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忘恩负义的国家(世界上三大忘恩负义的国家)

今天脑洞跟大家聊聊三个忘恩负义的国家。

第一个是波兰。

历史上最忘恩负义的国家(世界上三大忘恩负义的国家)(1)

波兰为什么忘恩负义呢?

这个主要是伊朗人说他忘恩负义。不久前,美国召集了一个中东部长会议。其主题是“促进中东和平与安全”,怎么促进中东和平呢?

主要的一项就是说要“确保伊朗不会造成不稳定影响”,所以,这可以说是一个主要针对伊朗的的会议。联想到美国撕毁了跟伊朗的核协议,对伊朗展开了进一步的制裁,让伊朗已经很难受,这一次,又要开会组团对付伊朗。

伊朗对美国倒没有特别的感觉。毕竟这是死对手,只是他对会议举办地国感到特别的愤怒。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会是在波兰开的。波兰跟中东八竿子打不着,美国跑去波兰开伊朗的聚贤庄大会。这其中,波兰的态度就很明显。

历史上最忘恩负义的国家(世界上三大忘恩负义的国家)(2)

其原因大家都懂的,现在波兰紧跟美国,甚至跟欧盟伙伴公开对立。波兰甚至要出钱给美国在欧洲建军事基地。

这一次,波兰又提供地盘给美国开会。伊朗对波兰的这一举动,感到十分愤怒。称其忘恩负义。

伊朗对波兰有什么恩呢?

那就是二战时期,波兰被德国跟苏联给瓜分了,波兰出现了大量的难民没地方去,大概有数十万之众。我们知道现在有大量难民要到欧洲去,各国分摊任务,但波兰却表示一个也不接受。为什么呢?

因为波兰当年出现难民潮时,欧洲各圣人国纷纷采取了旁观的态势,没有一个伸出缓手。这时候,只有很远的伊朗表示愿意接收波兰的难民。

历史上最忘恩负义的国家(世界上三大忘恩负义的国家)(3)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些波兰难民在伊朗受到了热情的欢迎,毕竟伊朗那会条件还可以,离战区也比较远。

可以说,伊朗拯救了十多万伊朗人的性命,在战乱中给他们提供了安身的场所。

历史上最忘恩负义的国家(世界上三大忘恩负义的国家)(4)

这样的恩情是涌泉难报的。可是,现在波兰为了讨好美国,竟然让美国在自己的国家召开针对伊朗的大会,这确实有点忘恩负义。

第二个国家是保加利亚。

历史上最忘恩负义的国家(世界上三大忘恩负义的国家)(5)

保加利亚又是忘了谁的恩,负了谁的义呢?

俄国的。

保加利亚人跟俄罗斯人其实有一点血缘关系。他们是突厥系的保加尔人跟斯拉夫人的结合产生的新民族。

历史上这个地方被亚历山大帝国跟罗马帝国统治过。后又被拜占庭帝国吞并,其间也成立过自己的保加利亚王国。在1396年被奥斯曼帝国吞并后,就一直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存在达五百年。

在这五百年里,保加利亚人一直寻求独立,但奥斯曼还是很强大的,一直没成功,直到俄国人来了。

在1877年,俄国向奥斯曼帝国宣战,战而胜之,逼奥斯曼签订城下之盟《圣斯特凡诺条约》,在这个条约中,规定保加利亚独立,成立一个大保加利亚。这个大保比现在的小保可要大多了。包括了现在的马其顿。

历史上最忘恩负义的国家(世界上三大忘恩负义的国家)(6)

当然,后面德奥两国害怕俄国坐大,强行干涉,最终这个大保没成立,但保证了保加利亚人核心区域的独立。

这个签署的日期就是保加利亚的国庆日。

可以说,保加利亚是在俄国的帮助下才独立出来的。这个恩情还是要记的。

那为什么说他忘恩负义呢?

