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广东省高质量发展)

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10日拉开帷幕,广东省政协常委、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郭基煇今年围绕“协助破解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面临的学业、就业、置业等问题”,以及“大湾区人才流通、基建连通、机制互通、信息畅通等“五通”问题,助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向省政协提交了三份提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未来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未来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广东省高质量发展)

未来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10日拉开帷幕,广东省政协常委、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郭基煇今年围绕“协助破解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面临的学业、就业、置业等问题”,以及“大湾区人才流通、基建连通、机制互通、信息畅通等“五通”问题,助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向省政协提交了三份提案。

今年,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报告》)提出2023年全省“十大重点工作”,其中首要工作便是《报告》在第21页提出的“纵深推进‘双区’(即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广东省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落实《报告》,郭基煇在今年“两会”期间向广东省政协提交了三份提案。其中,关于“促进大湾区人才双向流动及助推港青学业、就业、置业发展的建议”,是基于香港广东青年总会第四度开展的《香港青年大湾区发展指数 2021-2022(就业篇)》(下称“大湾区青年报告”)调研成果,在香港特区政府接纳报告相关建议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粤港两地共同推进的青年“三业”政策建议,希望更好助力大湾区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除了青年“三业”的提案,郭基煇还就大湾区“人才流通、基建连通、机制互通、资金融通、以及信息畅通”等“五通”问题,提交了另外的两份提案,希望为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出一份力。可以预见,通关后的大湾区将迎来“爆发式”发展,郭基煇建议粤港澳三地应当“乘势而上”,加快做好以上“五通”工作,不断提升大湾区互联互通水平。

去年,郭基煇带领香港广东青年总会开展的“大湾区青年报告”调研发现,香港青年认同及愿意前往大湾区城市发展的比例相比此前显著提升,薪酬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是影响香港青年赴内地城市发展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为促进大湾区人才有序、高效流动,我的提案从学业、就业、置业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其中,在就业方面,郭基煇建议广东省可以恒常化支持“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借鉴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优化方案建议,出台配套的支持方案。郭基煇表示,他也留意到,近期广州南沙区政府为落实《南沙方案》出台了最新的《港澳青年就业及企业鼓励计划》,例如一次性给予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在南沙就业提供12万元的就业补充。因此,建议广东省可以鼓励大湾区其他城市和地区也参考该项“计划”,推出针对港澳青年就业和企业落户的优惠政策,向特定落户企业提供就业薪酬补贴,鼓励企业聘用港澳人才,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本月8日,香港与内地正式实施首阶段“通关”,为新起点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振了信心。香港特区政府昨日也宣布15日恢复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运行。可以预料,通关后的大湾区互联互通,将迎来“爆发式”发展。因此,郭基煇在提案中建议,粤港澳三地要“乘势而上”,进一步做好大湾区人才流通、基建连通、资金融通、机制互通、信息畅通等“五通”工作。

记者注意到,在基建连通方面,郭基煇建议按照“轨道上的大湾区”要求,加快推进广州地铁22号线南延线、广州南站至广州站联络线、广中珠澳高铁、深港西部铁路等大型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不断织密大湾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实现2035年铁路网络覆盖大湾区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的目标,并做好高铁、城际、地铁等轨道交通网络的融合衔接,以及与航空、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等无缝连结;也希望广深港高铁开通后能够多一些班次和直通车,让市民可以搭乘高铁从香港西九龙经广州南站,将来通过联络线快速抵达广州站和广州东站(即广州市中心),让大家能够体验到“1小时生活圈”的高效和便捷。(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邱铨林)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