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

丁尼生(Tennyson)曾写下过关于亚瑟王的传奇神剑“王者之剑”(Excalibur,古凯尔特语中有“断钢”之意)的诗篇。那位神秘的湖中仙女捱过了整整九年的漫长时光,以忘记这把出现在这位年轻君主的加冕典礼上的神奇兵器——亚瑟王用这把剑可以将异教徒敌人赶出这片土地。这把神剑是卡梅洛特(亚瑟王宫殿)或其他任何王国所知的同类兵器中最耀眼的一把。剑刃的一侧刻有古老的语言:“拿起我”(Take me up),另一侧则刻着“扔掉我”(Cast me away)。亚瑟王一想到有一天会扔掉这把神剑就感到心烦意乱,于是他转向贤哲梅林,问他为什么必须把剑扔掉。梅林的智慧是无限的,他回答说:“拿起它,用它去战斗吧!离扔掉剑的时间还很遥远。”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1)


在这张照片中,爱德华•海涅曼(Edward H. Heinemann)优雅简洁的设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展示出了“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简洁流畅的轮廓线条

星期天的突然袭击

  这天是星期天,18架侦察轰炸机在这一天的早上抵达了瓦胡岛。这些侦察轰炸机是从其母舰“企业”号上起飞的,它们在空中两架一组地飞行,旨在侦察搜索其母舰的东半部海域。绰号“大E”的“企业”号航空母舰刚刚将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机送到威克岛,威廉•哈尔西海军中将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自从上个月以来,他就以战时节奏指挥自己的特混舰队,即使正在返回夏威夷海域也是如此。

  霍华德•杨(Howard Young)海军中校大约在8点钟飞到了珍珠港,结果正好看到一架战斗机飞越了他的道格拉斯SBD-3俯冲轰炸机。这位航母舰载机大队的指挥官注意到这架战斗机飞出了一条漂亮的准备射击的航线。在对这架战斗机干扰飞行的行为表示恼怒的同时,杨中校也在内心赞许了这位勇敢的美国陆军飞行员。

  然后,这架三菱零式战斗机就开火了,这一天是1941年12月7日,美国突然地被日本人拖入了残酷的战争。

  杨中校能听到7.7毫米口径的子弹击中他的“无畏”时发出的刺耳的砰砰声。他把左手前所有的东西都猛推到一边,将操纵杆向下推压,并朝着福特岛俯冲下去。他没有时间向其他飞行员发出警告,但他们很快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2)


从SBD-3开始,为后座机枪手换装了双管勃朗宁7.62毫米口径机枪,不需要时可收入机身中

  “企业”号上的无线电操作员听到了曼努埃尔•冈萨雷斯(Manuel Gonzalez)海军少尉的呼叫:“请不要射击!这是架美国飞机!”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听到过冈萨雷斯少尉的声音。

  第6侦察中队的克拉伦斯•迪金森(Clarence Dickinson)上尉正在与他的后座机枪手兼无线电操作员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进行最后一个架次的飞行——米勒即将离开该中队。在一阵短促的战斗中,这架“无畏”式上的机组成员与三架以上的、机鼻涂成黑色的偷袭者交了火,米勒报告说击中了一架,接着他又报告说自己被打中了。说完这句话后,通话装置中再也没有传来米勒的声音。

  迪金森报告说:“我向后看去,发现一架日军飞机中弹起火了,逐渐失去了速度和高度……当一架敌机在我前方拉起时,我用固定式机枪打出了两轮短促的射击。”“我的左侧油箱着火了,飞机的控制装置也被打坏了,我告诉后座机枪手跳伞。飞机在大约1000英尺(约305米)的高度进入了向右的尾旋。当飞机开始尾旋时,我做好了必要的准备,然后跳伞了。我的降落伞正常开伞,并落在了埃瓦机场(Ewa Field)附近。”然而,威廉•米勒却未能从这架编号为6-S-4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上跳伞。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3)


SBD上,由飞行员和后座机枪手组成的双人机组是一支强大的队伍,他们经常与速度更快、火力更强的三菱零式战斗机交战

  总之,在这场混战中,共有7架来自“企业”号的SBD被击落或坠毁。“大E”对日军的6艘航空母舰进行了一次失败的搜索——后者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不过,“企业”号遭受的损失并不仅限于“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它还损失了4架F4F“野猫”式战斗机和3名试图降落在珍珠港的飞行员。

