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和黄桥事变关系(每周一问为什么没有黄桥战役皖南事变也一样会发生)

皖南事变和黄桥事变关系(每周一问为什么没有黄桥战役皖南事变也一样会发生)(1)

黄桥战役纪念馆

黄桥战役后,蒋介石说新四军违犯军纪军令,“见敌则避,遇友则攻”,并由此导致了皖南事变的发生。而历史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根据统计,从1938年5月至1940年12月,新四军与敌伪作战2742次,毙伤敌伪38086人,俘虏敌伪17134人。新四军建立以后,收复大片失地,战绩为国人所共见。诬新四军“见敌则避”是毫无根据、自相矛盾的。至于说新四军“遇友则攻”,那更属“莫须有”。事实恰恰相反,“遇友则攻”,“专事并吞友军”的是当时国民党反共顽固派:(1)早在新四军建军之初,蒋介石便将我军作战地区划死在东西不过百余公里,南北五六十公里的沿江狭长地带,企图利用前有日军,后有国民党军的态势,置新四军于死地。(2)1939年1月,蒋介石召开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并设立了“防共委员会”。第一次反共高潮被粉碎后,蒋介石将反共中心由华北移到华中,亲自批定了国民党政府军令部“剿办异党指导方案”,规定“将异党压迫于大江以南,或相机剿灭”。可见,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壮大深为恐惧和仇恨,决意加以“剿灭”。这是他们的既定政策,是一切磨擦和反磨擦战斗的根本原因。(3)黄桥战役是国民党主要当权者上述政策的必然产物,是他们一步一步紧逼出来的。新四军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只能在黄桥及其周围迎战国民党顽固派的多路进攻。(4)皖南事变的发生,完全是蒋介石的预谋。没有黄桥战役,皖南事变一样会发生。时间上的偶然巧合,成了国民党当局制造舆论的借口。

黄桥战役和皖南事变都是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产物,绝不是什么黄桥战役导致了皖南事变。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韩广富 曹希岭 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

皖南事变和黄桥事变关系(每周一问为什么没有黄桥战役皖南事变也一样会发生)(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