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明续命二百年(为明朝强行续命六十年的他)

1572年,大明王朝迎来了一位过于年轻的统治者——明神宗朱翊钧,即我们通常所称的万历皇帝。

这时候,明朝已经度过204年生日,而万历皇帝还不到10岁。古老的帝国,年轻的皇帝,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知道,一个人到了晚年,各种生理上的毛病就会纷纷出现,是为“老年病”。当明朝步入暮年时,也会遭遇“老年病”。万历皇帝接手之际,明朝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烂摊子:财政上,帑藏空虚,用度匮乏;军事上,内有流民四起,外有鞑靼南侵、倭寇骚扰;政治上,官员腐败成风,贪得无厌……

可以说,这时候的明朝,就像一个从根子上腐朽的古树,只要轻轻一推就会轰然而倒。

幸运的是,张居正出现了。

为大明续命二百年(为明朝强行续命六十年的他)(1)

张居正简直就是天才!在万历皇帝的支持下,他启动了自秦汉以来最成功的一次改革。比之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张居正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经济上,张居正以“一条鞭法”为统揽,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使他们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推动了经济发展。

在政治上,张居正整顿吏治,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淘汰并惩治了一批官员,朝廷官员的风气大为好转,朝廷号令也能得到很好的执行,“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在军事上,张居正起用戚继光、李成梁等人,不但迅速扑灭了倭寇,北方边境也获得了安宁,鞑靼多年不敢冒犯。

在财政上,张居正开源节流,从万历皇帝登基之初的入不敷出,实现了“太仓粟可支十年,库寺积金四百余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张居正实施的改革,让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回光返照,等于说强行续命60年。

为大明续命二百年(为明朝强行续命六十年的他)(2)

然而,“无情最是帝王家”。1582年6月20日,张居正病逝,享年58岁。就在张居正病逝后第四天,一场针对他的清算行动就开始了。首先,是张居正推荐的大臣潘晟遭到7名言官联手弹劾,遭到罢免。紧接着,言官们就蝗虫一般飞过来,直接抨击张居正本人。

随后,万历皇帝命令将张居正抄家,对其家属进行严刑拷打。张居正长子张敬修不胜羞辱,留下绝命书,愤慨自杀。其余诸子张嗣修、张懋修等人均被发配到烟瘴之地。在抄家时,由于抄家人员追逼太过严苛,张居正家属竟有10多人被活活饿死。就连已经死去的张居正,也差点被开棺鞭尸。幸好不少朝中大臣仗义执言,万历皇帝才中止了这场针对张居正的政治清算。

万历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对待张居正?

为大明续命二百年(为明朝强行续命六十年的他)(3)

一、张居正在辅佐万历皇帝时,尽心尽责,呕心沥血。但在万历皇帝眼里,却又留下管束过严、干涉过多的阴影。张居正是一个强势人物,他不允许万历皇帝有任何差错,因而处处限制。万历皇帝年幼时,尚对张居正充满尊重。当他一天天长大后,尝到掌权的好处后,这种尊重就慢慢变成了厌恶甚至仇恨。

遗憾的是,张居正从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仇恨的火山边缘,稍有不慎就会身败名裂。

二、万历皇帝登基时不到10岁,张居正病逝时他已经19岁了。10年间,万历皇帝一直生活在张居正的阴影里。朝廷大臣,只知有张居正,不知有万历皇帝。当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要想大展雄风,在处理朝政时实施自己的想法,就得迅速从张居正的阴影里走出来;而要走出张居正的阴影,没有比对张居正进行政治清算更快捷了——虽然对张居正及其家属来说,未免太残忍了一点。

三、张居正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改革家,却不是一个道德上完美无瑕的大臣。张居正一面要求万历皇帝勤俭节约,一面自己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当年,张居正为父亲奔丧时,竟然乘坐一辆32个轿夫扛抬的轿子,比皇帝的御轿都还豪华。这些关于张居正奢侈豪华生活的传闻,一定进入到万历皇帝耳中,让他愤愤不已。

万历皇帝一直怀疑张居正家财万贯,当万历皇帝对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进行抄家,发现“金银珠宝巨万计”时,就“疑居正多蓄,益心艳之”。后来,张居正死了,万历皇帝迫不及待地对张居正进行抄家,“尽发其诸子兄弟藏,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这点钱,看起来也很多,实际上还不到严嵩、冯保家产的一个零头。万历皇帝一定很失望吧?

【参考资料:《明史·列传第一百一》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