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

“一等功臣,战神归家,隐姓埋名三十载!”这样的剧情,你是否在某小说的广告上读到过?

每当读到这种小说广告的时候,很多人大概会一笑而过。毕竟这放在平时,绝对是没有人敢相信的事实。

“怎么会有这种人?上哪里找去?”

那如果说,这一切都是真的呢?

不光是真的战场老兵,而且还是一位真的战神!一个只身杀敌四百余人的战神!

他的名字,叫做蒋诚。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1)

一、普通的老人不普通的荣耀。

蒋诚,生于1928年12月,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重庆市合川区隆兴镇之中。因为家境贫寒的原因,蒋诚从小就勤劳能干,艰难的生活环境同样造就了蒋诚坚定不移的精神意志。

1949年12月,刚好21岁的蒋诚受到祖国的感召,成功应征入伍,光荣的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也正是这次入伍,才有了后来惊动祖国上下的上甘岭“战神”蒋诚。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的炮火已经延伸到鸭绿江边。

国之边境群狼四起,虎视眈眈,一场战争摆在了面前:打,还是不打?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2)

那时的世界各国都在做一盘赌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赌,当时的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也在赌。

都在赌中国敢不敢出兵,他们甚至断定中国不会出兵!

就在这时,我国伟大的领导人毛主席,站了出来。

新中国不是旧中国,要想换得祖国近几十年乃至百十年来的和平,在毛主席眼里,只有“打”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面对着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还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更实在一些。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3)

于是,在毛主席的号召之下,刚刚经历过战争洗礼的祖国人民再次整理好行囊!化身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齐赴鸭绿江边。这其中,就有刚入伍不久的年轻战士,蒋诚!

蒋诚虽然兵龄小,年纪小,但在战斗中的勇猛却一点不输于其他战士。他不惧牺牲,敢打敢拼,执行任务时永远都是冲锋在最前线作战!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记载,在蒋诚参战的七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参加了大大小小四百余场战斗,每一场都是冲杀在前,毫不惜命。

正因如此,年纪轻轻的蒋诚依靠着自己英勇上阵杀敌的战功,成功的当上机炮连的副班长,并随队出征上甘岭!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4)

1952年,上甘岭战役爆发后,中国彻底粉碎了美国的狼子野心,中国人民志愿军成功的登顶为了世界最强的步兵行列。

美军为其行为付出了惨痛代价,中国人民志愿军成功的用自己血水捍卫国家的荣耀,让美国不再敢轻视正在发展之中的祖国,将祖国重新定义为平等对话的存在。

这一战,是我国立国之战的收官之战,仅一战就让我军扬眉吐气,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

不过,上甘岭战役虽然胜利,却让我军伤亡惨重!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5)

仅仅两个都称不上山的“土坡”,填满了尸山血海。

这一战,牺牲了千千万万个英雄,黄继光,龙世昌,都赫然在列。

蒋诚同样是这场战争中的英雄。幸运的是,他亲眼看到了战争的胜利。

作为一名合格的战士,蒋诚随着92团到达上甘岭高地之后,就已经做好为战斗牺牲的准备。毕竟上甘岭战役,已经打了很久。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6)

图非蒋诚

上一个师,仅仅半个月就已经死伤5000余人,这样的惨烈战况,似乎在向坚守阵地的战士们宣示着战争的残酷。然而本就在经历冰与火淬炼的志愿军战士们,眼神并没有一丝的逃避。所有的战士都知道战争残酷,同样的,也都知道这一战,非打不可,非赢不可。

因为,身后既是祖国,他们无路可退!

面对着敌人的炮火,作为战斗小组之中的一员,蒋诚能做的就只有拼命。中美双方你来我往,僵持不下。在长久的战斗过程中,蒋诚被飞来的炮弹碎屑刮到肚子,导致腹部受伤,甚至内脏都流了出来,而他为了继续战斗,强忍疼痛硬生生将其塞回。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7)

这件事光是听起来就已经足够骇人听闻,而那时的蒋诚,却依旧冷静处理,从容不迫。

一个人,一挺机枪,蒋诚靠自己的意志,硬是将一波一波赶上来的敌人全部打退,直到自己昏迷。

因为作战有功,蒋诚在抗美援朝胜利之后,获得了国家的一等功勋奖章。

二、一封立功喜报,揭开真英雄身份!

