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1)

元,是十三世纪后半叶以蒙古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自五代以来分裂达三百余年的中国。元统治全国89年后,于1368年为明朝所灭。

蒙古建国初期是奴隶制国家,忽必烈建立元朝时,基本转化为封建国家,但仍保留着一些奴隶制传统。故,总的来说,元时的生产未能超过南宋时的最高水平。

但,元朝的统治阶级极端奢侈,统一全国后强征大批的工匠,建立起庞大的官手工业(下篇再细说),为宫廷、贵族、官吏制造各种用品和豪华手工艺品。

蒙古初期横跨欧亚,客观上发展了东西经济交流。统一后,南北经济交流的障碍消失,又继承了南宋开拓的海路东西交通。在这样的背景下,元代某些手工业和对外贸易有较大的发展。中国封建经济在元代经历了破坏、停滞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却获得了发展。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2)

元朝统一中国后,对南北方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把辖区各民族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国人(蒙古人)、色目人(最早被蒙古征服的西域和中亚各族人)、汉人(原金朝辖区的汉人、女真人、契丹人)和南人(原南宋辖区的汉人)。不同等级的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的权利地位都不平等。这使得分裂期间形成的南北文化差异仍然存在。

南人在四种人中地位最低,文人入仕机会很少,主要的出路是坐吏和学官,很多文人在仕途无门的情况下,转而致力于文学艺术。

这时的南方仍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南方的文人画家发展了写意画,别创新风,逐渐成为元代绘画的主流。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3)

钱选 《宋太祖蹴鞠图》

元代,虽只历时仅九十年,但它在继承唐、五代、两宋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元代文人绘画兴起,重笔墨情趣,突出作品的文学性,着重体现诗、书、画的进一步结合。元人画把绘画的形象和构图、书法的笔趣和动态、诗文的意境和哲理融合在一起,抒发作者的襟怀,以感染观者。

它以写意为主,形象比写实画简单,但其内涵却是丰富而多层次的,是多种传统文化的综合。文人画以貌取神,借自然景物抒发主观情趣与思想,这与宋画对自然的刻意求工求形形成鲜明对比,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元代人物画

元代文人画家中擅长道释人物的比较少,主要有钱选、赵孟頫、任仁发、张渥等人。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4)

钱选 《西湖吟趣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5)

钱选的人物画传世的有《柴桑翁像》、《蹴鞠图》、《西湖吟趣图》等。他所画的人物用“游丝描”,并沿衣褶烘染淡色。风格古朴淡雅。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6)

赵孟頫 《老子像》

赵孟頫画道释人物的作品有《红衣罗汉图》、《老子像》等。他画人物有白描、设色两体,前者笔法圆润流利,后者工稳古艳,而人物姿态宁静娴雅而不夸张。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7)

任仁发 《五王醉归图卷》

任仁发擅画着色人物、鞍马和山水花鸟,代表作是《张果见明皇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8)

张渥 《雪夜访戴图》

张渥在元末以擅李公麟派白描人物而得名,传世的有《九歌图》三本。构图简洁紧凑,笔法清劲圆润,工致而秀雅。

元代服务于宫廷的职业画家有何澄、刘贯道、王振鹏等,民间画家有颜辉、朱玉等人,他们都工道释人物。民间肖像画家有陈鉴如、陈芝田父子、王绎等。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9)

何澄 《归庄图》

何澄,传世作品有《三官出游图》、《归庄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10)

颜辉 《刘海蟾图》

民间画家中,画人物画最著名的是颜辉。他画人物属粗爽豪劲健派,笔墨浓重,表情生动。代表作有《铁拐仙》、《刘海蟾图》等。

肖像画家王绎撰有《写像诀》,传世作品有同倪瓒合作的《杨竹西小像》。

花鸟画

文人画家画花鸟,作品有设色、水墨两种,多作于纸上。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11)

钱选 《白莲图》

钱选的花鸟画中年以前工细艳雅,以《八花图》为代表,晚年作品趋于简略淡雅,追求生拙,以《花鸟图》、《白莲图》为代表。

任仁发作设色花鸟画,笔法细腻工整,近于南宋院体,画风淡雅柔和。

赵孟頫也擅长作花鸟画,设色的有《秋葵图》等。文雅潇洒。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12)

王渊 《锦鸡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13)

王渊 《牡丹图》

王渊,杭州人,以水墨花鸟见长,代表作有《竹石集禽图》、《桃竹锦鸡图》等。自画法上,他把设色改为水墨,使作品的笔墨在细腻工致中含有雅洁的气质与表现力。《牡丹图》更接近于文人写意画的墨花。

