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度gr9深度试驾(主观评价工程师试驾GR9飞度)

本期的主角,是底盘代号为GR9的全新一代本田飞度。相比于大家熟悉的上一代飞度,也就是GK5来说,新飞度在整体的设计风格上,终于回归了它“买菜车”的风格,我想光外观就能让各位JDM们放弃对它进行改装升级炸街了吧。那么为什么我要在现在这个时间段来评价这么一台已经上市一年的车呢?很简单,因为之前白嫖不到车源,这次终于让我逮到机会了。

还是一如既往,外观内饰不BB,直接开始说使用感受。

【静态感受】

虽然我也看头文字D,同时也是因为这部动漫而入坑了汽车这个行业的,但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JDM粉。飞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它让我了解了本田是怎么在空间上变魔术的。

飞度gr9深度试驾(主观评价工程师试驾GR9飞度)(1)

首先我对飞度内饰设计最喜欢的地方,是放置在左右出风口的杯架,以至于我现在上任何车都想吐槽一下为什么不能学学飞度,因为相比于中控台,这个位置放咖啡奶茶真的太顺手了,而且日系车空调是出了名的“电冰箱”制冷效果,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的冰咖啡能更长时间保温。

对于A0级的小车子来说,想要让车内空间显得更大更宽敞,最实用的办法就是从视觉方面营造效果,飞度对这个就很善长,所以你能看到前挡风玻璃的下沿比大部分车辆都要更远离驾驶员,以达到一种空间宽敞的错觉。

而实际上,飞度的内部空间的确也发挥到了极致,除了传统的手套箱可以储物之外,副驾仪表台上部也能放置一些物品,因为成本原因砍掉了中央扶手箱,所以中央的储物空间稍显不足,但是飞度也尽量的能掏就掏,能给就给。门板虽然没有非常宽长的储物槽,但好歹特意开了一个专门放置水瓶的位置。

飞度gr9深度试驾(主观评价工程师试驾GR9飞度)(2)

在我调整好前排的驾驶坐姿之后,来到后排,发现腿部空间居然能有将近2拳的空间,这在一台轴距仅有2.5m,长度才4.1m的小车来说是非常夸张的,尤其是燃油车型。乘坐感受上后排除了坐垫的倾斜角度稍微不够大之外,没什么太大的硬伤。

飞度gr9深度试驾(主观评价工程师试驾GR9飞度)(3)

飞度gr9深度试驾(主观评价工程师试驾GR9飞度)(4)

再往后看尾箱会发现,哪怕车内的空间已经如此大了,尾箱居然还能放比较多的东西,目测放一两个24寸的行李箱应该没问题,后排放倒后也能对空间进一步拓展,不过可惜没有4:6放倒,不知道是这款飞度没有还是所有飞度都没有。

总而言之,飞度的内部使用感受,真的为日常买菜家用考虑太多,就像看日本的装修节目一样,明明几十平的一个房子,却能玩出三房两厅,五脏俱全的功能格局出来,他们才是正儿八经的寸土寸金,连车都不放过。

【动态感受】

在我这什么车都逃不过要搞搞极限操控,哪怕是一台买菜车,何况还是“宇宙级超跑”。在进行单移线的时候我发现,方向盘阶跃输入后,飞度的前轴最大横向抓地力建立得稍微有点慢,或许是轮胎抓地力的原因,但总体的响应挺快,短轴距和轻车身带来的优势也使得飞度的横摆响应来得很快,后轴的最大横向抓地力也建立得比较迅速,整体节奏感很好,总体的操控非常符合预期,并且在车辆出现滑移后依然有比较强的可控性,容错率很高。

飞度gr9深度试驾(主观评价工程师试驾GR9飞度)(5)

ESC的标定做得相当好,介入不突兀,也不会过分干扰驾驶员的操作,让车身姿态回稳得很快,并且在连续左右变道模拟绕桩的时候,也不会干扰节奏。但是左右变道的时候,飞度的侧倾还是比较大的,就是一个家用车的表现。或许是由于轮胎的抓地力不够,导致在操作的时候有明显的推头迹象,不过好在节奏比较可控,操作起来很符合驾驶员的预期,哪怕突破极限了,车身姿态也不会有太夸张的突变现象。

● 驾驶性

全新飞度依然采用的是本田祖传1.5L地球梦发动机 CVT的动力总成,在i-vtec技术加持下,让飞度一如既往的高效省油。值得注意的是,新飞度上的发动机代号为L15BU,而GK5是L15B3,但是我查了一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都是一样的96kW和155Nm,并且最大功率和扭矩的转速区间一摸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国V和国VI的区别。而对于这么一台1吨出头的小车来说,要推动它已经足够了。