首先保加利亚独立后,两任国王都是亲德国的。俄国一看,我拼死拼活替你卖命,你竟然倒向了我的对头。

可保加利亚亲德还只是开始,在后面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保加利亚都追随了德国,成为德国最给力的帮手,然后去对付俄国。

历史上最忘恩负义的国家(世界上三大忘恩负义的国家)(7)

在俄国看来,这当然是忘恩负义之举。

最后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的晋国。主要是晋惠公时期,我在今日头条的专栏《读懂春秋,就懂了当下》有详细的介绍。具体来说,晋国因为骊姬之乱,国内发生动荡。秦穆公出手,扶持晋惠公当国君,当时约定晋惠公当国君后,需要割一些土地给秦国。

但晋惠公完全不认账。这个好理解,国土嘛,不是随便割的。

但接下来,就更过分了。晋国发生了饥荒,秦国大力援助,河上给晋国送粮的船一条接一条,史称泛舟之役。可是后面秦国发生饥荒了,向晋国买粮,晋国却一粒米也不卖。

历史上最忘恩负义的国家(世界上三大忘恩负义的国家)(8)

这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我把专栏的这部分贴过来,请大家阅读。

公元前650年,在秦穆公的大力扶持下,夷吾回国继承君位,这应该是当年的最热门新闻了。因为不仅秦穆公出面派了兵,周王室跟齐国也参与了夷吾的还乡团。

周王室派出了上卿,等于承认了夷吾的合法地位,就是齐桓公也派了隰朋前来帮忙。当然,这两位因为介入晚,也就起一个烘托的作用。于是,这件事情从表面上是做好人好事,帮助夷吾返回家园,帮助晋国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但实质,却大大提高了秦国的国际地位。

在齐桓公搞的诸侯联盟中,秦晋一直没有参与其中,这里面是有区别的,晋国是一直不想参加进来,不愿给齐桓公摇旗呐喊,而秦国倒是想来,但齐桓公没有给他发会议邀请函。

秦国正式成为诸侯不过百年,算是插班生,又地处西疆,跟狄人杂居,地域歧视心理比较强的人还直接称秦人为秦狄。所以秦国一直被排挤在中原的大家庭之外。现在,秦穆公出面,摆平了姬姓大家晋国的内乱,其效果跟当年齐桓公帮助季友平定鲁国内乱是一样的。

晋献公这个压在他身上八年的大山倒下了,晋国的新君成了他手中的棋子,按照谈好的条件,他还将得到淆函之地。东进的大门由此打开。秦穆公总算扬眉吐气。不用说,以后齐桓公开会肯定要考虑给他一张邀请函了。可就在秦穆公心满意足等着中原盟会的相邀时,还是出问题了。

问题就出在他精挑细选的公子夷吾、也就新任晋君身上。

在公子絷的报告里,公子夷吾是个不知礼的人,在郤芮的描述里,他们的领导公子夷吾是个好相处的人。事实上,他们的看法都是不全面的。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里,秦穆公都在后悔,当初应该亲自接见一下夷吾才下判断的。

夷吾回国的第一件事情,就彻底证明了郤芮是个说谎者。

夷吾实在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因为他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里克给杀了。

回国后,夷吾派人给里克带话,感谢里克最近在晋国的所作所为,表示要是没有你老人家在晋国大开杀戒,我夷吾就不可能回到晋国。当然,这样的表扬后面都会跟一个要人命的但是。

但是,您老一下杀了二个国君一个大夫,要当您老人家的国君,我实在感到很为难啊。

里克同志当场就晕了,他猜到夷吾回国,自己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辛,毕竟自己当日是支持重耳的。可他没想到,这个新上任的国君比他老子晋献公还狠,一来就要动刀子杀人。

行走江湖这么多年,还曾经战胜了骊姬四人团伙的里克竟然栽在了刚回国没两天的夷吾身上。这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里克想了一会,终于找到了答案。

所有的错误都源自一个贪字。

在不久前,里克得到了夷吾的一个承诺。

“只要我回国,就给里克大夫你汾阳百万的田地,给丕郑蔡邑七十万的田地。”

在巨额的贿赂前,里克心动了,没有坚持自己的立场,同意让夷吾回国。

现在里克连汾阳一粒米都没吃上,夷吾的刀子就送了过来。

事到如今,还能埋怨谁呢?

