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做的操(房事新常态要享受过程)

生理期做的操(房事新常态要享受过程)(1)

文字|大海

编辑|梁凤仪

图片|网络

NO. 1|壹

12年前,我的银行卡里有了20多万。这可是30多年的积蓄呵,要是现在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而在那个物价房价还比较低调而亲切的年代,这笔钱足可以首付两套120平方米的房子了。

是的,你没看错,10万可以轻松首付一套大房子。

高瞻远瞩的老婆说,搞两套房吧,估计房价会一直涨下去,不,是涨上去。我说,房子肯定是要买的,但鸡蛋不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比较保险的做法是,10万买房,10万投资别的

老婆叽叽歪歪了几句,最后还是依了我。我们用10万做首付在凤岭北买了一套房。当时的凤岭北还是一片荒野山丘,原生态得不行,只有三两楼盘点缀其间,房价每平米3000元左右。

后来炙手可热点燃凤岭北的荣和大地和中铁凤岭山语城,那时候估计还是开发商睾丸里的小蝌蚪。

另外10万,投入了我当时的老板的公司。在那个霞光满天的年代,传统媒体威风凛凛吃香喝辣,印报纸就像印钞票。

老板的主业是做报纸广告,钱途一片灿烂,据说公司年投资回报率高达百分之四五十。老板让我投一点,说明他不把我当外人,这让我很受宠若惊,恨不得肝脑涂地。

8年前,我省吃俭用挤出10万块,投入一位哥们的哥们开的饭馆。这是位于凤岭北富人区一家神秘而逼格的私房菜馆,最大的特色不是味道好,而是菜价贵。

但在那个公款消费大行其道的年代,贵就是优势,哥们引诱我说,能到这里消费的非富即贵,钱景大大的好。

4年前,迈过不惑之年的我幡然醒悟:作为一名靠贩卖房事焦虑谋生的三流地产砖家,名下只有一套房产是非常可耻的事情。

于是,砸锅卖铁倾囊而出筹了50万首付,在凤岭南买了人生的第二套房,开发商给我面子打了个折,折后价每平米6600出头。

3年前,我突然开了脑洞,创业的冲动喷薄而出,就跟几个哥们合伙开了一个文化传播公司,雄心勃勃要过一把老板瘾。

如你所知,这年头许多没文化的有钱人都喜欢假装有文化,文化产业可是前景灿烂的朝阳产业。我们有一个小目标,把公司做大做强,然后上市圈钱。

不许笑呵,擅长功守道的马云曾经教导我们,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前年,一位在股市浸淫多年收获颇丰的老大哥鼓励我:尽管中国股市乱七八糟一地鸡毛,但只要选好股票操作得当保持淡定,炒股还是可以赚钱滴。

于是我跳入股海成为一枚小散户。知道我的处女股是献给哪支股票吗?中兴通讯!被美帝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中兴通讯!

这就是兄弟我作为一枚不怎么安分守己的文字工作者的投资历程。都是些小打小闹,但也尝试了不同的路子,跨界了N个行业,对于立志创业的屌丝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果怎么样?

NO. 2|贰

12年前在凤岭北买的房子,当时的总价大概是33万,现在那个小区里同户型的二手房,已经涨到160万以上了。

现在真是金光闪闪的好年代,一不小心你就成了百万富翁。想想上世纪80年代,我爷爷把家里的两头耕牛三头猪都算上,还是当不上无比光荣的万元户。

同期投入老板公司的那一单,十多年来没提过分红的事。记得头几年老板念叨过,你在公司还有钱呢,后来再也不吭声了。

尽管有时候手头很紧,但我脸皮薄如蝉翼,不好意思开口问他。而且,我曾经天真地想,老板是个好人,这些年不分红,大概是等我年迈色衰告老还乡时,他会连本带利给我一大笔钱。

2018年5月,鉴于纸媒已是穷途末路,我决定逃离自己呕心沥血了11年的报馆,另谋生路。我涎着老脸问老板要钱,老板先是一脸惊讶,然后说会让财务算给我。

过了几天,公司财务给我一张写着很多组数字的纸,我笑眯眯地看了起来,当看到最后那组核心数字——“投资款××万,利润合计××万”,我的笑容立马僵在了脸上。

老板聪明过人,算盘打得劈里啪啦响,在他眼里别人的智商都低于100。这让我很不爽。

老婆知道了,风轻云淡地说了一句:算了,以后不要轻信东北人(对了,我的前老板是东北人)。此言大谬,我是断然不认同的。讲不讲诚信是人品的问题,不是地域的问题,不能一竿子打一船人。

其实东北人也有义薄云天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我有不少肝胆相照的资深酒友就是东北人。去年元旦和几个朋友去东北雪乡玩,回到哈尔滨时被好客而骁勇的东北哥们灌得落荒而逃,到了机场还在呕吐,胆汁都吐出来了。