蒋诚不光是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同样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从来不在乎国家对于自己的表扬,他在意的只是在祖国最需要自己的时候添一份力。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8)

(右)蒋诚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李白的这首诗,完全符合蒋诚同志的一生,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有多功勋卓绝就向同乡人炫耀,让天下人知道,反而是将所有东西都悉数藏起,就连自己的媳妇,对此都并不知晓。

回归生活后的蒋诚就与普通人一样,投入到生产之中。不出意外的话,他会等到老年,就在村中颐养天年。然后在生命最后时刻,悄无声息地离开这片他用热血与意志守护过的土地。

不过,在1988年7月,蒋诚的秘密被揭开了。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9)

图非蒋诚

在档案馆中查阅资料的原大学校长王爵英,偶然之间发现一封夹在书页之间的《立功喜报》。

这是一封来自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一等功”喜报,却落在书页之中,这让王爵英不得不高度重视起来。

抗美援朝的老一辈,都是国家的英雄。特别是一等功这样的荣耀,本就是国家对老一辈人保家卫国的表彰,如今却因为填错地址而遗落至此,让王爵英心中很不是滋味。

于是,王爵英带着这封被判定为查无此人的立功喜报,来到县政府。

全县领导对于此事都极度重视,经多方努力,终于让往日英雄浮现眼前。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10)

他就是立功喜报的真正主人—蒋诚!

其实村里人,包括蒋诚自己的家人,都知道蒋诚是抗美援朝老兵,参过军,打过仗。但大家都只把蒋诚当作一位普通的战士,谁都没有想过,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老人,竟然是一位战场之上,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神。更没有想到,这位平时面容和蔼的老人,面对敌人却毫不手软,杀敌四百有余,还曾用机枪打落过敌军飞机。

无论如何,这封立功喜报终归是回到蒋诚的手中,当县领导以及随行人员将这封时隔三十几年的信重新交给老人之时,老人只是平淡的将其塞进床边的抽屉。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11)

蒋城知道党的政策,懂得党的关怀。

特别是如今,抗美援朝的老兵已经所剩不多,党和国家对于当年的这批英雄们的照料比之往日更多。

这些蒋诚都知道,但从来没有一刻想过要求国家补助些什么,或者报答些什么。老人如此隐姓埋名,就是不想让自己占用社会公众资源。给国家政府添麻烦。

事实上,像蒋诚这样的革命老前辈,才是电视媒体,乃至于文章报刊应该多多报道的。国家有难,舍身从戎,金戈铁马,舍生忘死。等到国泰民安之时,就卸下满身荣耀,隐姓埋名,回归普通人的生活之中。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12)

这样的精神,才是我辈所应该学习的精神!

三、英雄的功勋永不褪色,党员的荣耀永不动摇!

就在今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周年,一个采访节目映入大家的眼帘,节目名字叫做《忠诚》。

忠诚什么?忠诚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13)

早在2019年7月31日,《重庆日报》就以“传奇老兵 永不褪色 上甘岭战役一等功臣蒋诚用鲜血和无悔诠释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为主题,报道了蒋诚的英雄事迹。同年,蒋诚入选为9月“中国好人榜”。在节目之中,面对着记者的采访,这位隐姓埋名的抗战老兵,终于说出自己的一些经历。

言语不多,留下的却只有震撼两个字!

对于自己在上甘岭战役中将飞机击落一事,蒋诚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到:

“(当时)有八架飞机从远处飞过来攻打我们,当它们往下打的时候,我就往上打,它们的飞行高度进入我攻击距离的时候,我就攻打它们的尾部。”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14)

对于这样的采访,其实可以多一点,再多一点!

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里,已经年近九十三岁的老人,坐着轮椅,在后人的推动之下,来到荧屏之上。

如今祖国已是繁荣盛世,国泰民安。全面小康计划也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的祖国,一定会更美好,更繁荣。

而这一切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像是蒋诚这样的老兵的奋斗!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15)

他们在朝鲜零下四十几度的严寒之下凭藉单薄衣服度日,在漫天银白色之下,一口炒面一口雪充饥。面对着敌人铺天盖地的炮弹,他们唯有赖以生存的“三三制”,战术穿插。

不是中国军队的战术诡异,不是中国军人的创新能力有多强。只是如果不这样,会死人!

死很多很多同胞!

可以说,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平稳开放的发展至今,这个被无数人说道过的抗美援朝,立国之战,占据了主要因素!

就好像战士们的鲜血,洒在鸭绿江岸前,仿佛筑起一座新的长城!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16)

那个年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每一个人,都像是蒋诚一样,舍生忘死,保家卫国。

谁都想在寒冷的冬日喝上口热汤睡在暖呼呼的被窝里,谁都想干完一天活之后安安稳稳地泡个脚,舒服舒服,谁都想在饿的时候蒸一锅热馍馍……

而蒋诚这样的老前辈,正是为我们的想!毅然决然地走向鸭绿江,走向朝鲜,走向美帝野心狼的身前,亮出白刃!

老兵蒋诚的故事(一人杀敌四百后隐姓埋名)(17)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雄千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