“我不杀人,你哪有今天,你要杀人,又何患无辞?我领命就是!”说完,里克伏剑而死。

晋国发生这样的事情,秦穆公倒不在意,这甚至是他希望看到的。要是夷吾回国之后跟大夫打成一片,那以后怎么控制他。要是杀成一片,秦穆公倒有机会对夷吾进行远程控制。可事情还是超出了秦穆公的想像力。

夷吾这位仁兄虽然如公孙枝所说不太讲礼,这种不讲礼的缺点让夷吾干掉了里克。使晋国国内无法团结,但另一个方面,这个缺点也意味着夷吾行事冲动,不考虑后果,这样的性格成不了一个合格的木偶人。

夷吾的自我意识很强,当机立断除掉国内的政敌后,马上把反抗目标对准了帮助他回国的秦穆公。他的反制措施很简单:赖账。

夷吾表示自己不能将承诺的河南五城交付给秦国。

这个消息,是晋国亲重耳派大夫丕郑告诉秦穆公的。夷吾派丕郑到秦国进行外事访问(聘问),十分抱歉地表示,原本说好的五座城池没办法交付给秦国了,因为寡人回到国后,大夫们一致反对。那我也没办法。

言下之意,这些城是我没当国君时许下的,不具备法律效力。所以,秦伯应该能体谅吧。

秦穆公出奇愤怒了。

以前是你老子晋献公压着我,现在又轮到你来玩我?难道秦国上辈子欠晋国的。

秦穆公一发火,就差点上了夷吾的当。

夷吾之所以派里克的助手丕郑来告诉秦穆公这个不幸的消息,而不是派自己的亲信如郤芮吕甥出使。是想用一个借刀杀人计,寄希望于秦穆公火气一上来,把丕郑杀掉。

杀掉了晋国的大夫,夷吾就更可以理直气壮的赖秦国的账了,而杀了丕郑,他许诺给对方蔡邑的七十万田地也不用支付了。可谓一举两得。

夷吾后来的谥号为惠,史称晋惠公,看来他这个惠不是谥法里说的“柔质慈民曰惠”的惠,也不是“爱民好与曰惠”的惠,明明就是十分实惠的惠。

眼见夷吾就要实惠到家了,好在丕郑也不是吃干饭的。在接到这个要命的任务时,他就在琢磨着脱身之身,秦穆公一发火,丕郑就抛出了他的建议。

“这都是吕甥、郤称、郤芮三个人不准晋侯交出城池,只要除掉这三个人,我们在国内赶跑晋君,重新迎立重耳,事情就好办了。”

考虑了一下,秦穆公接受了丕郑的说辞。这些天,秦穆公已经对晋国国内大夫的站队进行了摸底调查,清楚了这三人是夷吾的亲信。如果有人支持夷吾赖债,那肯定就是他们了。

可有什么办法抓住吕甥三个人呢,毕竟这三个人在晋国,秦国也没有海豹突击队这样的特种部队,当年捞百里奚还是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

“只要秦君送厚礼给晋国,邀请三位大夫到秦国来回聘,一定能引他们来秦国!”丕郑给出了他的建议。

点点头,秦穆公同意了这个方案。

敢黑寡人的五个城,我就让你们的老婆当寡妇。

丕郑从秦国回来了,回来之前,他已经得到里克自杀的消息。此时回去,就意味着风险。可不回去,就无法执行秦穆公的计划,将吕甥们引到秦国然后将夷吾赶回去。

经过仔细打听晋国的形势,丕郑还是决定冒一回险,因为据他得到的消息,晋国只有里克被逼自尽了,其他一同谋划诛杀骊姬集团的大夫们都没事。

夷吾毕竟刚回来,还不敢搞大清洗。丕郑下了这个判断,然后拿着秦穆公的礼物回到了晋国,拜访了吕甥等人。交付礼物时,他转达了秦君对他们的邀请。

吕甥们连连称丕郑大夫辛苦了,快去见国君吧,国君还等着你的回复呢。到秦国访问的事,你回来我们再议。

丕郑一去,便奔到黄泉不复返了。

夷吾当场下令将丕郑拿下,与时同时,夷吾派出数路兵马,将当日同里克丕郑同谋的大夫们一网打尽。

迟迟不收网,就等你回来呢!