  然而,在比美国人或日本人所预期的要短得多的时间里,道格拉斯公司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就将成为日本海军最大的敌人。


王者诞生

  爱德华•海涅曼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埃尔塞贡多市(El Segundo)的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首席机翼设计师。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先后在多家飞机公司工作过,最初是担任制图员,但从那以后,他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对飞机设计和制造的直观了解让海涅曼获益良多,当道格拉斯公司于1936年收购了诺斯罗普公司当时正在进行的项目时,海涅曼已成为道格拉斯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当时正在研制的BT-1是一款美国海军的俯冲轰炸机,该机已经展现出了未来SBD的若干特征: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带孔的俯冲减速板(同时也能起到降落襟翼的作用),以便在进行海军式的大角度俯冲攻击时降低速度。BT-1俯冲轰炸机仅生产了54架,但在海涅曼的指导下,该机指明了通往未来的道路,以及通往东京的道路。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4)


增大了垂尾面积并改进了发动机整流罩之后,XBT-1以BT-1的型号名投产。上图所示是VB-6中队的一架BT-1

  BT-1的改进型最先被命名为BT-2,但海军方面后来改变了命名方式,新代号能够反映研制的公司及飞机的作用:“SBD”代表“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研制的侦察轰炸机”。1940年,新型SBD俯冲轰炸机在埃尔塞贡多市开始生产,与往常的流程相反,海军陆战队获得了第一架飞机,因为SBD-1型的内油量比后续机型少。不过,所有型号的SBD都使用了历经考验的莱特R-1820“旋风”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最终额定功率为1200马力。

  海涅曼赞扬了他在埃尔塞贡多市的团队,该团队经常加班来交付SBD和让该机“保持飞行”。他特别提到了生产主管埃里克•斯普林格(Eric Springer)——他的车间每天可以交付十几架SBD,还有项目工程师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和约翰•科斯科(John Kosco),以及打印出了飞行员手册的莉莉安•海涅曼(Lillian Heinemann)。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5)


爱德华•海涅曼

  从1941年开始,美国海军的侦察中队和轰炸中队将其BT系列俯冲轰炸机和柯蒂斯公司研制的SBC双翼俯冲轰炸机换成了SBD-2。同年10月,海军开始为其飞机“起名”,通常是使用带有特殊含义的绰号。从此,道格拉斯公司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正式进入了历史。

  有传闻称,是海军陆战队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香蕉战争”(译者注:这是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发生的一系列冲突,美国为了保护自身在该地区的商业利益也介入其中)期间发明了俯冲轰炸战术,但实际上,是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率先使用这种轰炸战术的。不过,1918年时的俯冲轰炸风格更类似后来用小炸弹进行的滑翔轰炸,即在非常低的高度(有时在50英尺处,约15米)投放很小的炸弹(通常重25磅,约为11千克)。

  与水平轰炸相比,俯冲轰炸对行驶中的舰船有更高的命中概率。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挂载更重的炸弹也成为了可能。在一般情况下,SBD会以60到70度的角度进行俯冲,并在约1500英尺(约460米)的高度投放炸弹,炸弹重量通常为500磅(约227千克)或1000磅(约454千克)。多孔的襟翼(孔的直径为2.25英寸,约57毫米,与网球相同)可将俯冲速度保持在240节(约443千米/小时,相当于123米/秒)。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6)


一架“干净”的、没有挂载军械的“无畏”可以飞到250英里/小时(约400千米/小时),其降落和俯冲襟翼上的孔的直径与网球的直径相同!

  在装备“无畏”的同时,新一代俯冲轰炸机已在海军中崭露头角。SBD将于1942至1943年间被替换,但柯蒂斯公司研制的SB2C“地狱俯冲者”出现了项目拖延,迫使海军方面在预期的换装时间后继续保留使用SBD俯冲轰炸机。


参战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军太平洋舰队开始寻找日军舰队并与之交战,他们几乎完全依赖航空母舰。在1942年2月至5月间,SBD中队从美国海军的“企业”号、“约克城”号、“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上发起了一系列空袭行动。最终,只有“企业”号和“萨拉托加”号幸存了下来。“大黄蜂”号和“黄蜂”号都是从大西洋舰队调过来的,但这两艘舰都没能挺过1942年。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7)


