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与措施 科技赋能外来物种防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摘要】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新闻故事】

今秋,武汉三战“黄花”。鏖战犹酣。

这里所说“黄花”,特指“加拿大一枝黄花”。一种外来恶性杂草,被称为“魔鬼霸王花”。

为遏止其蔓延,去年秋,武汉首战“黄花”,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防群控、属地负责的防治工作机制。

今年春,武汉再战“黄花”,挂图作战,动员全民参与,开展综合防除,巩固上年成果。

进入秋季,武汉三战“黄花”,科普科研先行,以科技赋能防治,着力探索科学、经济、有效的防治路径。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与措施 科技赋能外来物种防治(1)

挂图作战:精准定位逐点清除

10月22日,武汉市防治外来物种热线,一位市民来电反映,黄家湖边有一片“加拿大一枝黄花”。

信息迅速传递。接到下发的任务单,洪山区水务和湖泊局马上核查,定位准确地点后,又反馈回热线。工作人员根据经纬度,将此点位标注于电子地图。

清除工作同步进行。10月27日,承办单位回复提供线索市民,告之处理结果。

去年秋,“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战打响,武汉市相关部门及各区第一时间公布了热线电话,发动市民提供线索。一时间,武汉全城阻击“加拿大一枝黄花”冲上热搜。

便于来年再战,武汉市根据首战的区域和市民提供的有效线索,制成一张电子地图——在武汉市行政区划图上,把“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的地块坐标、面积一一标注,并逐一编号,总共720个。

今春再战,对照720个点位,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幼苗,采用药物防除、人工铲除等方式进行销号式处理。

“对照电子地图作战,防治工作就能做到精准定位、逐点清除。”负责此项工作的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科教与种业管理处一级调研员王火明说,“加拿大一枝黄花”传播力、繁殖力强,清除难度大、容易反复。有了电子地图,一线工作人员对图作战、有的放矢,克服了春季幼苗不易辨识的难题。

“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点多面广,热线电话、电子地图将群众眼睛转化为防治工作的“触手”。截至目前,通过电话、网络收集有效线索数千条,相关线索处置率95%。

进入秋季作战,又收集有效线索千余条,电子地图相应增加70多个点位。王火明说:“新增点位是秋季防治工作的重点,都将一一销号。”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与措施 科技赋能外来物种防治(2)

科技赋能:秋防种子春除根茎

11月1日,秋高气爽。光谷青年城东路、花山河边一处荒坡,十几位园林工人一字排开,手持割草机围剿“加拿大一枝黄花”。机器所到之处,“黄花”成片倒下。

这是一块待开发地块。由于长期闲置,被“加拿大一枝黄花”攻占。

“城区一些储备用地,成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乐土。”湖北省农科院研究员褚世海专门研究外来入侵生物,是武汉市外来物种防治专家团成员,正承担防治科技攻关项目。他介绍,“加拿大一枝黄花”喜荒地,在城市成片待开发地块蔓延,极易造成广泛传播,“当蔓延的基数越来越大,防治起来就更困难了。”

此种情况,在东湖高新、江夏、洪山等区的储备地块都有发生。如洪山区青菱街道储备地面积大,针对连片发生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地块,使用机械翻耕、割草机清除与人工拔除相结合,治理面积近4500亩。

目前,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是药物防除和机械、人工铲除,效益低、成本高。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文高说,防治工作要群防群治,也要科技赋能,进行全民科普。

王文高介绍,科技赋能外来物种防治,武汉市组建了119名防控科普专家团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230多场,培训人员超过15000人次。开展科技攻关,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传入-定植-扩散-暴发关键环节,研发防控关键产品和技术。

现场调研后,褚世海认为,东湖高新区的防治策略成本低、效率高:引进专业队伍,秋季用割草机割除,春季再喷施药物灭杀。相对大型挖掘机械,成本要低。

他说,“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量大,可随风扩散,在秋季种子成熟前割除,防止其有性繁殖;然后在春季针对其幼苗,喷施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致其根状茎枯死,斩断其无性繁殖。“如此秋防种子,春除根茎,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与措施 科技赋能外来物种防治(3)

化害为利:管控风险勇于探索

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并非其本身有毒害,而是因为它是“生态杀手”,破坏生态平衡、危害生物多样性、威胁农业生产。

其实,作为菊科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也有其利用价值。国内外已有不少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探索。如利用“加拿大一枝黄花”制浆造纸、制成食用菌培养基原料,用作蜜源植物、动物饲料,等等。

武汉也有了首吃螃蟹者。

10月31日,蔡甸区香草花田创始人周丹丹,将割除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送入蒸馏罐高温高压蒸馏,提取到浅黄色的精油。“蒸馏时间约15分钟,出油率还挺高,达到3‰。”周丹丹说。

香草花田是一个芳香产业综合体,研发各种香草花卉植物产品40余种。长年跟各种植物打交道的周丹丹,很早就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有所了解。去年秋,武汉首战“黄花”,她想到了化害为利,尝试用“黄花”提炼出纯露,但气味不太好,放弃了。

今秋,她继续试验,萃取出精油,准备调配成按摩精油。她说:“目前,还只是初步试验,暂时也没有大规模提炼的条件,也没有大的市场用途,但只要勇于探索,就有希望找到化害为利的途径。”

防治外来物种侵害,一是灭杀,二是利用。其中,资源化利用是多赢之举,最好的例证是小龙虾。但就“加拿大一枝黄花”来说,虽用途很多,但还未见大规模的商品化。

“这可能是因为工艺、成本与效益问题。”褚世海认为,实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利用,要解决成本效益与风险管控两大问题。不解决成本效益问题,就难以实现商品化;不管控好风险,就可能酿成新的生态安全隐患。当初,“加拿大一枝黄花”就是利用其观赏价值而引进,后逃逸到野外,逸生成恶性杂草的。

“加拿大一枝黄花”已成社会关注热点。王文高表示,武汉市将以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切入口,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防控工作,努力形成防治外来物种侵害的“武汉模式”。

群众感言

防治外来物种侵害,涉及国家生物安全。我们每个人都应尽一份责任,参与到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工作中。香草花田将努力探索“加拿大一枝黄花”资源化利用,群策群力、变害为宝。

——蔡甸区香草花田创始人周丹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王启发 毛静)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与措施 科技赋能外来物种防治(4)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与措施 科技赋能外来物种防治(5)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与措施 科技赋能外来物种防治(6)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对策与措施 科技赋能外来物种防治(7)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