飞度gr9深度试驾(主观评价工程师试驾GR9飞度)(6)

小知识科普时间-

平时我评价驾驶性的时候经常会说到一个叫tip-in的词,其实就是一种对油门踏板的操作。如果把油门比喻成牙膏的话,那么用户在日常驾驶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慢慢挤牙膏的状态,而tip-in呢就是喷牙膏。

为什么要针对这个工况反复测试呢?因为tip-in在日常驾驶的时候也是非常高频的操作,最典型的工况就是堵车时走走停停需要不断来回切换刹车和油门,还有不让别人加塞的时候。

tip-in往往能暴露很多车辆在驾驶性上的问题,所以就需要针对这个工况进行测试验证,主机厂一般会通过机器人或者纯人工操作,从0到全油门以每10%开度为递增的方式不断测试以找出问题,当然导致顿挫的原因有很多种,这个得通过设备检测才能找到问题根源。

飞度gr9深度试驾(主观评价工程师试驾GR9飞度)(7)

● 驾驶性

新飞度在中低速tip-in的时候,偶尔能感受到一些明显的顿挫现象,在同样的速度区间内tip-out也偶尔能明显感受到一种波浪形的抖动现象。除此之外,新飞度大部分时间内,动力响应都来得很直接并且迅速,CVT的加持也让这台车无论是低、中、高速都能有非常平顺的表现。总体而言,新飞度除了绝对的加速能力较弱之外,基本上就找不到其他明显的短板了,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喜欢这套动力总成的原因吧。

● 转向

转向手感方面个人觉得还可以,唯一的缺点就是低速挪车的时候会感觉转向力阻尼比较大,抡起来感觉比较粘滞,但是速度起来了之后,这种阻尼感带来的转向感受就显得比较舒服了,没有明显的摩擦感。转向力随速随转角的增益也匹配得很好,没有明显的段落感。转向的指向性也比较符合预期,方向盘属于较粗壮的类型,我喜欢的握感。

飞度gr9深度试驾(主观评价工程师试驾GR9飞度)(8)

● NVH

对于这个价位的车辆谈NVH有必要吗?我觉得有,虽然没法和二三十万级别的车型进行比较,但起码噪音不能大到烦人的地步。新飞度在胎噪和路噪方面的表现比较差强人意,高速行驶的时候风躁也比较明显。另外在一些破损路面行驶的时候,比如说小石头比较多的地方,轮胎把石头子刨起来打到底盘和轮拱的时候,能明显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这点或许后期通过再喷涂厚点的底盘装甲应该能有所改善。

飞度gr9深度试驾(主观评价工程师试驾GR9飞度)(9)

除此之外在跑坏路的时候,遭遇一些中大冲击的时候,感觉整个车厢都会有明显的冲击共振声,能从地板一直传递到顶棚,包括内饰板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震动声。不过以上这些都是比较符合我对这个价位车型的预期的,价格摆在那嘛。

● 驾乘舒适性

在10-20kph之间过减速带的时候,能感觉后扭梁还是比较硬的,冲击的幅度较大。而新飞度在典型的破损路面行驶的时候,小冲击处理得还是比较干净的,冲击基本上一下就过,没有明显的余震现象,并且波峰也是比较圆润的感受。路感方面,个人觉得飞度的路感是很清晰的,并且有点过于清晰,能明显的从座椅、地板和方向盘上感受到传递上来的震动,不过好在路感比较符合预期。

飞度gr9深度试驾(主观评价工程师试驾GR9飞度)(10)

另外在处理一些中度冲击的时候,虽然飞度的整体底盘质感还OK,波峰同样圆润,但不好的一点就是遭遇冲击的时候,来自悬架的震动会传递到车架上,导致整个车辆会有明显的共振现象,所以对于这种表现,我没有信心让它去通过一些较大、并且边缘较尖锐的阶梯冲击的,底盘的保护感和安全感还是相对较差。

结论就是,新飞度这车在市区开开就行了,一旦来到烂路较多的地方就会露馅。

结语:

我承认,飞度当年确实是我想过要买的车,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穷。但在2021年的今天,从价格上来看的话,如今的飞度在性价比方面我觉得并不香。而随着自己对车辆的认知水平提高,对车辆理解更深入之后,反而更喜欢那些更有质感的产品,就连丰田都已经朝着更欧洲范的底盘调校出发了。

那么对于新飞度这台车,大家有什么观点我们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文|莫逸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