竹石梅兰

南宋、金以来,枯木竹石、梅兰水仙等已成为文人画的题材。文同、苏轼、米芾风格的枯木竹石画法流传在中国北半部。在这样的传统下,蒙古及元初的北方文人画家很多都擅长画墨竹或木石。

元夏文彦编撰的《图绘宝鉴》一书中,元代部分收入画家175人,其中有76人擅画竹。大批专擅竹石题材画家的出现,也是元代文人绘画发展的显著特点。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14)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15)

张逊 《双勾竹图》

元代画竹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新形式。它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构图形式被确认下来。在大多数的宋画中,竹仍是作为山水、人物画的衬景出现。元代的文人画以书法入画,尤其是在画竹中。元代画竹在技法上也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一般将设色双钩称为“画竹”,将墨竹画法,称之为“写竹”。另有张逊擅长墨竹双钩竹。

元人不仅在纸绢上画竹,还将这一题材运用到壁画的创作上。以竹石画作为装饰壁画,多采用水墨写意法。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16)

李衎 《沐雨图》

元代擅长画竹的画家中,以李衎最负盛名。他的双勾设色竹风姿秀美,竹叶密而不乱,叶身叶尖的着色都有变化,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17)

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18)

赵孟頫 《古木竹石图》

赵孟頫也喜画木石兰竹,传世名作有《秀石疏林图》和《古木竹石图》。笔力沉着的墨竹和豪劲的树石相辉映,通过竹石枯木表现不同的笔墨之趣,以抒发意兴。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19)

王冕 《墨梅图卷》局部

元代文人画墨梅,继承了南宋以来的传统,有水墨点瓣和白描圈瓣两体。北方有萧鹏搏、张德琪等,南方有管道升、王冕等,都擅长画梅。

王冕撰有《梅谱》,论画梅的渊源和画法要点。代表作有《墨梅图卷》、《墨梅图轴》。

其他

鞍马画是古代绘画中比较流行的题材,唐宋时名家很多,但在现存的元代宫廷或官府制作的绘画作品中,却很少见。《元世祖出列图》和《射雁图》中略有表现。

元代还有画其他畜兽的作品。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20)

钱选 《桃枝松鼠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21)

赵孟頫 《二羊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22)

颜辉 《猿图》

附录:名家与名作

1、任仁发的《张果见明皇图》、《二马图》、《出圉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23)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24)

任仁发,松江人,主要从事水利兴修,在中国水利史上作出过贡献。书学李北海,画学李公麟,善人、马、花鸟,其子亦善画马。

此图表现了唐明皇李隆基与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张果相见的情景。衣纹采用游丝描,线条圆转细劲。构图巧思,耐人寻味。

张果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隐居于中条山中,常倒骑毛驴日行万里,休息时便将毛驴折叠藏在布袋之中。

唐玄宗招他入京,他当场演出神技,玄宗惊讶不已。小白驴跑到画面中间,成了全场焦点,造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从而达到“放出驴驰意不羁”的效果。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25)

任仁发在《二马图》中通过画马来陈述自己的吏治主张。他以国计民生为己任,关心社会的进步。借画寓意,期望自己能够像唐明皇重视张果一样受到当权者的重用。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26)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27)

此图画马官三人,策骏马四匹,作出出圉放牧状。作者以简练细劲的线条刻画人物、马匹的身形,栩栩如生。

2、李衎的《新篁图》、《四清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28)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29)

李衎,他的着色双勾竹师法五代李颇,墨竹取法文同。

此图用水墨画竹、兰、石,笔墨沉着浑厚,淋漓尽致。原为长卷,明代时被人分割成两段。

3、赵雍的《青影红心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30)

4、柯九思的《双竹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31)

5、吴镇的《古木竹石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32)

6、倪瓒的《竹枝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33)

7、王冕的《墨梅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34)

王冕,出身于农家,少年时读书勤奋,经历了一生的不如意后,携妻归隐,养鱼、种地、植梅花千株,在梅花屋中写诗、作画。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王冕题写在墨梅上的一首诗。

“和靖门前雪作堆,多年积得满身苔。疏花个个团冰玉,羌笛吹他不下来。”

王冕的梅花有两大贡献,在他之前,画梅花一般都是勾花晕染,而他改用以胭脂直接作没骨花,或以淡墨作没骨花;在他之前,画梅花往往只取几个梅枝以及几朵花瓣,然而从他开始,他在画面上表现梅花的千枝万蕊。

他自称自己是“扫梅”。先用大笔在画面上用浓淡不同的水墨扫出梅树的大干和大枝,然后画花、勾蕊、点苔、添小枝。

8、颜辉的《铁拐仙》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35)

