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gdp(一文读懂GDP是怎么来的)

Part.1

昨天统计局公布了多项重要数据,其中一份就是2018年的GDP成绩单,整体表现如下:

2018年GDP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同比增长6.6%,实现了政府工作报告里定的预期增长目标6.5%,但增速创91年以来新低。

另一方面,第四季度GDP增速下滑至6.4%,创09年二季度以来的新低。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就简单粗暴地被用来对比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增长实力。

现在我们的增速在下降了,准确来说是2018下半年在降,表明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用中央对经济形势的描述来说就是“稳中有变、变中有忧”

“稳”在我国GDP的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居首位,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

“变”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包括金融市场波动剧烈的投资环境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及单边主义盛行的贸易环境,变数都很多。

同时国内环境也有所变化,这点我们的感知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房价。

“忧”在环境变化催动经济转型升级,有压力也有挑战。

Part.2

现实中,GDP有三种计算方法,即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

我们常说拉动经济的三辆马车分别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所用的就是支出法,GDP是这三种需求(把政府需求粗略地涵盖到消费中)之和:

GDP(Y)=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NX)

通过支出法,可以从产品或劳务最终使用的去向反映出GDP的表现,比如2018年,

首先是“消费”,居民消费变得理性和克制,买东西不再跟风追热闹;同时企业也在节制,从2018年年中起,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开始下降,11月刚好是50%,12月跌至荣枯线以下,表明采购经理缩减了对生产、新订单、雇员、供应商配送与库存等的开支。

其次是“投资”,官方也解说了“过去一年起伏跌宕,金融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全球投资大幅下滑......”,而国内还有P2P等的影响。

最后是“净出口”,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及单边主义盛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进出口贸易相当于GDP三分之一的大经济体产生的影响很大。

三驾马车同时间受到抑制,GDP增长速度放缓一点也不奇怪,但我们也稳步过来了,可见国家实力还是很给力的。

用统计局局长的话来说:

大家注意到经济增长率有所放缓,当然也是在预料之中,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我们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是很不容易的,成绩来之不易,当然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

Part.3

刚刚说的是支出法,而我国GDP的统计是用生产法来计算的。

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第一、二、三产业,又或者划分为农林牧渔业、工业、金融业等多个部门。

根据各产业或各部门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增加值来直接计算GDP,从生产角度来反映GDP的来源,如下表所示

一口气看懂gdp(一文读懂GDP是怎么来的)(1)

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值-中间投入

由生产法我们可以看出各产业或部门中哪一块创造的价值最大,比如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第三产业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的顶梁柱,但近年来被房地产业抢占了一些风头,虽然表中房地产占比不高,但如果细分的话,建筑业、工业中与房地产相关的(比如钢筋水泥生产等)加起来占比也足够的大。

Part.4

还有最后一种统计方法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的,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这个就不作详细讲解了。

回到个人,我们常说“为国家GDP做贡献”,

如果你从劳动者的角度来说,比如参与工作,那你可以用收入法来统计自己做出的贡献;

如果你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比如购物,那可以用支出法统计自己做出的贡献;

类似的,如果你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说,比如开工厂,那就用生产法来计算自己做出的贡献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