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下小男人(正阳门下大女人)

我想说的不是现在正热播的《正阳门下小女人》徐慧珍,还没看完,不好说。我想说的是《正阳门下》里的苏萌。

正阳门下小男人(正阳门下大女人)(1)

苏萌才高貌美,善良聪慧,落落大方,家庭背景优良,资金实力雄厚,追求者众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别人宠她是个公主,他自己也有了公主病。在同时也是她与春明分分合合的内在原因。自以为是,忽略被人的感受。

苏萌太好面子。剧中,苏萌多次提及面子一词。而明萌二人长达三十多年的爱恋,中间的几次分分合合,也有韩春明让她丢了面子有关。二人第一次分手,苏萌考上大学,劝韩春明离开物资回收公司,其目的就是因为韩春明收破烂,院里和胡同里的人议论的让苏萌没了面子;韩春明从海南回来,从原来的破衣拉萨到西装革履。苏萌的态度也马上有所改变,那是因为韩春明不会丢她的面子了;工商局扣下了韩春明送给苏萌的车,苏萌找到韩春明,其理由是“这让我以后在局里怎么抬起头来。”,“局里已经在讨论我的副科”,“你这一辆车直接送走我一副科”。

正阳门下小男人(正阳门下大女人)(2)

试想,在当时那个年代,按照韩家大哥的话,“汽车那是大企业才能搞的东西”,走私汽车那是天大的罪过,可苏萌先想到的,却是自己的面子;苏萌下海的原因,是因为她刚提了正科,李媛已经提副处了。又是朋友又是同事,以后没法在人家手下干,索性下海经商;国棉厂的项目,孙厂长提出是韩总打得招呼才由苏萌接手,并且点出韩春明的实力,苏萌听后大为光火,其实是因为“我动用了一切关系拿下的国棉厂项目其实是人韩春明背后让我的”,多没面子;博物馆韩春明怒斥苏萌的大舅,让苏萌没了面子;在香港时,三个月不接韩春明电话,就是因为韩春明不答应给她台湾朋友古董家具,让她没了面子;被骗六千万,不敢报警,因为怕自己身败名裂;侯素娥要离婚,缺少资金,让李媛去找杨元建借钱,因为要是不借多没面子,以后没法在圈里混了。几次吵架,苏萌都采取迂回战术,找韩母帮忙说和,或者是李媛帮忙调解,也是为了不丢面子;找到戒指以后,苏萌明知是错,拒不道歉,而是接走了韩母,等韩春明上门;就是最后,孟小杏和蔡晓丽吵架,苏萌的劝架方式,也是“能不能互相留点面子”。可见,苏萌是个看面子比看什么都珍贵的人物。用剧中话说就是“你就死要面子活受罪吧”。要不是最后韩春明找上门,最后一个耍“混”击碎了苏萌那坚强的自尊心,全剧中唯一一次直面韩春明说出“我错了,对不起”。大家或许都没怎么注意这部剧的片头曲,貌似北京卫视也没放。第二句歌词就是“有理有面有心气儿”。注意,这里的理我可没打错别字。理说的就是韩春明,面说的就是苏萌,心气儿呢说的就是程建军。这里插一句,其实大家看完这部剧以后可以好好品品片头曲和片尾曲。每一句话都对应着剧里的一个人或者一个情节。

正阳门下小男人(正阳门下大女人)(3)

韩春明正是看到了苏萌好面子这一点,很多时候也是给足了苏萌的面子。每次吵架都是先道歉,甭管自己对与错;有时“主子……”“奴才……”的,虽说免不了是情侣之间的嬉笑之言,但也足够给苏萌的面子了。误会了韩春明私自留下关大爷的藏品,从涛子那知道了事情真相,韩母告诉苏萌“你往那外面一站,对着他噗呲一乐,他就得乖乖向你道歉……”果然如韩母所言,韩春明余光看到墙角的苏萌,马上连上挂起微笑,向苏萌道歉;韩春明和苏萌去赛木厂,提前打电话给杨华健和毛地图,告诉大家“我老婆不来,谁也不许进去,要给我老婆面子。”不得不说,韩春明是了解苏萌的。

韩春明是了解苏萌的,但苏萌了解韩春明吗?

按照苏萌的说法,“我是最了解他韩春明的……”。

正阳门下小男人(正阳门下大女人)(4)

可是纵观全剧,苏萌其实一点都不了解韩春明。但苏萌为什么会这么信誓旦旦的说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个人,韩春明和程建军。可以说,苏萌的自信心一半是韩春明“惯”的,一半是程建军“骗”的。