正准备起飞的SBD-3俯冲轰炸机,是CV-6“企业”号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该舰当时隶属于第8特混舰队。照片摄于1942年2月美国海军的“企业”号航空母舰首次对马绍尔群岛进行空袭期间

  1942年5月,美军的密码破译人员获悉,日军计划夺取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这可能会切断与澳大利亚的海上联系。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海军上将派遣“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前去拦截强大的敌军,从而为这场具有革命性历史意义的海战奠定了基础。在这之前,两支舰队的交战需要接近到视觉范围内和舰炮射程内进行,但是在珊瑚海海战中,整整两天的战斗都是由航母舰载机飞行了200英里(约320千米)到达敌人上空,以“超越地平线”的方式进行的。

  1942年5月7日上午,负责侦察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发现了由“祥凤”号轻型航空母舰护航的日军入侵部队。两个美军航母舰载机大队总共起飞了93架飞机,发起了“全甲板”式的重击。美军飞机完全压倒了“祥凤”号的防空能力,向这艘日舰11000吨的单薄舰体投下了大约13颗炸弹和7枚鱼雷。美军只损失了3架“无畏”,但在接下来进行的三场平顶船之间的决斗中,美国海军再也未能开展如此大规模的协同打击。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8)


表现珊瑚海海战中美军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的绘画作品

  “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俯冲轰炸机队长是罗伯特•迪克森(Robert E. Dixon)海军少校,他经常喊的一句口号是“挠挠一艘平顶船!”(Scratch one flattop!)他手下的飞行员之一是斯坦利•韦塔萨(Stanley Vejtasa)上尉,此人后来以战斗机飞行员的身份而闻名。韦塔萨上尉回忆说,迪克森司令官使用的是更“有趣而略显粗俗”的语言,因此也更为飞行员们所接受。

  珊瑚海上的战斗将在第二天继续进行,美日双方在5月8日相互进行了空袭,均取得了战果。日军的两艘大型航空母舰“翔鹤”号和“瑞鹤”号向空中起飞了69架飞机,以对付美国人;美军则放飞了75架飞机,双方的飞机都已知晓对方舰队的位置。

  “约克城”号的空袭轰炸机得到了“野猫”式战斗机的护航,后者击退了日军用于防空的零式战斗机,打开了一条通路,“无畏”式以60度的角度朝着“翔鹤”号俯冲下去,并命中了两枚炸弹。接着是来自“列克星敦”号的SBD,又命中了一枚炸弹,使这艘参加过偷袭珍珠港的日军航母无法再起降飞机。与前一天相反,美军的TBD鱼雷机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美军在这一天损失了5架飞机,包括“列克星敦”号舰载机大队指挥官奥特(W. B. Ault)和“约克城”号上的鲍尔斯(J. J. Powers)上尉的SBD。鲍尔斯曾发誓一定要“往敌人的飞行甲板上扔一颗炸弹”,他做到了,但是他飞得太低了,以至于无法拉起恢复水平飞行而栽进了海里。鲍尔斯上尉战死后获得了荣誉勋章。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9)


SBD的机首特写,可以清楚地看到飞行员操纵射击的两挺12.7毫米口径机枪的射击口,子弹通过螺旋桨桨叶之间的空隙射出

  日军的空袭飞机很快也朝着两艘美军航母蜂拥而至,然而后者缺乏足够多的担任防空任务的F4F战斗机,因此SBD被派出进行“内圈空中巡逻”,以拦截敌人的鱼雷机。在一次贴近海面的机炮战斗中,3架“无畏”式被护航的“零战”击落。即使配备了尾炮手,SBD仍处于严重的劣势,不过驾驶“无畏”的机组成员们进行了顽强的战斗。“瑞典佬”韦塔萨与3架敌军的战斗机展开了对决,而“列克星敦”号上的霍尔(W. E. Hall)中尉也不顾身负重伤而坚持战斗,他以其勇敢的毅力而获得荣誉勋章。

  “列克星敦”号最终因受伤过重而沉没,“约克城”号也被日军的炸弹重创。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航空母舰之间的战斗,也是美日两国海军二十年的理论和实践的顶点,而SBD也在战斗中证明自己对太平洋舰队是至关重要的,对“无畏”的下一场考验也即将到来。


