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为你好的人(是一个常见的陷阱)

成年人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人际边界?高敏感人群应该怎样和他人相处?如何帮助孩子确认目标感?“为你好”真的可以为你好吗?在2月19日举行的《猫和狗的生活哲学》新书分享会上,简单心理漫画师亓毛毛、简单森林心理咨询师胡昭然现场分享了与心理学有关的那些事,揭示了心理学思维如何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活得更加自洽。

什么才是真正为你好的人(是一个常见的陷阱)(1)

2月19日,《猫和狗的生活哲学》新书分享会现场。

在活动现场,亓毛毛以简单心理针对用户所进行的一项调研为例,展开了介绍。亓毛毛表示,约1/3有人际关系困扰的人具有人际关系敏感的特点。而数据分析显示,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的群体中,最为常见的5大困扰分别是:人际关系敏感,社交恐惧或回避,关系建立困难,讨好型人格和人际边界困扰。在这些困扰类型中,人际关系敏感和讨好型人格,与过度在意他人的表现是有关的。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到受委屈、被冒犯,都是因为缺乏“心理边界”,心理边界是一段关系得以平等的前提。

那么,高敏感的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保护自己呢?在《猫和狗的生活哲学》中也有提到类似的问题,“高敏感不是脆弱,而是一种‘天赋’。心理学中,高敏感体质不是一种疾病或状态,而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征。拥有这种‘体质’的人对他人的同理心更强,对事物的思考也更深入。”因此,高敏感体质的人,不必迎合大环境的标准去满足他人的期待,完全可以接受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质,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和的幸福”。

在亲密关系议题中,人群中出现最多的5大困扰又是什么呢?亓毛毛表示,依次是伴侣沟通冲突、安全感低、失恋、感情变故或出轨,大龄单身。其中,伴侣沟通或冲突带来的困扰最为突出,出现比例高达41%。一个有着强烈安全依恋风格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亓毛毛说,他可能会出现的特征包括:情商很高,能够适应和建设性地传递情绪,能够发送和接收健康的亲密性表达,能够在需要时划定健康、合理的界限,独自一个人及与同伴一起时会感到安全,倾向于对人际关系和个人互动有积极的看法,更有可能从容面对人际关系的困扰。

在亓毛毛看来,讨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攻击某个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件和作品促进了大众对心理健康议题的关注,包括越来越多的知名人士公开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求助经验,这对于大众消除对心理问题的秉持感和刻板印象都有很大帮助。亓毛毛说,猫狗漫画的视角是从生活中非常细腻的观察入手的,讨论了一种思考方法和生活里的小哲学问题,是一种很有生活气的表达方式。她希望猫狗所传达和展现的心理学思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发。

在面对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如果自己隐约觉得不太对,又说不出来哪里有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呢?亓毛毛以自己为例讲述了一些亲身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我这都是为你好”,比如父母可能会说,“你多穿点,这是为你好”,老师可能会说,“不要懒惰,这是为你好”,然后同事也可能会说,“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计划,这是为你好”。

什么才是真正为你好的人(是一个常见的陷阱)(2)

电影《都是为你好》(2017)剧照。

“为你好”真的可以为你好吗?亓毛毛表示,“为你好”其实是一个常见的陷阱。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当一个人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他往往投射了一些东西在对方的身上。比如我们想要帮助一个人改变习惯,往往是因为我们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习惯;而我们想要帮助另一个人做出决定,也往往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没有非常好的掌控力。“为你好”这句听起来非常正确的口号,并不意味着真实的帮助,它更像是一种方式,通过“使用别人”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需要。

因此,亓毛毛认为,我们要警惕“为你好”。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学会的是尊重他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决定能力,有自己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可以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是“自己好”,而不是“为你好”。

作者丨何安安

编辑丨张进

校对丨王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