先说惯的。上文提到,为了苏萌的面子,很多时候韩春明都是一脸“乞子相”的讨好苏萌,即便有些事上苏萌是错的。加上韩春明鼓捣古玩,在家里又是老小说不上话。做什么事都藏着掖着,都是顺着苏萌的话去说,去做。这让苏萌逐渐的建立起了“我是了解韩春明”这样一个自信心。再者,年轻的时候,韩春明和苏萌互有好感,一直到苏萌上班这段时间。这段时间的分分合合,苏萌也见过几个朋友,这里包括85年送菜那段约苏萌看潜网的那个小张,还有韩春明问过苏萌“你说你这段时间都见过几个了”。而韩春明只有送菜时大姨提起过的“见过对象了”。韩春明回答“就是见了一面谁也没瞧上谁。”可见苏萌了解韩春明对她的用情至深。而后期年龄逐渐增大。俩人之间五年十八次的分分合合,也让苏萌明白韩春明是非她不娶。俩人那么多的分手,都是苏萌提出来的,而韩春明都没有说过什么狠话重话。除了刘地主家买家具回来那次俩人有些争吵,其实也可以看成是韩春明耍无赖。真正说韩春明伤心,那也就是苏萌丢戒指那一次吧。可以说,在韩春明对苏萌的感情上,她确实是了解的。

正阳门下小男人(正阳门下大女人)(5)

但韩春明其他的事情,苏萌就并不怎么了解了。这里还有一个坏人,那就是程建军。这里不得不说的是,程建军编瞎话的本事确实有一套。三分真,七分假。真的东西都是事实,假的东西都是重点。能让你看到我说的真的东西,然后去相信我说的假的东西。苏萌和韩春明最大的那次冲突,也正是程建军挑唆的。而韩春明说换办事总是藏着掖着,加上他的女人缘确实是好。孟小杏,蔡晓丽,侯素娥,关小关。都有和韩春明稍显亲密的举动,而这些举动也都恰巧被苏萌看见。联想到程建军的话,也难怪会生疑。正应了那句老话:“不怕没好话,就怕没好人啊”

还有一处自信心的培养,那就是在古玩鉴定上。剧中可以看出,连中国七大藏书阁都不知道的苏萌,在历史文化上的造诣不高。可偏偏就自称鉴定专家,还是高级专家。这种自信心在剧中我没看出是从何而来,但通过前后剧情的串联,其实可以看出是苏萌那个棒槌大舅和韩建军共同“捧”出来的。

正阳门下小男人(正阳门下大女人)(6)

可能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就是破烂侯、蔡晓丽、韩春燕这三骂。这三骂也确实骂醒了苏萌,彻底击碎了她那点自信心。这里不得不佩服编剧,三骂,三个人,从三个角度,三个高度,一步步的渗透:破烂侯一骂,其实也算不得骂,站在国家和民族大义上,提高了韩春明的高度,使苏萌的自信心有了一丝裂痕——原来自己并没有那么了解韩春明。蔡晓丽的第二骂是从韩春明的事业上,交友上敲打了苏萌的自信心。使裂痕增大。很多朋友都说蔡晓丽骂的过瘾。其实在我看来,蔡晓丽这一骂只是其中一个过渡。第一,毕竟是要查蔡晓丽的帐,蔡晓丽说的什么苏萌未必听得进去;第二,蔡晓丽转身走了以后,苏萌还恼羞成怒,大叫“她怎么那么嚣张啊。”事实上蔡晓丽说的什么她其实没听进去。而蔡晓丽二骂的关键点其实就那四个字“空有其表”。要没有最后留下这句话,她这骂一点不起作用;真正打破苏萌的自信心的,是韩春燕的第三骂。因为这是韩春明的姐姐,是家里人。而剧情的最后,其实围绕的就是感情线了,大家也在看这俩人怎么走到一块,韩春明对家里人,尤其对韩母的感情苏萌很了解。而韩春燕一脸平静,面带微笑的挖苦苏萌。到最后点出其实那二十万是韩家自己人花销了,韩春明信任蔡晓丽和李玉枝才没有多过问这件事,同时说出韩母在家病倒,苏萌没去照顾。这顿训斥让一个准备做人家韩家儿媳妇,尤其是一个顾家的韩春明的媳妇的苏萌,彻底打碎了这份自信。这份认为自己这么多年都没做错的自信。尤其是韩春燕临走前又一句:“你,苏萌,空有其表。”与前面蔡晓丽那句向呼应。苏萌那句:“你们谁能教教我,教教我该怎么办。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就表现了,苏萌是真没办法了。用我们当地的话叫,“蒙圈了”,“麻爪了”。因为什么,自信没了。

正阳门下小男人(正阳门下大女人)(7)

最后说说苏萌的扮演者吧。边潇潇我看过她的几部剧。饰演的角色类型也五花八门。但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有灵气。在这部正阳门下中,她饰演的苏萌表现出了应有的那份青春,那份大气,那份执着。很多观众评论说演员如何如何,也有说她腰粗不符合现代什么什么的。要知道,苏萌的定位,就是一个女汉子,一个女爷们。如果你找一个杨柳细腰,樱桃小口的江南水乡女子,反而表演不出这份感觉。尤其是边潇潇饰演的学生时代的苏萌,灵动有了,青春有了。至于成年以后的苏萌,两个字形容,到位。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苏萌的两处细节。第一就是苏萌的面部一些细微的小表情。比如嘴角一瞥,眉梢一动,鼻子一皱等等等等。第二就是苏萌的哭。这在后六集里表现得最多。前面的分手多数都是她赌气。到后面,关老爷子复活那开始,苏萌的哭就多了起来。伤心,委屈,不甘,沮丧,后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