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年给谁免死5次(朱元璋间接搞出了原子弹)

在很多古装剧中或者史料记载中我们都了解到,很多古代王侯将相其实最想得到的东西无外乎有两样,一样是皇帝赏赐的尚方宝剑,拥有这样的宝物,宛如见到了皇帝一般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另外一样就是免死金牌,也可以说是免死铁券哪位朝中官员犯了死罪,有免死铁券在手,就可以躲过一劫,留住小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重要的东西在古代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到了明朝的时候,很多开国元勋也都获得了免死金牌。然而在相关史料记载中显示,那些获得朱元璋赏赐免死金牌的王公大臣基本都没有好下场。比如李善长等人,还遭到了株连九族的灭门之灾可是在洪武年间,一位官员被抄家的时候,竟然拿出来了一块唐朝时期的"丹书铁券",还被朱元璋给赦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当年给谁免死5次(朱元璋间接搞出了原子弹)(1)

关于免死金牌的起源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免死金牌。在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免死金牌的朝代是汉朝。当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他特意与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大臣们订立了丹书、铁契等,这一套保护设施流程是首先那些获得重要功劳取得功勋的人,得到的封爵,封地和其他财物都会用丹书的形式记录在铁板上。然后隐藏在金匣子中,封在了石头房子内。

朱元璋当年给谁免死5次(朱元璋间接搞出了原子弹)(2)

总而言之,汉高祖的意思是我给你的封功加爵和财物的赏赐都是非常牢固的,由于是用了红色朱砂作为填充的,所以这也被称为丹书铁券。在刘邦统治时期,丹书铁券并没有免死的功能,充当的角色只不过是奖赏的文书,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奖状荣誉证书。

直到隋唐时期皇帝对丹书铁券进行了改造,把朱砂刻的字换成了金字,最重要的是铁券内还有"免死"二字,慢慢的丹书铁券就变成了免死金牌。而我国现存最早的丹书铁券就是唐末时期唐昭宗赐给当时的两镇节度使钱缪的丹书铁券。

朱元璋当年给谁免死5次(朱元璋间接搞出了原子弹)(3)

钱氏"丹书铁券"的传奇经历

钱镠是五代吴越国建立者,在公元896年,董昌在越州自立为帝,还任命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因为钱镠并不看好董昌,认为他是在玩火自焚,便对他提出建议不要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去做这样的事情,而董昌根本没有把钱镠的建议放在眼里,依旧我行我素。

最后,钱镠不得不派人镇压了威胜节度使董昌的叛乱,唐昭宗非常激动,特意为他颁发了丹书铁券,大致意思是钱镠本人有九次免死的机会,而他的子孙后代有三次免死的机会。谁也不曾料想,钱镠获得唐朝丹书铁券的第十年,唐朝就灭亡了。尽管这块钱氏一族丹书铁券在唐朝时期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免死功能就此结束,但是在明朝时它却派上了用场,真正救了钱氏后人一命

朱元璋当年给谁免死5次(朱元璋间接搞出了原子弹)(4)

洪武二十四年,钱尚德的儿子钱用勤在朝中为官,因为贪污税银,被有关部门调查后逮捕了。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按照他规定的宪法,凡是有人贪污五十两以上的银子都会判死刑,所以钱用勤也会被判死刑。得知父亲出事后,他的儿子钱怞十分着急,但却又无可奈何,毕竟父亲犯了贪污罪。到底如何救父亲一命呢?

在走投无路情急之下,他突然想到,家中似乎有一块祖上传下来的免死金牌,可以死马当活马医。于是钱怞手持这块唐朝时期的丹书铁券觐见,他并没有替父亲说情,而是直接将丹书铁券拿了出来展示给朱元璋看,只见上面写着:"钱氏子孙免三死……"

按常理来说,这块来自唐朝的免死金牌怎么能救得了明朝时期的人呢?朱元璋从钱怞手中接过丹书铁券后,感慨颇多,并破天荒免除了钱怞的父亲钱用勤的死罪,还让钱怞妥善保管这块来自唐朝时期的丹书铁券。

朱元璋当年给谁免死5次(朱元璋间接搞出了原子弹)(5)

为什么其他人的免死金牌变成了"催命符"?

明朝初年,很多朝中重要之臣都获得了朱元璋的最高奖赏——丹书铁券,一旦这些追随他的开国元勋大臣们犯了刑法,遭到锦衣卫刺杀的时候,可以在关键时刻亮出免死金牌。

为此,不少朝中其他大臣们,都开始费尽心思想搞到一张免死金牌,就连提前隐退的谋士朱升在辞官之前,还向朱元璋提出了自己的意愿,希望能够赐给其儿子朱同一枚丹书铁券,将来以防万一可以保住自己儿子的性命。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会质疑到:"为何唐朝时期的免死金牌就有用,而明朝那些王公大臣就变成了催命符呢?"

