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月字的书法要点(书法月)

在楷书中,“月”字和“水”字,也包括与其类似的“贝”、“永”以及用这些字作为偏旁的复合字,在书写时是有特殊的结构技巧的。很多人写出来的字感觉不舒服,看起来要么不舒展,要么不稳定,主要就是其中的固定技法细节没有掌握。这一章节,我来谈谈断连、远近来调整字的重心的技巧。

笔画的断连远近是楷书调节重心的重要技法

楷书月字的书法要点(书法月)(1)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杠杆原理,当支点的两端重量差距比较悬殊时,就需要通过调整力臂的长短来保持平衡。在楷书中也经常用到这个原理,那就是当字的中心线(有些是有形的,有些则是无形的)两边的部首因为笔画多少或者字形大小出现分量上对比悬殊时,就可以通过杠杆原理来进行人为调节。

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在创造汉字时,本身就已经注意到了重心的平衡问题,这也是中华文化里的阴阳平衡理论在汉字和汉字书法中的具体体现。

调节汉字重心平衡的重要方法:断和连、远和近

断和连、远与近是调整汉字重心的两种重要方法,有时会单独使用,有时却是配合运用,下面我用几个具体字例来说明。

1、水。与之类似的字还有“永”字。这类字主笔是中间的长竖(或者是由长竖构成的类长竖笔画),自然而然地为这样的字标明了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也就是杠杆原理中的支点,调整这类字重心平衡的方式就是断连与远近的综合运用。

楷书月字的书法要点(书法月)(2)

上图两个字是从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截取的,目前也是这两个字的官方规范写法。将左边分量较轻的“提撇”同长竖断开并向左远离,而右边的“撇捺”同长竖连在一起,除了能使整个字更紧凑以外,也使分量相对较重右边部件向左移,直至了重心平衡的作用。

2、月。与之类似的字还有“贝”、“目”等。这类字虽然不像“水”字那样有一个明显的中心线作分界,但却在字的中心有一个无形的左右分界线,书写时就应该以这条无形的线为参照。

楷书月字的书法要点(书法月)(3)

因为第一笔是长撇或长竖,而第二笔却是横折组合笔画,分量就出现对比,这时调整重心平衡的方式就是将后边的两个小横画与第一笔粘连,形成一个组合笔画,整体上就达到了左右两个部件平衡的效果。这类字或者用这类字作为偏旁的字均是这种写法,这也是目前规范字的写法。

楷书月字的书法要点(书法月)(4)

在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有一个”青“字(如上图),下边的”月“的粘连方式同上面的论述相悖,这不说明这个规则的错误,相反,我认为 这是欧阳询的一种笔误的补救。他在书写这个字时,不小心将”月“字底的横折钩写偏了,为了调整右边分量不足的问题,他将两个小横同横折钩粘连,整个字尽管看起来还是不舒服,但却稳定了许多。这在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断和连在调整汉字重心上的重要性。

3、以。与之的字还有“引”、“注”、“形”等。

楷书月字的书法要点(书法月)(5)

这类字属于左右结构,一类是像“以”字这样的字,两个分部分量相似,但笔画不多,如果写的过于紧凑就会显得拘谨,可以将两部分间距拉大,但要以无形的中线为轴分布,不偏不倚才好;二是像“引”、“注”、“形”这样的字,因为两部分分量对比较大,就可以通过杠杆原理将分量较轻的部件偏离“中线”,这样就使整个字重心平衡,疏密得体。

4、瑕。这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例,在书写时可以将左侧两个部分贴近甚至粘连,使之成为一个左右结构的二元组合,看起来就很紧致,很平衡。

楷书月字的书法要点(书法月)(6)

在《九成宫醴泉铭》中还有一个“波”字,虽然不是左中右结构,但欧阳询却将“皮”的左撇写得比较重,看起来就像一个左中右结构,这样就将其同左侧的三点水组合,也能在视觉上达到一种平衡的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