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

公元1629年(崇祯二年)10月,后金皇太极率领八旗精兵,绕道蒙古,避开了明军的宁锦防线,从长城隘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重镇,兵峰直逼北京。

皇太极这次入关,史称“己巳之变”。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1)

己巳之变战争形势图

己巳之变,对明末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不仅直接改变了明朝辽东地区的军事、政治、人事形势,而且,它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明朝内地的军事布局,缓解了刚刚兴起的农民起义军面临的军事压力,甚至还导致了农民起义军实力的增强。

己巳之变对明朝形势的重大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名将赵率教、满桂战死。

在这次战争中,明朝大将赵率教和满桂先后在战场上英勇战死,明朝失去了两位能够与后金八旗骑兵进行野战的杰出将领。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2)

辽东著名将领赵率教

皇太极领教过明朝宁锦防线的厉害。因此,1629年10月,皇太极率部绕道蒙古,选择明朝长城隘口的薄弱环节——龙井口和大安口,作为突破口,顺利地突破了长城一线。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3)

当时还是后金的皇帝——皇太极

皇太极的战略意图是从喜峰口—遵化—蓟门—通州这条路线,直取明朝都城北京。

遵化是明朝在北京东边的军事重镇,明朝方面是非常重视的。袁崇焕闻讯后金军队出兵长城一线,急忙命令平辽总兵赵率教率4000辽东铁骑,驰援遵化。

赵率教立即率部疾驰而行,来到了明军驻守的三屯营。但是三屯营的总兵官朱国彦脑子当时可能有点儿晕,竟然对赵率教所部很是怀疑。朱国彦坚决拒绝赵率教率部进入三屯营的要求。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4)

激战中的赵率教

赵率教对朱国彦无可奈何,只好带领军队,转而向西进军。在连续急行军、将士们都很疲惫之际,后金军队却正好发动了对他们的伏击。

赵率教所部是明朝辽东军团的精锐部队,他们浴血奋战,给后金军队造成很大杀伤。但是,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全军覆没,赵率教也英勇战死在沙场上。

赵率教所部被皇太极吃掉以后,遵化城孤立无援,被后金军队攻占了。

形势对皇太极越来越有利了。后金八旗精兵再也没有遇到阻力,很快进攻到了北京附近。

在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的紧张局面下,崇祯皇帝下诏,命令全国各镇军队前来援救京城。

大同总兵满桂立即率领五千骑兵,火速来援。在顺义地区,满桂与八旗兵遭遇,双方发生激烈的战斗。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5)

影视剧中的满桂

一番血战之后,满桂未能取胜,退入北京;崇祯皇帝命令他据守德胜门。

满桂在德胜门前奋勇杀敌,力挫后金八旗兵的锋芒,受到崇祯皇帝的嘉奖。

1630年,崇祯皇帝任命满桂为总指挥,统领京师周边的所有军队;并且催促满桂立即出兵,赶走后金军队,解除北京的危机。

满桂仔细分析了北京的形势,他认为此时后金八旗军队兵势正盛,而明朝方面的援军还没有赶到京城,所以,应该采取坚守北京、等待援军、消耗敌军的战略,绝不能轻易出兵作战。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6)

满桂率军出战

但是,崇祯皇帝派来的亲信、监军宦官不断地逼迫满桂出战。在严令之下,满桂只得率军出战。后金八旗兵以精锐骑兵为主要突击力量,从四面围攻满桂所部。结果明军大败,满桂在战斗中力战而亡。

满桂、赵率教二人都善于指挥骑兵,擅长野战。他们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敢于同后金八旗精锐进行野战搏杀的明军将领。

赵率教、满桂的先后战死,使明朝方面失去了对后金作战最得力的优秀将领;致使在以后的战事中,更加缺乏熟悉辽东战事的军事人才。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7)

明朝辽东最高统帅袁崇焕

二.袁崇焕被朝廷论罪处死。

在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中,袁崇焕事先的情报工作很不给力,未能做到未雨绸缪,提前有所准备。

听到八旗兵突入长城一线后,袁崇焕仅仅派赵率教所部前往遵化救援。直到后来他得知皇太极率领后金主力而来,已经攻占了遵化之后,袁崇焕这才急急忙忙地率领辽东主力军,前来追赶皇太极,试图把后金军队堵截在半路之上。

但是,由于为时已晚,加上路途遥远,袁崇焕始终没有能够追上皇太极,只能是在后金军队的屁股后面急追紧赶。这就引起了朝廷官员们对袁崇焕的深深怀疑。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8)