从进入春秋以来,据我所见,也就晋国的人才最为鼎盛。像丕郑这样的,在他国可能已经算是上等人才了,可在晋国不用说跟士蒍相比了,就是跟吕甥们相比,智商也被比到中等偏下了。

丕郑一开口,他的计谋就被吕甥破译了。

三位大夫收了厚礼后,碰了一个头,仔细琢磨一下就发现不对劲。丕郑去秦国是去赖债的,秦国不发火已经够意思了,竟然还送了一大堆礼物和好话给我们(币厚言甘)。只怕丕郑已经将我们卖了。(此必丕郑卖我于秦。)

只是一个小小的推理,就将真实情况估得八九不离十。

夷吾同志彻底扫除了国内的亲重耳派,还成功赖掉了当初许下的三笔贿赂。其作案手法颇得他父亲献公真传,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拉网时不够严密。

丕郑的儿子丕豹逃跑了。

秦穆公很快就见到了丕豹,并得知了晋国发生的一切,他自然知道自己的五座城池这下是彻底泡汤了。而且自己欲设计诛杀晋国三大夫的消息无疑也走漏了。当初想要在晋国扶立傀儡政权的打算不仅落空,而且跟晋国结下了梁子。

秦国劳心劳力,最后却搞到现在这个局面,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一般人是很难接受这样的结局。而丕豹极力建议他再次补仓,加大投入,争取翻本。

丕豹介绍了夷吾在国内的暴行,表示他已经失去了民心。只要秦伯出兵,晋君一定支撑不住而逃亡。

这听上去是一个合理的建议。如果秦穆公头脑发热的话。

在关键的时刻,秦穆公终于冷静了下来。做为国君,他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听取别人的建议,可光听取建议是不够的,还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

夷吾真如丕豹所说已经失掉了民心?还是丕豹为了借自己的兵马夸大其词呢?

他紧紧睁着丕豹,过了一会,苦笑起来:“如果夷吾真的失去了民心,怎么还能杀掉大夫?”

秦穆王请丕豹先退下,自己要好好考虑考虑再说。

没有忽悠成功秦穆公,丕豹沮丧地离开了。而秦穆公陷入了深思中。

从本质上来说,秦穆公是一个单纯的人,他容易相信他人,并依此做出判断。而残酷的大国竞争最终将改变他,并教会他自己独立思考。

秦穆公认真琢磨起夷吾这个人来,现在看来,他完全被郤芮骗了,夷吾这个人不但不好相处,而且在晋国有强大的后援,一回去就击杀异已掌控住局势,而且完全不讲江湖道义。这种人比他爹晋献公还要难缠。

要对付这样的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秦穆公只能指望公子絷的报告能够靠谱了。

如果夷吾是一个不知礼的人,就算能够成功一时,但终究会自我覆灭。(子其行矣,我姑待死。)

这听上去像毫无办法,只能指望老天爷发威来收这个人。而接下来的事情告诉我们,老天爷有时候确实比人要靠得住。

三年后,晋国出问题了。

冬,晋荐饥。(《春秋》鲁僖公十三年,晋惠公四年,秦穆公十三年)

晋国连年发生饥荒。看来,老天爷终于插手干涉人间的纷争,可这还不是事情的高潮,而仅仅是一个开始。

使乞籴于秦。(《春秋》鲁僖公十三年)

家里没有余粮后,晋国向秦国请求买米。这个请求就有点让秦穆公有些啼笑皆非了。

夷吾兄弟,你在我这里信用已经破产了,你还指望我会卖粮食给你?

这是秦穆公的第一反应,而接下来的举动,证明了两点,一:秦穆公确实是一个厚道人。二:他活该被骗,因为他总是最心软的那个。

想来想去,秦穆公还是没办法置之不理。最后,他把自己的大夫们请了来,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感到惊奇又欣慰的事,他的两位大夫公孙枝与百里奚都赞同卖粮食给晋国。公孙枝表示如果晋国知道感恩,则可以以德服人,借此修复两国关系。如果晋国还是白眼狼,那晋国百姓也会放弃他们,我们再借机攻打晋国一定能成功。而百里奚的思想境界显然更高一些,认为天灾这种东西,今天到别人家,明天就可能到我们家,抗荒救邻,这是国际惯例。我们这样做,就一定会有福报的。