鏖战中途岛

  尼米兹海军上将手下的密码破译人员再次对日军的下一步行动提供了宝贵的预警。日本海军的目标是珍珠港西北约1770千米处的中途岛环礁,他们将逼迫美军参与一场可能决定战争结局的舰队决战。“约克城”号被紧急送入船坞修理,并在三天后修理完成。该舰搭载着其先前的轰炸中队,外加一度退场的“萨拉托加”号的航空大队组成了第17特混舰队;而“企业”号和它新服役的姊妹舰“大黄蜂”号组成了第16特混舰队。这三艘航空母舰上总共搭载有6个SBD中队,而海军陆战队的俯冲轰炸中队则部署到了岸上,他们飞的是“无畏”式和沃特公司的SB2U“守护者”式俯冲轰炸机。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10)


中途岛海战期间,从“企业”号上起飞寻找日军航母的“无畏”,隶属于VB-6中队

  1942年6月4日上午,第16特混舰队向支援入侵部队的四艘日军航空母舰发起了进攻。然而,“大黄蜂”号上的航空大队因为缺乏经验而飞错了方向,导致其SBD未能参加战斗,只有鱼雷机中队孤身奋战。“企业”号上的韦德•麦克拉斯基少校(Wade McClusky)带领着他的两个中队飞到了预期会遇到日军舰队的海域,结果一无所获。麦克拉斯基少校此时产生了一种非常敏锐的预感:往北飞。结果他逮住了大鱼:30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飞到了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的飞行甲板上空,而日军的零式战斗机正忙着追击美军的鱼雷机。

  不过,随后的攻击就造成了混乱:根据美军条令的要求,对每艘航空母舰需要用一个中队的兵力进行打击,但几乎所有来自“企业”号的SBD都跟随麦克拉斯基少校朝着排水量30000吨的“加贺”号俯冲了下去,并命中了多枚炸弹;可惜只剩下3架飞机用来对付南云的旗舰“赤城”号了。

  理查德•百思特上尉成了那位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干正确的事的人:他带着自己的2架僚机朝着“赤城”号的左舷发起了进攻,他全神贯注地盯着“赤城”号的左舷。他说:“我喜欢从舰艏发起进攻,因为这会迫使你从非常陡的角度发起俯冲。”尽管如此,他还是将1000磅(约454千克)重的炸弹扔到了日舰甲板中间,而他的僚机却都投下了差一点就命中的近失弹。“赤城”号变成了一片火海。

  与此同时,麦克斯韦•莱斯利(Maxwell Leslie)少校独自率领着来自“约克城”号的17架SBD轰炸机朝“苍龙”号俯冲了下去。莱斯利少校在飞行途中丢失了炸弹,但他依旧飞在VB-3轰炸中队的前面,并最终率队炸毁了目标。短短几分钟之内,日美两军的兵力对比就从四比三骤降为一比三。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11)


SBD向“飞龙”号实施俯冲攻击

  饶是如此,日军硕果仅存的“飞龙”号像位武士一样,连续发动了两次反击,炸瘫了“约克城”号,但始终未能击沉这艘航空母舰。当天下午,一个临时凑成的航空大队从“企业”号上起飞,与来自“约克城”号的轰炸中队一起朝日军舰队飞去。他们猛烈地空袭了“飞龙”号,包括“迪克”•百思特上尉的另一记“绝杀”。“约克城”号的最终命运是由一艘日军潜艇决定的,但太平洋战争的局势却不可逆转地被扭转了。

  美国海军陆战队也为中途岛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他们虽然在6月4日的进攻中未取得战果,但在整整一天后,在6月6日恢复了作战行动。VMSB-241中队的理查德•弗莱明(Richard Fleming)上尉驾驶着残破的SB2U俯冲轰炸机朝日军重巡洋舰“三隈”号撞了上去,给该舰造成了致命的破坏,而来自航空母舰的“无畏”则击沉了这艘军舰。弗莱明上尉在6月4日飞过一架SBD,他是第三位获得荣誉勋章的SBD飞行员。

  “迪克”•百思特上尉说过一番话,这番话代表了他那一代海军飞行员的心声。他说:“中途岛之战是一场复仇,一场为珍珠港而进行的甜蜜的复仇!”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则赢得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战略胜利。


瓜岛之战

  中途岛之战让美军得以转守为攻,并于1942年8月7日在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发起了“瞭望塔行动”。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SBD将成为打赢血腥的瓜岛之战的关键。这些俯冲轰炸机是从亨德森机场和先后被派来支援海军陆战队的四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12)


