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首都到底是长安还是洛阳(为什么从未迁往南方)

自公元618年,唐朝新立定都长安开始,至公元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历时近三百年的风风雨雨,唐朝覆灭,走入了历史岁月之中。

回顾唐朝,不管是国力鼎盛时的“万国来朝”,还是末期的内忧外患,唐朝的统治中心始终在北方地区。当然,具体点就是长安与洛阳两座城市,即使,有过数次皇帝外逃,但只要形势好转,皇帝们依然会选择返回。

为何会如此呢?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前期没精力,后期,朝臣反对,无法走。

在唐朝之前,是历时仅仅37年的隋朝,这一过程看似是王朝更迭,其实是同一波人间的权力转移。我们都知道,隋朝是由杨坚攫取北周帝位后建立的,而北周的根源来自北方的鲜卑人。

唐朝首都到底是长安还是洛阳(为什么从未迁往南方)(1)

因此,北周的统治核心有着鲜明的游牧部落特色:除了皇帝之外,另有势力强大的部族(后成为朝臣)存在。因此,皇帝更像是一个联盟首脑,而不是说一不二的至高皇权。

另外,南北朝时期,整个华夏大地盛行世家门阀,他们几乎垄断了王朝的高层职位。随着鲜卑人南下中原,并接受汉化之后,经过整合形成了后来的关陇贵族集团。

而唐朝的建立者李渊本身就属于这个圈子,因此,隋唐之间更像是华夏大地的统治权由杨家转给了李家。对于,李渊来说,在唐朝建立后,考虑到隋朝都城为长安,为获得其他人的支持,表明自己为正统,定都在了长安。

此外,还有另外的思量,也只有长安最适合定都。在当时唐朝尚未完成统一,关东地区军阀割据,无法任意选取适合之地。

唐朝首都到底是长安还是洛阳(为什么从未迁往南方)(2)

随着,唐朝完成天下一统,天下初定后,又面临突厥人的威胁,不得不集中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对北方的进攻。历代以来,农耕文明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基本以防守为主,但唐朝一改之前的策略,主动进攻。

只是,此举看着非常爽快,却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消耗。这就导致唐朝前期,即使想迁徙都城,并无人力、财力支持。之后,当唐朝解决外部威胁后,再也无力迁都了,毕竟,满朝大臣基本都在长安定居,其庞大的关系网络,决定了他们无意支持迁都。

而此时,唯一困扰长安的问题,便是粮食了。因为,随着唐朝的发展,曾经繁华的长安变得更为庞大,人口过百万,对于农业社会来说,即使如华夏大地,要供养如此庞大的人口也只能尽全国之力。

当时,长安城集关中、华北两大农业产区,也依然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不得不依赖南方的支持,恰好当时的大运河早已完工,作为大运河的中心节点洛阳,成为了唐朝统治者的首选。

这也是为何,终唐一朝,皇帝们经常携家带口地往洛阳跑的原因:长安粮食不够吃,皇帝需要来洛阳吃饭。

唐朝首都到底是长安还是洛阳(为什么从未迁往南方)(3)

在唐朝衰落之后,各地军阀割据,即使唐朝统治者想更换都城,也难以获得各地节度使得同意。毕竟,都城迁徙是一个庞大的工作,尤其是涉及到都城守卫,更不可能允许忠于皇帝的军队进入自己的区域。

所以,直到唐灭亡,其都城一直在长安、洛阳,并未再变动。


感谢各位的关注支持,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