朱元璋当年给谁免死5次(朱元璋间接搞出了原子弹)(6)

其实这与朱元璋本人有着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朱元璋是我国唯一一个从社会最底层贫苦人群中走出来,当上皇帝的人。他曾经当过放牛娃、当过乞丐,能够成为明朝时期的皇帝,可见朱元璋也不是一般的人。

就是这样的一位皇帝,偏偏又是生性多疑的人,为了保全自己打下的江山社稷,晚年的朱元璋大开杀戒,诛杀了很多功臣大将,在他的屠刀之下,那些开国元勋也都未能幸免,虽然他们手中都紧握免死金牌,但却是无济于事,反而变成了一道催命符

朱元璋当年给谁免死5次(朱元璋间接搞出了原子弹)(7)

比如,此前获得两张免死铁券的韩国公李善长,他也受到了牵连,按照免死铁券的规定,李善长可以免死两次,他的儿子可以免死一次,但是因为他与图谋不轨的胡惟庸走得很近,胡惟庸遭到了屠灭三族,而李善长却因交通谋反遭到了赐死。

在随后的几年中,朱元璋再次故伎重演,把持有免死铁券的蓝玉等重要大臣也都赐死了。可以说先后有近三十多个得到朱元璋颁发的免死铁券的人都被他赐死了。朱元璋之所以会这么做也是为了保全他的后代和江山社稷。

朱元璋当年给谁免死5次(朱元璋间接搞出了原子弹)(8)

每一个获得朱元璋颁发丹书铁券的人,其实都是朱元璋不信任的人,为了防止万一,朱元璋还在这些丹书铁券的上面写着类似这样的话“朕本疏愚,皆遵前代哲王之典礼,兹与尔誓,除谋逆不宥。”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朱元璋的言外之意就是其他的罪是可以赦免的,唯独谋反罪是不能免死的。原来,在朱元璋颁发的丹书铁券的一角处都会刻有"谋逆不宥",这也是朱元璋名正言顺赐死他们的原因。而钱氏后人持有的丹书铁券却不同,那是真正的免死金牌!

朱元璋当年给谁免死5次(朱元璋间接搞出了原子弹)(9)

朱元璋搞出来了蝴蝶效应

一直以来,各朝各代的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自己重视的臣子和心腹有谋反之心,为了替自己的继承者后代们扫除障碍威胁,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旦皇帝有了杀戒之心,不管拥有多少个丹书铁券都是无用的。

而朱元璋为了打下江山后能够保住江山,为了拉拢人心才会发放免死铁券,随着这些建功立业的大臣们的地位日益升高之后,他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有的甚至都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嚣张跋扈,如果一直纵容下去,自己苦心打下来的江山社稷肯定会朝夕不保,为了长治久安,朱元璋不得不在自己的晚年大开杀戒,他宁愿选择背负骂名,也不愿意将自己的江山毁于他人手中。

朱元璋当年给谁免死5次(朱元璋间接搞出了原子弹)(10)

而与这些朝中重要之臣相比,钱用勤只是一名朝中小小的官员,他的地位和实力对朱元璋来说根本无法造成任何的威胁,他只是犯了贪污罪,不对其杀之,是让钱用勤一直引以为戒,让他的后人都能够吸取这样的教训。

巧了,钱学森正好是钱用勤的第三十三世孙,正是因为朱元璋免死了钱氏,老祖宗保住了小命,他的后人钱学森才有了研发原子弹的机会。这么来看,这我国原子弹的面世,还真有朱元璋的一份功劳,也算是为后人立一大功。

1911年钱学森在浙江省杭州市出生,他的父钱均夫早年赴日本求学,回国后,曾任浙江省教育厅长,钱学森是钱均夫的独子,到美国留学后,钱学森一直都在研究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被美国人视为来自中国的国宝。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急需钱学森这样的高科技人才,回国建设高端军工。在几经努力之下,最终美国勉强放钱学森回到中国,此后钱学森成为了研究原子弹的功臣。

朱元璋当年给谁免死5次(朱元璋间接搞出了原子弹)(11)

换句话来说,这种蝴蝶效应是朱元璋搞出来的,他是间接搞出来了原子弹的。如果当时的钱用勤被赐死,或许就不会有他的后代钱学森。要知道钱学森是钱留的第33世孙。为了保住皇家颜面,彰显自己的豁达胸怀,朱元璋此举成就了后人。如此一来,映射出来的蝴蝶效应是尤为重要的。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个选择是最为明智的,令世人感慨不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