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特效大片混剪(用特效致敬真人堆出来的滑铁卢)

很多人知道苏联版《战争与和平》是用真人堆出了宏大的战争场面,这部电影上映后让西方电影业自叹不如,所以找苏联方面拍摄了《滑铁卢战役》的作战场面,拍摄滑铁卢动用的人力物力也是惊人的。

苏联在乌克兰的乌日霍罗德重现了滑铁卢,推平了两座小山,铺了5英里(8公里)的道路,移栽了5000棵树,播种了大麦、黑麦和野花,搭建了4座仿古建筑,为了重现泥泞的地面,还架了6英里(9千米)多的地下管道,最后架起了100英尺(30米)高的塔楼和高架轨道供摄影师拍摄。

苏联还调来了15000名步兵和2000名骑兵以及50个马戏团特技骑手,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学习了1815年的剑术、刺刀格斗术、火枪装填规范、编队和战术。因此电影《滑铁卢战役》也是西方观众赞叹不已的史诗电影保留节目。

科幻特效大片混剪(用特效致敬真人堆出来的滑铁卢)(1)

电影中的俯拍画面

后世的影视界面对如此壮丽的战争片场面,是不是应该持这种态度?

拍类似题材的影视剧,直接将这些画面剪辑过去,反正前人的佳作是无法超越的。

又或者,前人是难以超越的经典,后来再拍就致敬一下这种精神就可以,细节不必在意。

电视剧《名利场》的主线是穷画家的女儿蓓姬·夏普如何投机钻营,进入英国上流社会的故事,滑铁卢战役只是其中的一个插曲而已。

剧组经费有限,手中只有200个扮演军队的演员和50匹马,但充分利用了影视特效技术的进步以及越来越完善的战史考证资料,依然为观众呈现出不俗的战争场面。

《名利场》利用主角蓓姬的丈夫,也就是英军指挥组的视角,战线了宏大的场面,首先是1970年电影版中那个著名的步兵空心方阵场面。

科幻特效大片混剪(用特效致敬真人堆出来的滑铁卢)(2)

电视剧版空心方阵

电脑特效为战场中添加了大量的烟雾,重现了这个没有无烟火药的时代,空心方阵的数量甚至比电影版里还要多一些,毕竟当年要通过高塔、高架轨道乃至直升机俯拍,而现在用电脑特效就可以做出来。

英军长官派出传令官把命令传达给前线部队,镜头跟随着传令官,既提醒观众这个时代的军事通信只能靠吼,也借机表现了战场的近景。

科幻特效大片混剪(用特效致敬真人堆出来的滑铁卢)(3)

俯拍方阵

有心的观众就算之前不了解为什么要排成空心方阵,看到这个场景也会明白——骑兵是高机动兵种,步兵为了防止骑兵迂回,必须要四面防御,但如果组成密集队形,大炮会对步兵造成重大伤亡,而空心方阵也综合了利弊之后的队形。

仔细看这些防御阵线,细节也并不缺少。

方阵中央是军旗队和军官,当传令官到来时,一小部分步兵列队让开一个口子,等传令官骑马进入方阵之后,阵型再度合拢。

科幻特效大片混剪(用特效致敬真人堆出来的滑铁卢)(4)

方阵结构

之后英军军官预判法军骑兵可能发动冲锋,果然方阵遭到精准但稀疏的炮击,这是与骑兵配合的少部分轻型火炮。这里特效呈现了友邻部队的许多方阵,烘托了战场气氛。

科幻特效大片混剪(用特效致敬真人堆出来的滑铁卢)(5)

炮击

此时又是一个细节,方阵中央的军旗队把被大炮打死打伤的人拖到方阵中央,军官们一遍又一遍地大喊“镇定,保持队形!”——如果军心动摇,士兵溃散,阵线就会被打乱,就根本抵挡不了骑兵冲锋。

科幻特效大片混剪(用特效致敬真人堆出来的滑铁卢)(6)

救护与口令

法军骑兵冲锋时,还展现了一个戏剧性的桥段——多宾上尉违反常规,跑到阵型之外去救护伤员,而阵中的军官不得不命令推迟齐射,最终将伤员拖入阵中。

科幻特效大片混剪(用特效致敬真人堆出来的滑铁卢)(7)

骑兵冲锋

这里法军骑兵排成非常密集的冲击队形,如果是实拍,对马术的要求非常高,可能还是特效的功劳。

其实这里的剧情射击还是有些不足,如果展示一下当时的残酷做法,也就是为了保全步兵部队的主力,无差别地朝着敌人和站立的己方败兵开火,也许更能展现战争的惨烈。

接着,英军步兵分成左中右三个波次进行轮射,表现出了精锐部队的素养,可能有点夸张,但是战争场面紧凑,为什么不拍得好看一点呢?

科幻特效大片混剪(用特效致敬真人堆出来的滑铁卢)(8)

轮射

这个片段让人想起滑铁卢战役题材的名画《第28团在四臂村》,画面翻转了90度,让人更能领略了宏大的战场。

之后双方陷入近战,被打下马的法军骑兵也投入了肉搏战。

滑铁卢战役的最后关头,拿破仑的老近卫军发动了冲锋,这些戴着熊皮帽的高个子老兵充满了镜头,也造成了压迫感。

科幻特效大片混剪(用特效致敬真人堆出来的滑铁卢)(9)

老近卫军

之前有人认为老近卫军里有些士兵年纪比较大,其实只是相对年纪大而已。

老近卫军的选拔标准:

35岁以上;

至少服役10年;

至少参加三次战役;

在前线作战过;

滕跃兵(散兵)身高不低于1.73米,掷弹兵不低于1.78米,但获得过荣誉军团勋章可不限身高。

再加上滑铁卢战役准备仓促,许多只够中近卫军标准的士兵也成了老近卫军。

因此,把部分老近卫军打扮成为头发花白的老兵有些夸张,这里反而是比较准确的。

接下来,英军方面大致展示了当时著名的后坡战术。

所谓后坡战术,简单来说就是英军以山脊为掩护,静等法军爬上山之后突然杀出,在近距离进行猛烈而精准的射击,最好是对法军形成三面夹击的态势,

科幻特效大片混剪(用特效致敬真人堆出来的滑铁卢)(10)

夹击法军

老近卫军遭此迎头痛击之后,果然蒙受重大伤亡,开始后撤。

兴高采烈的英军乘胜追击,而剧中的重要人物奥斯本上尉乐极生悲,被流弹击毙。至此,滑铁卢之战的场景基本结束。

如果说这段战斗场景还有什么欠考虑的话,应该说是会战开始之前,法军袭击英军队列的那段,法军骑兵居然在树林中高速驰骋,这个安排欠妥当。不过接下来的战斗中,英军仓促之间根本无法从行军队形改为防御骑兵的方阵,瞬间被骑兵冲散,这一点确实符合这个时代战争的特点。

科幻特效大片混剪(用特效致敬真人堆出来的滑铁卢)(11)

骑兵冲击

其实电视剧《名利场》花在战争场景的经费有限,重点是复原当时英国贵族奢华的服装、建筑装饰以及各种用品。之前的2004版电影直接一带而过,而电视剧版的剧组虽然只给了滑铁卢战役不长的镜头,但也让人看出现代的一些影视从业者,确实能借助影视技术的进步和史料研究的发展,为观众呈现出不亚于史诗电影的壮丽画面。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