不仅仅是我国,世界各地都有见过“鬼火”,有描述记载,也有解释。“鬼火”多出现在墓地、坟场等地。它真的不是鬼点的火,跟鬼没有什么联系,之所以老百姓把它叫做“鬼火”,是因为他确实跟死人有关系,而且通常都在夜间出现并能随风游走。通常我们可以看到的鬼火颜色有3种:绿色、蓝色、红色。因此迷信者说那是死人的阴魂,称之为“鬼火”。其实不然,人死了,人的一切活动就都结束了。

初中化学电荷(课堂内外鬼火)(3)

2.“鬼火”实际上是磷火,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磷火是这样形成的:人体由细胞构成,细胞内的物质除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外,还含有其他一些元素,如、硫、铁等。人体的骨骼里含有较多的舍磷化合物,人死以后,尸体埋在地下慢慢腐烂,并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骨胳里含磷化合物通过系列转化变为磷化氢(PH3)。磷化氢是一种气体,其着火点很低,只有四十摄氏度,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很容易发生自燃,如下图所示

初中化学电荷(课堂内外鬼火)(4)

产生的磷化氢沿着地下的裂痕或孔洞向外冒出,到空气中发生自燃,发出蓝色的光,这就是磷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鬼火”。

三、磷火“鬼”在何处

1.磷火多见于夏天的夜晚

磷火为什么多见于盛夏之夜呢?这是因为盛夏天气炎热,温度很高,而产生的磷化氢的着火点又非常低,遇氧气即可自燃,易于被发现。

2.磷火有多种颜色,会“游动”还会“追人”

为何磷火会“游走”还会追着人“走”呢?据说在夜间,特别是没有风的时候,空气一般是静止不动的。由于磷火很轻,如果有风或人经过时带动空气流动,磷火也就会跟着空气一起飘动,甚至伴随人的步伐,你慢它也慢,你快它也快;当你停下来时,由于缺少力量带动空气,所以空气也就不再流动,磷火自然也就停下来了。

初中化学电荷(课堂内外鬼火)(5)

世上没有什么鬼,只是以前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对神奇的自然现象给予神鬼化了。我们要掌握科学知识,正确认识世界、了解自然。

老九微聊,聊聊科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