1942至1943年间部署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海军陆战队的SBD-3,采用了这一时期的典型涂装标志

  在所罗门群岛海域爆发了两场航母大战,这都是防止大批日军增援部队登陆所必需的。在8月24日爆发的东所罗门海战中,“企业”号和“萨拉托加”号上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与日军的“翔鹤”号和“瑞鹤”号反复交手,后者还得到了轻型航空母舰“龙骧”号的增援。在战斗中,SBD再次居于主导地位,它们是将“龙骧”号送到海底的主力。不过,在战斗结束之前,南云海军中将手下那些技术精湛的飞行员驾驶爱知公司的九九式舰载俯冲轰炸机重创了“企业”号。

  两个月后,发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北部的圣克鲁斯海战掀起了南太平洋海空战的高潮。美军的“黄蜂”号航空母舰在9月被一艘日军潜艇击沉,“萨拉托加”号被炸伤,仅剩下“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在苦苦支撑。尽管它们要与日军的四艘航空母舰作战,但由于“企业”号派出的侦察机,美军获得了先发制人的优势。斯特朗(S. B. Strong)上尉和欧文(C. B. Irvine)少尉听到了一份发现日舰的报告,离开了指定给他们的海域,前去追踪日军的平顶船。他们发现了“瑞凤”号航空母舰,并命中了两颗炸弹,迫使该舰退出了战斗。斯特朗上尉和欧文少尉像往常一样完美地完成了任务,一路冒着烟地飞回了航空母舰。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13)


在一次任务中,这架尾码为“106”的SBD-3正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亨德森机场上空盘旋,同时等待与其一同执行空袭的另一架飞机起飞并编队飞行,时间是1943年年初。这架“无畏”在其机腹中线挂架上挂载着一颗1000磅(约454千克)重的通用炸弹

  “大黄蜂”号上的SBD空袭了“翔鹤”号,但日军拼死发起反击,他们重重地打击了两艘美军航母,还击沉了“大黄蜂”号,并再次击伤了“企业”号。不过,虽然命悬一线,但岸上的态势并未发生改变。

  圣克鲁斯海战结束后,美军逐渐掌握了主动权,陆基SBD不断削弱日军的海上力量,最终迫使东京方面从“饥饿岛”撤退。美国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Frank Knox)说,格鲁曼拯救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但道格拉斯却更胜一筹。


其他的战役

  除了太平洋战场之外,SBD还参与了一场全球战争。1942年11月,当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危机达到顶点时,“无畏”式支援了盟军在西线对轴心国发起的第一次反攻。“火炬行动”是英美联军在法属摩洛哥发起的登陆作战,其中就有从“突击者”号航空母舰和三艘护航航空母舰上起飞的SBD参战。从“突击者”号上起飞的“无畏”协同将维希法国的战列舰“让•巴尔”号炸沉在了卡萨布兰卡港,尽管该舰后来被重新浮起并修复了。11个月后,“突击者”号又挥师北上,对从挪威前往轴心国的航运发动了空袭。“领袖行动”(Operation Leader)击沉了4艘商船,并重创了2艘较大的船。

  1943年,随着越来越多的SBD中队抵达南太平洋战区,与其他盟军飞机一道,“无畏”的炸弹开始越来越多地落到所罗门群岛北部。对新不列颠岛上的拉包尔开展的长期空中封锁使“无畏”的参战记录增加了数百架次。

  长期不太受关注的中太平洋战役也是如此。海军陆战队第4飞机联队加强了对被绕过的日据岛屿的俯冲轰炸,并将这一行动一直持续到了对日战争胜利日。SBD另外一大鲜为人知的贡献发生在菲律宾,当时海军陆战队的SBD直接支援陆军,甚至在第1骑兵师向马尼拉进军期间保卫过该师的侧翼。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14)


1944年3月空袭完帕劳群岛之后,第10轰炸中队(VB-10)的SBD-5“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从传奇般的“大E”,即“企业”号航空母舰(CV-6)上空飞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VB-10是在舰队航空母舰上使用逐渐老旧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的最后两个轰炸中队之一

