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山歌简介(专访在传统旋律中踏歌追潮)

郑天雄,现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山歌学会会长、南宁市文联副主席、南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协第9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广西文联委员、南宁市第二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家、南宁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青秀区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

郑天雄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已创作上演歌舞剧《骆越阡歌》、舞剧《神奇的壮乡》、歌舞剧《欢歌飞扬》、音乐剧《三月三》、大傩戏《隆咚咚》等,以及大型晚会《祖山望海》《四海相亲》《山海向歌》《踏歌追潮》《向梦而歌》等多台舞台作品和250多个戏剧、曲艺、舞蹈、民间文艺作品。

壮族山歌简介(专访在传统旋律中踏歌追潮)(1)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山歌学会会长郑天雄

(东博社记者/黄利霞)在这最美人间四月天里,“壮族三月三”如期而至。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山歌学会会长郑天雄近日接受了东博社记者的专访,向我们介绍了“壮族三月三”的起源和山歌的特点,以及对未来山歌的发展与传承的一些看法。郑天雄表示,广西是歌海,八桂世居民族的生活每天都在变化,山歌不应该再是简单的重复曲调,真正理解山歌的内涵,通过不断的创作,山歌才能走得更远。

郑天雄表示,广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广西是十二世居民族,壮族的祖先骆越人是一个善歌的民族,以稻作农耕为主。在“那”文化圈里壮族、水族、仫佬族、布依族,包括云南的傣族、海南的彝族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在壮语中“那”是田地的意思,“那良”指的就是富饶肥沃的土地、田野。作为一个善歌的民族,歌唱源自于广西美丽的自然风光,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对唱歌是与生俱来的。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每到歌圩,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采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竹林边、水塘边、菜园里、果园里都能看到壮族同胞对唱山歌。“我的家乡在灵马乡,以前叫灵马公社,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这种山歌的形态还存在。”郑天雄说。

壮族山歌简介(专访在传统旋律中踏歌追潮)(2)

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风采 图源:广西新闻网

郑天雄指出,“三月三”其实是祭祀龙母的日子,龙母是壮族人的稻作人文始祖,有了龙母,稻作农耕才能够风调雨顺。龙母文化源远流长,有“惠泽天下”的德行,备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郑天雄表示,壮族人有春祈秋报的风俗,春天祈祷自然万物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天的时候拿出最真诚的东西来感恩,感谢所有给我们生命的人和事。

郑天雄还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山歌的分类和特点。他表示,广西山歌分很多类型,比如择偶谈恋爱用的歌,壮族、侗族有对歌的习俗,有很多的侗族的“坐妹”会到歌坡去对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

山歌的分类,还围绕着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春天开田时候,会唱农事农耕的歌,感激天地和谐众神的歌,感激耕牛的歌;家里面来了客人,唱“敬酒歌”、“迎客歌”;吃好后唱“送客歌”;结婚唱“哭嫁歌”;老人百年归寿后,也有“丧葬歌”。壮族人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歌词随编随唱,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那么当代年轻人该如何去认识这些歌?郑天雄指出,山歌要走进课堂,走进社区,走进人们周边的一些活动中,运用社会力量来对山歌给予更多的关注。

壮族山歌简介(专访在传统旋律中踏歌追潮)(3)

2018”八桂民俗盛典•广西优秀民间艺术表演(民歌)评选活动在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南方忠良村民族风情园举行

郑天雄表示,山歌对以前的人来说就是他们的流行曲,最时髦的歌。但走到今天,人们对歌曲的审美、节奏、心理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山歌如何突围,就必须要回到它最本真的东西——艺术内涵。文化要发展,只有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时代元素,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前行,成为先进文化。

近年来,武鸣政府打造“壮族三月三”歌圩活动,鼓励广西一些音乐创作人能够结合壮族元素,借活动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对山歌创作的理解。“我们在南宁市江南区的平话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做了一首歌叫做《燕子》,就是山歌新唱的作品。还有很多山歌被改编成阿卡贝拉、摇滚、爵士、蓝调等形式,做得非常好,也得到了传唱。”郑天雄说。

郑天雄表示,如果山歌只是简单重复曲调,是很难流传下去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把山歌的灵魂拿出来创作,再提高再升华。其次,需要各个地方的政府的重视,多方媒体的关注,以及更多的平台推介。“我们通过八桂民族盛典、桂黔滇(湘)山歌擂台赛这样的一些赛事来进行音乐交流。不仅是壮族,还请到了周边各地的其他少数民族。”

此外,还要善于发现在民间有创造力的歌手。郑天雄指出,广西是歌海,要保留刘三姐这样一些代表性的人物、曲目。在桂柳、河池一带,有很多山歌歌王和刘三姐一样能即兴对歌,三天三夜不重复。在这个基础上,选出一代代人具有代表性的歌,这样才能够传承下去,“如果我们都不爱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我们视而不见几代人为此的付出,没有给他们应有的一些支持,那么这些歌曲就很难走向未来,唱响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