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塔传说的故事(中华传统文化小故事)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普救寺始建于唐 武则天 时期,原名西 永清 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元代 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也因为《西厢记》让普救寺名扬天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文笔塔传说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文笔塔传说的故事(中华传统文化小故事)

文笔塔传说的故事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普救寺始建于唐 武则天 时期,原名西 永清 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元代 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也因为《西厢记》让普救寺名扬天下。

其实除了《西厢记》,还有一个文人题诗也让普救寺大出风头。

有一次,有个文人来到普救寺游览,望着寺内十三层的“莺莺塔”,触景生情,想起了动人心弦的《西厢记》,便用谜语的形式写下了《西厢记》的故事梗概。谜面是一首词:

“普救寺,草离离,花园中,或借栖;情侣二人有相约,一炷香,卜神祗。薄暮日西沉,张生长别离,虽有约,负佳期!噫!错道白马将军来矣!”

谜底共七个字,打《孟子》中一句话。

这首词谜就写在普救寺内的墙上,凡是到寺里游玩的人都能见到,但是很长时间没有人能猜出谜底。后来,有个过路秀才到寺院来游玩,看到这首词谜,很感兴趣,一时又解不了,就在寺院住了下来,思考了整整两天,总算解开了这首词谜。

寺院里的人听说词谜解开了,都围拢到秀才身边,让他说说怎样解的谜。他逐字逐句地给大家作了解释:“普救寺,草离离”,是“普字去掉上面两点,为“晋”字;“花园中,或借栖”,是“园”字中去掉“元”(繁体为“袁”)字,加“或”字,为“国”(繁体为“國”)字;“情侣二人有相约”,“二人”合为“天”字;“一炷香,卜神祗”,“一”、“卜”合为“下”字;“薄暮日沉西”,是“暮”去“日”,为“莫”字;“张生长别离,虽有约,负佳期”,是“张”去“长”,为“弓”字,“弓”与“虽”合为“强”;“错道白马将军来矣”隐“焉”字(意为错将“焉”字当作“马”字)。

合起来为“晋国天下莫强焉“,也就是说晋国是天下第一强国的意思。

大家听后,无不叹服这位秀才的学问高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