  尽管“无畏”一直到1944年7月才停产,并且到对日战争胜利日时一直在岸上服役,但在1943年以后,它逐渐被姗姗来迟的“地狱俯冲者”取代。SBD及其陆基型A-24的总产量为5936架,分别由加利福尼亚州的埃尔塞贡多市和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Tulsa)市的工厂生产。

  SBD最后一次在航母上出现是在1944年6月的菲律宾海海战中。中途岛海战两年后,SB2C基本上取代了“无畏”,成了舰载俯冲轰炸机的主力,但“企业”号和新服役的“列克星敦”号(CV-16)仍然使用SBD-5以执行“夜间任务”。6月20日夜间,它们空袭了在“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后高速撤离的日军航母,而且遭受的损失比“地狱俯冲者”少得多。

表1. 太平洋战争中被“无畏”炸沉的主要军舰一览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15)

注:“祥凤”号、“龙骧”号和“衣笠”号是“无畏”和鱼雷机共同击沉的;“让•巴尔”号和“比叡”号是飞机和水面舰艇共同击沉的;“让•巴尔”号是在港口中被炸沉的,后被修复。

  尽管缺席了战争的前11个月,但通过比其“前任”SBD在更多的航母舰载机中队里服役,SB2C补足了美军的“俯冲轰炸机赤字”。在整个战争期间,根据记录,舰载的SBD只进行过5850架次的“行动出击”,仅是1943年至1945年间“地狱俯冲者”出击的18800架次的三分之一,而且投放的弹药量更是只有后者的五分之一。然而,从平顶船上起飞的这两款俯冲轰炸机在战斗和所有的行动中损失率几乎相同。


另外的用户

  由于美国陆军航空队缺少合适的俯冲轰炸机,因此道格拉斯公司位于塔尔萨的工厂于1941年开始生产SBD的陆基版本A-24“女妖”。原先在菲律宾和爪哇岛飞轰炸机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中队在战争初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最终通过在新几内亚、中太平洋甚至阿拉斯加使用“女妖”而恢复了战斗力。加上从海军移交的飞机在内,美国陆军航空队总共采购了约950架道格拉斯公司的SBD,这些飞机大部分在1944年退役。

  在太平洋战区,SBD唯一的其他用户是皇家新西兰空军,皇家新西兰空军于1943年获得了一批之前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SBD,他们在所罗门群岛飞这些飞机。皇家新西兰空军第25中队的飞行员们飞“无畏”直到1944年,并在此之后换装了F4U“海盗”。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16)


一位头戴粉红色防火套的航空军械师正在检查后座机枪手双管7.62毫米口径机枪的弹药,照片摄于1943年中期,地点是在一艘护航航空母舰上

  在全球范围内,法国人是这款道格拉斯飞机的好客户,他们订购了A-20和SBD。然而,欧战的爆发阻止了这些飞机的交付,自由法国空军和海军最终于1943年在北非接收了第一批SBD-3。后来,法国飞行员还在欧洲上空驾驶着SBD打过德国人,尽管德国国防军的轻型高射炮就能给 SBD单薄的机身造成不小的损伤。

  欧战胜利日之后,法国海军航空兵继续使用“无畏”,搭载在之前由英国人建造的“阿罗芒什”(Arromanches)号航空母舰上。作为道格拉斯公司未来研制的A-1、A-3和A-4等攻击机的先驱,“阿罗芒什”号搭载的SBD在1947年至1949年间在北部湾海域起飞并长期在此作战,不过其中一些被保留下来作为作战教练机使用到了1953年或更往后。二战后,其他非战斗性使用过SBD和A-24的国家还包括墨西哥、智利,以及不太引人注目的摩洛哥沙漠警察。

  今天,大概还保留有二十多架机体结构完整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其中4架SBD和3架A-24被登记为处于“适航”状态。

总结

  按照问世的先后顺序,太平洋战争中最重要的三款飞机分别是:SBD“无畏”,它赢得了1942年的重大胜利;F6F“地狱猫”,它摧毁了日本的空中力量;B-29“超级堡垒”,它用弹雨“冲刷”了日本本土,并迫使其投降。恐怕有人会对把SBD排在第一位表示怀疑,那我们不妨考虑一下,如果没有“无畏”,那么美军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在珊瑚海、中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如果装备的是沃特公司的SB2U“守护者”式俯冲轰炸机将如何?即使“地狱俯冲者”在未成熟的状态下就投入使用,它在1942年的可能的表现仍然不会让人太乐观。