袁崇焕率军追赶皇太极

后金八旗兵直逼北京城下。随后,袁崇焕也率军赶来。两军交战,不分胜负。

崇祯皇帝召见了袁崇焕,对袁崇焕进行了一番勉励。

袁崇焕并不知道朝廷的情况,他不明白他的此番进军,已经引起了朝廷对他的疑虑;很多人都怀疑袁崇焕通敌卖国,纵容敌军长驱直入。

此刻,袁崇焕因为辽东军队长途奔波,疲惫困顿,急需休整,向崇祯皇帝提出了让辽东军队进入京城,加以休整的要求。

此举更加深了崇祯皇帝的怀疑。崇祯皇帝断然拒绝了袁崇焕的请求。

北京解围以后,袁崇焕被朝廷审理议罪,判处了死刑。

袁崇焕在己巳之变中,确实犯有严重的错误,举措多有失当之处。但是,袁崇焕罪不至死。

袁崇焕被朝廷处死之后,明朝朝廷在辽东地区失去了强有力的领军人物。再加上赵率教、满桂的战死,熟悉辽东地区战事的军事人才更加匮乏。直接导致辽东军队士气低落,军事形势愈加恶化了。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9)

辽东名将祖大寿

三.辽东本土将领开始掌控辽东军事。

己巳之变中,辽东本土将领祖大寿随同袁崇焕进京作战。

在袁崇焕被朝廷逮捕下狱以后,祖大寿又惊又怕,率领关宁军径自逃离北京,返回辽东去了。

不久,因为战事吃紧,崇祯皇帝不得不让狱中的袁崇焕给祖大寿写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祖大寿见信后,才又率部返回北京,参加了北京解围的战斗。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10)

祖大寿回师辽东

自此以后,辽东地区由于失去了袁崇焕、赵率教、满桂等名将,外籍将领中再没有出现军事才华十分出众的大将之才。辽东的军事力量就此落入到以祖大寿为首的辽东本土将领手中。以致明朝朝廷后来不得不派重量级的经略大臣洪承畴前往辽东,才勉强能够压住阵脚。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11)

崇祯二年的流民起义

四.流民起义乘势得到发展。

崇祯二年的时候,由于西北地区饥荒严重,赋税徭役却不断加增,许多农民被迫离开家园,成为流民。于是,农民起义在陕西等地大规模兴起了。

由于己巳之变,皇太极兵锋直趋北京;明朝朝廷下令各地督抚火速带兵勤王。此举对刚刚兴起的农民起义影响颇大。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12)

明末农民起义

因为被抽调去进京勤王的军队都是各地驻军的精锐;他们一被调走,自然地就削弱了明朝地方官府用来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力量。于是,农民起义军遭受的军事压力大大减轻了。所以,农民起义军在此期间发展得非常迅速,很快就成燎原之势。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13)

进京勤王的明朝

五.勤王兵的哗变。

由于明朝政府的腐朽无能,官员办事不力,导致了进京勤王的部分军队哗变。

山西的勤王兵到达河北地区后,明朝兵部命令他们驻守通州;第二天又下令调守昌平;第三天又改令前往良乡。

明朝军制规定:军队到达驻地的当天,不准发粮。于是,按照这一制度,山西勤王兵三天时间换了三个地方,那么,他们就三天没有得到口粮。

山西兵很是愤怒。他们就在驻地附近抢掠粮食,自己解决温饱问题。

朝廷因此以巡抚耿如杞、总兵张鸿功纵容军队、滋扰地方的罪名,把他们二人逮捕下狱。

山西勤王兵见朝廷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巡抚和总兵抓捕问罪,就更为恼火。几千精锐士兵一哄而散,逃回山西去了。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14)

路途中的明朝勤王军队

陕西的三边精兵在赴京勤王途中,也发生了士兵哗变的情况。

延绥镇士兵对总兵官克扣军粮、盗卖军马、中饱私囊的行为极为不满,许多士兵都开小差逃跑了。

甘肃勤王兵因为行程远达几千里,朝廷却没有发给安家粮食;统兵将领又迫于朝廷严旨,严厉督促士兵们加速行军。士兵们身披铠甲,肩负兵器,行军苦累,不堪忍受。于是就杀死统兵将领,夺取饷银,哗变而归。

勤王兵哗变以后,大都不敢回去。无奈之下,他们就成群结队地加入了农民起义军队伍。

勤王兵都是地方军队的精锐,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作战经验很丰富,因而,他们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军的战斗力。

崇祯二年的大事件(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15)

明朝时候,陕西的三边精兵

综上所述,崇祯二年发生的己巳之变,对明朝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简单地说,对外严重削弱了辽东的军事实力,以致明朝此后对后金作战更加吃力。

对内,由于各地大批精锐军队抽调到京蓟地区,大大减轻了农民起义军的军事压力,给农民军腾出了极大的活动空间,使农民军得到很大的发展。

同时,大批勤王士兵哗变之后,无路可走,加入了农民军。他们给农民军带来了作战经验和正规训练,提高了农民军的战斗力,使农民军逐步强大起来。

因此,我们可以说,己巳之变是明朝灭亡的导火索。从此以后,明朝朝廷对内对外都完全失去了掌控能力,快速走向衰亡的深渊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