秦穆公深为赞同,当即决定卖粮给晋国,而丕豹听说这个消息,连忙跑过来,请求秦穆公趁机攻打晋国,一定会取得大胜。

这就是传说的中乘虚而入,落井下石了,这种思想自春秋以后极有市场。比如唐朝一举解决边患,就是趁北方连年大饥,而清兵入关,也是占了明朝内乱的便宜。但在春秋时,依然有一些人坚持着被别人视为愚蠢的原则,比如九年后的泓水边宋襄公不肯攻击半渡中的楚军,比如现在,听到丕豹的建议,秦穆公冷冷地回答了一句。

“晋国的国君是可恶,但他们的百姓有什么罪?!”(其君是恶,其民何罪)

秦国的粮船出发了,从秦国国都雍城到晋国都城绛的运粮船首尾相接,络绎不继,这次援晋救灾事件被称之为泛舟之役。

按照公孙枝所说,秦国要么收到晋国的感谢信,要么就可以准备对晋国用兵。而百里奚先生则表示,今天晋国需要跟我们买粮,那天,指不定我们秦国也需要向晋国买粮。这就是乌鸦嘴了。通常来说,乌鸦嘴都是很灵验的。

第二年,秦国就发生了旱灾。旱情颇为严重,秦穆公甚至想采用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暴晒患有鸡胸,仰面朝天的人以及女巫来求雨。这种仪式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年商汤就这样干过。当然,时代在进步,再搞这些陋习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经过劝阻,秦穆公打消了这种荒唐的念头。

到了冬天的时候,秦国的粮食供应开始吃紧。第一时间,秦穆公就想到去晋国求援,让晋国卖一些粮食给秦国救急。

晋国给出了回应。

不卖!多少钱也不卖!

秦穆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秦国闹粮荒,一半是因为旱灾,另一半是因为去年为了帮助晋国,卖掉了储备粮。

去年老子为了你,粮船一只接一只,现在老子缺点口粮,就说不卖!就算你是我的小舅子,也不能这样搞姐夫啊。

去年秦国卖粮,百里奚认为大家相互帮助,理所当然,可没想到晋国的夷吾这个白眼狼是典型的你对我好,我对你狠的角色。那就只有按照公孙枝的套路走了。

感恩图报,咱们还是秦晋之好,恩将仇报,对不起,看在你姐姐的面子上,我下手轻点吧。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义愤填膺,恨不得挽起袖子帮秦穆子狠狠修理一下忘恩负义的夷吾。但历史其实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黑白分明。

就夷吾不卖救济粮来说,这件事情的背后其实有着更深的原因。关于这样事,《左传》是这样记载的:冬,秦饥,使乞籴于晋。而《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先生还写了一本叫《国语》的书,这本书专门记载春秋时各国的重大事件,其中以介绍晋国大事的《晋语》最为详细,关于粮食这件事,《国语》的记载略有不同:秦饥,公令河上输之粟。

翻译过来就是,秦国发生了饥荒,秦穆公命令把河上的粮食运过来。所谓的河上,不是别的地方,正是当初夷吾许诺给秦国的河南五城,而且秦穆公采用了命令的语气,用了输而不是籴这个词。也就是说,秦穆公下了一个行政命令,要求把河上的粮食调过来。

到底是买还是调呢,从人之常情来看,《国语》的记载应该是更准确的。

这就有些夹带私货了。河上五城虽然是夷吾主动提出给秦国的,但夷吾回国后已经撕毁了合同。而且这件事情在道义上来说有违合同精神,但从国家利益来说,却是正确的。一个国君为了自己的君位,把国土送出去,这是要领先石敬瑭一千五百年成为卖国贼的。而秦穆公在夷吾回国这件事情上,帮了大忙是值得表扬的,但就此要求晋国献出五座要塞,就有点趁火打劫,漫天要价了。再跟中原霸主齐桓公免费帮人搞基建一比,就更差了好几个档次。

当然,秦穆公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一直惦记着这五座城。借这一次饥荒的机会,打一个擦边球,只要晋国河上的粮食运到了秦国,就会造成秦晋移交五座城的既定事实。

对于老陕秦穆公的这点小心思,老西们当然是不会上当的。

要更详细了解这段历史,欢迎大家戳下面的横条,进入我的专栏,详细阅读春秋这段精彩的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