结语及驾驶“无畏”的体验

  就像亚瑟王的神剑最终又回到了湖中仙女的手中一样,许多“无畏”也找到了自己永恒的归宿,而这些“无畏”们注定要迎来和亚瑟王的神剑一样的命运,这令人心生悲伤。仿佛和贤哲梅林那些早已被人们遗忘的话语那样,“无畏”先是被那些听从了古老的格言“拿起它,用它去战斗吧!”的人驾驶着投身到了战火之中;然后,就像有人已经将剑刃翻转过来并阅读另一侧刻着的语句那样,“无畏”被扔掉了。
1971年,我(即巴雷特•蒂尔曼)父亲和他的两位朋友买了架A-24B,这架飞机原本是俄勒冈州摩特诺玛郡(Multnomah)作为灭蚊飞机使用的。我父亲后来从朋友手中买下了这架飞机的全部产权,我们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将其恢复到了SBD-5的配置,这是当时唯一一架能飞行的“无畏”。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17)


美国民间保有的“无畏”

  安装了机枪手的飞行控制装置后,我得以坐在这架道格拉斯飞机中一探究竟了。传统观点认为,“无畏”飞起来像架大号的AT-6,这是事实。爱德华•海涅曼设计的副翼非常容易操纵——巡航速度下,只用一个拇指和两个其他手指就足够了。SBD飞起来非常稳定——你期望一架俯冲轰炸机能飞得多稳定,它就有多稳定,而且该机是那个年代最容易降落的机型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SBD作为一款武器究竟如何,以下是一些作战飞行员的评论:

  曾在中途岛海战中指挥VB-3轰炸中队的麦克斯韦•莱斯利海军少将认为,如果列一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效的作战飞机的清单的话,那么“无畏”将排在“接近榜首”的位置。他说:“SBD澎湃的动力足以让我们能以165节(约306千米/小时)的速度进行巡航,因此可以跟上我们的护航战斗机F4F的速度。后期的型号配备了自封油箱,这可能挽救了不止一位飞行人员的生命。飞行员和机枪手都有防弹背板的保护。”

  退役海军上校詹姆斯•“莫”•沃斯(James “Moe” Vose)曾在战斗中指挥过第一个SB2C中队,但他早先在“大黄蜂”号上与VB-8中队一起飞SBD。他回忆说:“1942年3月,我们离开诺福克前往圣迭戈,在那里我们将SBC-4换成了SBD-2和SBD-3。然后,我们在4月份前往旧金山去搭载杜利特尔中校的轰炸机突袭编队。B-25起飞的同时,我们也派出了数名经验更丰富的飞行员展开了搜索。我和另一名飞行员是仅有的两位曾驾驶SBD在航空母舰上降落过的人。除一架飞机外,其余所有的飞机均返回了母舰。考虑到天气和训练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创造了一项纪录。”

  “SB2C相比于SBD几乎没有改进。它可以在弹舱中挂载一颗1600磅(约726千克)重的炸弹或两颗500磅(约227千克)重的炸弹,但作为一架忠实的飞机,SBD将是我的不二选择。”

  海军陆战队也很喜欢“无畏”。理查德•曼格鲁姆(Richard C. Mangrum)将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领导了第一个SBD中队。只需极少的维护人员和设备,VMSB-232中队就能“照常飞行”。他说:“SBD的坚固耐用使我们始终处在战备状态,‘无畏’永远不会让我们失望。”

  曼格鲁姆将军手下的作战军官(后来官至上校)布鲁斯•普罗瑟(Bruce Prosser)补充说:“俯冲襟翼的位置经过专门设计,这使SBD成了我使用过的最稳定的炸弹投放平台之一。该机可以视飞行员的情况调整投弹时的俯冲速度。我已经喜欢上了在俯冲时猛地张开这些襟翼。”

无畏俯冲轰炸机三视图(海空神剑无畏俯冲轰炸机)(18)


SBD使用了液压作动的数片多孔式襟翼,可在降落和俯冲时放下,其中上部襟翼在升起时通常可以将俯冲速度控制在240英里/小时(相当于107米/秒)

  尽管最终被服役的“地狱俯冲者”所取代,但在飞行员们的心里,“无畏”却永远不会被取代。

作者巴雷特•蒂尔曼

来自《飞行杂志》2016年4月刊

翻译 李昭辉

转自 空军之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