话说回来,差不多一年时间过去了,我的前老板还欠着我的钱,但这并不是让我郁闷的原因。

过去的十二年里,激扬文字谈房论市快意江湖,到头来不过是黄粱一梦。如今年老色衰的我,扶着劳损的老腰继续敲打键盘,想想就老泪纵横。罢了,还是讲点别的。

尽管这些年高端餐馆的生意萧条了许多,但我在8年前投了10万块的那家私房菜馆,如今依然食客如云,好几次我提前两天都订不到厢。

我的投资每年都有几万元的稳定回报,关键是能够落袋为安,基本上解决了我们一家三口的柴米盐油。

凤岭南那套房子,拜朝令夕改的楼市调控所赐,这几年行情不错,大概已经涨到每平米1.3万,不到四年时间涨了一倍。

如果不是被周边一些烂盘和低价入市的新盘拖累,估计早已超过一万五。

我们那家怀揣上市梦想的文化传播公司,梦想终究未能照进现实。公司起步不错,业务突飞猛进,我甚至已经不止一次梦见自己成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但现实很悲催,由于所托非人,负责公司日常管理的那个合伙人是个没心没肺的烂人,公司存在了不到两年就宣告散伙了。

中兴通讯股票,大概是从18元买进的,不到3个月时间就涨到40多元。我笑眯眯地想,等它涨到60元就可以抛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万恶的美帝一纸封杀令,这支倒霉的股票连续8个跌停才见底裤……2015股灾也没这么惨,老泪纵横啊。幸好,兄弟我内心强大,擦干眼泪,就地卧倒,打死也不割肉。

还好后来中兴通讯又起死回生。这段时间,股价本来已经直逼40元,但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帝又搞搞震,弄得股市绿意盎然。

而我,曾经沧海早已心如止水,笑看川普发癫,同时也坚定了支持中国5G的决心 ——中兴股票不涨到60元坚决不抛。

综上所述,就一句话:不要轻易把钱投给朋友(能力和人品都重要),不要轻易创业开公司(合作伙伴很重要),不要轻易买股票(要玩得了过山车),只有买房稳赚、赚得最多。

信不信由你。下面重点聊房地产。

NO. 3|叁

说到房地产,很多知道我地产砖家身份的朋友,都对我的房事状况表示关心:这些年你一直在鼓动大家买房,你自己买了几套房几间铺?在他们眼里,我应该是“房叔”才对。

每当聊到这个话题,我都惭愧得老脸发绿,简直不知道往哪里搁。

如你所知,这些年传统媒体江河日下,不再吃香喝辣,但余威尚有一些,加上兄弟我在南宁地产江湖混了十多年,还是有几分薄面的。若我将老脸豁出去,还是可以在一些炙手可热的楼盘搞到房号的。

其实我的脸皮很薄,轻易不肯求人,但这些年我还是屡屡涎着老脸求人要房号。以至于有一天某牛逼地产公司的营销总趁着酒意提醒我:海哥啊,以后如果是你老人家自己或家人买房,尽管给我电话,如果是普通朋友买,未必照顾得过来呵。

我当然听得出弦外之音——这哥们似乎在怀疑我干倒卖房号的勾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作为购房者和地产人士的人生导师,我当然知道某些热得发烫的楼盘一个房号就值几万甚至十几万大洋。

尽管我很穷酸,也很喜欢钱,但我是这么想的,这年头大家买个房子不容易,我怎么好意思厚着脸皮再宰他们一刀?况且,帮助朋友实现居住梦想是干我们这行的人份内之事呵。

当然,最让我自惭形秽难以启齿的是,混迹地产江湖十多年,居然跟“黄金十年”的楼市红利有缘无份。

我见证了凤岭房价从三千涨到两万,我眼巴巴地看着五象新区房价从四千飙到一万五,我无动于衷地看着东盟商务区房价一骑绝尘……

我是知道房价会一直涨上去的,也知道投资房产是可以致富的,但那时候的我年少轻狂,矜持而叛逆,常常鼓动别人买房置业,自己却坚定了一个信念:我的积蓄宁可拿来吃喝嫖赌都不会投资房地产。

我在言不由衷地谈房论市,很多人在乐此不疲地炒房致富。众多媒体人的偶像、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经四处鼓吹他的吸财大法:一年写一本书,一年买一套房。

开始我是不以为然的,后来听说这些年来吴晓波已经出版了十多本图书,购买了数十套房产,早就从作家升级为房叔了,不禁又有点羡慕嫉妒恨。

吴房叔以身作则证明了一个道理:这是最好的年代,码字可以发财,买房可以致富。

但码字终究不如炒房来钱。兄弟我白天做牛晚上当驴,日以继夜地码字挣钱,为人民群众的房事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但干一年的薪水还不如人家炒一套房挣的多。

况且,炒房赚钱基本上是睡后收入,而我往往在黑夜里码字挣钱。想想都觉得郁闷。

2018年秋吴晓波来南宁参加绿地东盟国际城的活动,我有幸被邀与他共进晚餐。大家喝着茅台酒,畅谈楼市大好形势,觥筹交错间,有人向吴晓波讨教理财之道,他端起酒杯,环顾四周,答曰:每年买一套房,用来存放茅台酒。