此图中铁拐李盘腿拄杖,披发赤足,神情严肃地坐在岩石上。用笔苍劲雄奇衣纹粗笔墨染,鬓发细笔勾描。

9、赵孟頫的《红衣罗汉图》、《幽篁戴胜图》、《浴马图》、《人骑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36)

赵孟頫终其一生,倾心于艺术创作,是元代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就绘画而言,他涉及山水、人物、鞍马、花鸟、竹石等多题材,笔墨与技法也多样化。在绘画理论上,他强调以书法的笔趣入画,开创了用淡墨干皴或飞白的笔法在纸上作水墨画的风气。他的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幅罗汉图中,老藤缠绕的菩提树下,一胡僧着红色袈裟,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他深目高鼻,络腮胡须,双耳下垂,平伸左掌作示人状。用线遒劲,设色浓艳。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37)

一只戴胜鸟栖于新篁上,回首凝视。用笔严谨细腻,形象生动写实,构图新颖别致。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38)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39)

岸边梧桐垂柳,九位奚官在为群马洗刷。情景生动真实,人马画法有唐人遗韵,古丽中有逸趣,用笔工细圆转,设色艳丽而沉厚。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40)

此卷画一奚官,乌帽朱衣,骑马徐行。人物神采奕奕,骏马造型准确。用铁线描勾勒,笔墨精工,设色单纯古雅。

10、王绎、倪瓒的《杨竹西小像》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41)

王绎,长于画像,著有《写像秘诀》。倪瓒,无锡人,工诗书,善画山水、墨竹等,行笔凝重,用墨减淡,其画境虚冷荒寒,寓意深刻。

此图由王绎画杨谦像,倪瓒补画松石平坡。杨谦,宋亡后不仕,号竹西居士。图中杨谦策杖缓行,两眼前视,略带微笑,形象慈祥。画家用细笔勾描人物面部五官,形神毕现。

11、王振鹏的《伯牙鼓琴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42)

王振鹏,浙江永嘉人(今温州),工墨笔界画,画风工致细密,自成一体。

此图画春秋名士伯牙过汉阳在舟内鼓琴时路遇知音钟子期的故事。画中人物神情生动,笔法流利劲健。白描与渲染皴擦相结合,画法简洁而富有变化。

12、《搜山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43)

根据民间传说,表现二郎神搜山降魔的故事。二郎神是人们把为民除害的隋代嘉州太守赵昱加以神化的传奇人物。此图描绘二郎神率领力士神将搜山降魔的情景。画面动感强烈,气氛紧张,寓意正义必定战胜邪恶。构思新奇。

13、钱选的《八花图》局部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44)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45)

钱选,入元后不愿做官,以诗书画终其生。不为宋人法度所拘,自出新意,在花鸟从工丽转向清淡的过程中作出了贡献。

此图画海棠、杏花、梅花、栀子、桂花、水仙等八种花卉。细笔勾描后填色,花萼用浓墨点醒。笔法精工细密,明净秀媚,富有文人画的古雅气息。卷末有赵孟頫的题跋。

14、高克恭的《墨竹坡石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46)

高克恭,官至刑部尚书,工墨竹,擅山水。此图画两竿雨竹挺立于圆石间。用笔劲健,笔墨浑厚,浓淡相间。竹叶错落有致,富有生机。

15、李士行的《竹石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47)

李士行,李衎之子,擅长界画,竹石继承家学,山水师法董、巨,具有平淡天真之趣。

三竿修竹亭亭玉立于石缝间,枝叶繁茂。画面沟通疏朗,竹叶笔意自然洒脱,石头用披麻皴法表现质感,层次分明。

16、王渊的《竹石集禽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48)

王渊,钱塘人,是活动于元代后期的职业画家,善画水墨花鸟、竹石、山水。

此图墨笔表现杜鹃盛开、修竹挺立的园子里,禽雀栖息的情景。在笔墨的处理上,根据物象的不同质感、颜色,以勾勒和水墨皴染等手法,表现了湖石地方硬、竹枝的挺拔、花朵的轻柔。

17、吴镇的《墨梅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49)

吴镇,性情孤傲,隐居不仕,一生潦倒,为元四家之一。

古梅的一支老干向右斜伸,其上绽开数朵梅花,枝杈上又新出两条嫩枝,老干顿挫转折,新条一笔到头。

18、赵雍的《挟弹游骑图》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50)

元代笔墨(元代的水墨风流)(51)

赵雍,赵孟頫次子,书画继承家学,善山水、花鸟、鞍马、人物、界画等,能诗文,擅鉴赏。

此图绘一骑士,手挟弹弓,骑在黑花马上,悠闲地回顾身后的高树,欲猎取树上禽鸟的情景。作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刻画骑马人的神情姿态,至于禽鸟并看不见,耐人寻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