吴老师的话令很多人倾倒。而我却默默地龟缩在角落,一边吃着鲍鱼大虾,一边喝着茅台酒,一边幽怨地想:如果早年我能够解放思想放下矜持勒紧裤腰带多搞几套房,现在就不必痛苦地码字挣钱了。

话说回来,有时候我又经常很阿Q地安慰自己:像我这么高风亮节的人,应该以倡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己任,而不是助长炒卖房屋这股歪风邪气。

这么一想,心里就释然了,继续码字八卦房事。

NO. 4|肆

这几年,世道艰辛莫测,房事火热水深。政府体恤民情,祭出史上最严调控,重申“房住不炒”之大义,弄得全国很多地方的楼市一度风声鹤唳,房价摇摇欲坠。

深谙哭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之道的开发商,立马配合形势叽叽歪歪地煽起情来——地产带头大哥万科故伎重演呼号“活下去”,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高调裁员减肥瘦身,恒大集团许老板亲自召开集团营销大会张罗“全国降价秀”,前首富、万达集团王老板持续抛售“重资产”……如果不懂行,你会觉得中国的地产大鳄们都活在水深火热中。

甚至有砖家又在网上嚎叫:房价要大跌啦,楼市要回到2016年啦!后来大概自己也觉得无聊,终于收声。

房价就像水里的葫芦,不管你怎么按,最后还是要飙起来的。有些人就是容易兴奋,见风就是雨。

又有哥们在朋友圈里留言:楼市是不是真的要变天?现在合适买房吗?我冰冷地回复:犹豫就不要买,能否把钱借给我,我想买。

现在是买房时机吗?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要是买来自住,任何时候都是买房好时机。

问题的关键,是你银行卡里的钱是否够首付,未来是否有稳定的还贷能力。当然,如果你是富一代或富二代,这些都不是问题,你要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哪个楼盘最豪价格最贵?

不错,去年以来确实有的楼盘降了一点。譬如凤岭南,新城悦隽江山首期精装房以不到1.2万元/平方米的均价上市,直接把对面的常青藤毛坯房的价格从1.2万元/平方米拉到1万元/平方米。

幸好没有前期业主去闹售楼部,大家也不知道该闹常青藤的售楼部还是悦隽江山的售楼部。

或许是大家经过住建部和开发商的多年教育,智商已然有所提高,知道房价会尽早涨回来的,就不闹了。

信不信由你,新城悦隽江山的强悍邻居——中国铁建和龙光项目上市之日,就是这个片区的房价越过1.4万元/平方米之时。

NO. 5|伍

市场形势几乎正朝着有利于开发商的方向走去。当2019年的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楼市似乎迎来"小阳春"。

前阵子,南宁楼市传出一阵久违的“热浪”,甚至重现千人排队抢房的盛况。网上说,4月20、21日这两天,仅五象新区就有5个楼盘开闸推货,销售住宅超过1000套。

首次开盘的盛湖悦景已经成了网红,首期推出308套房(也有媒体说是600套),浩浩荡荡来了上千人,现场火爆得一塌糊涂。

盛湖悦景这次开盘,在网上引发了一场口水仗:有人说推出308套房,当天告罄;有人说,推出600套,当场卖光;有人说推出600多套,当天卖了八成;有人说推出600多套,当天去化六成……究竟卖了几套房,这是一个谜。

但可以确定的是,截至开盘前,盛湖悦景只有308套住宅取得预售。同样可以确定的是,开盘现场人山人海,人气旺盛。

“千人排队抢房”重现江湖,有人说是开发商导演的,不是楼市的真实场景。但我愿意相信,售楼部前黑压压的人群里,确有不少是买房心切的刚需。

炙手可热的五象新区,均价10600元/平方米的精装房,没有外收,不捆绑车位……这样的房子没人去抢才是怪事咯。

而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房价数据,似乎也证实了“小阳春”的存在。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6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南宁以0.8%的涨幅,与沈阳、广州、昆明并列涨幅榜第8名。

若隐若现的楼市“小阳春”,竟然惊动了最高决策层。据报道,4月1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

雷厉风行的住建部闻风而动,立马对房价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作出预警提示——再不听话,就邀请你们的市长来京城喝茶谈心。

决策层是何等的冰雪聪明,一招“房住不炒”锁住楼市的七寸,又一招“主体责任”管住城市政府的裤裆,这样一来,房价怎么逃都逃不出五指山。

今后房价还能涨不?当然能涨。房地产就是转型时期经济的一剂春药,不服用不行,服用过量也不行,要谨遵医嘱,剂量适度就好。

所以,房地产还是要搞的,房价还是要涨的——只是要注意影响,要讲究和谐,不要动不动就高潮迭起,弄得鸡飞狗跳人神共愤的。

要享受过程,不要过分追求高潮。这是决策层期望的房事新常态。

对于买房人,我还是那句话:只要是买来自住,任何时候都是买房好时机。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尽量选择一套“三好房子”:好的地段(中心区、重点新区)、好的资源(地铁、教育、环境)、好的楼盘(品牌、品质、物业)。

这样,将来当你要换房的时候,你就能够自豪地说:我在合适的年代,买了一套合适的好房,现在大大地升值咧。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