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个人理解(理解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通行本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好像初生的婴孩。

毒虫不咬他,猛兽不伤他,凶鸟不抓他。

他的筋骨柔弱,但抓握却很牢固。

他虽然不知道男女之事,但他的生殖器却能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

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

知道阴阳和合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

有益生命的就是吉祥(或贪生纵欲就会遭殃),以欲念主使精气叫做逞强。

事物过于壮盛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守常道很快就会灭亡。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个人理解(理解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1)

逐句解释: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含:含有。赤子:纯净的初生婴儿。

拥有深厚道德修养的人,好比刚出生的婴儿。婴儿纯真而质朴,天真而无邪,没有一丝杂质。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毒虫:指蛇、蝎、蜂之类的有毒虫子。螫(shì):蜇人或咬人。据:兽类用爪子抓取。攫(jué)鸟:用鸟爪抓取食物的鸟,例如鹰隼。博:用爪搏击。

这样的人毒虫不会去咬他,猛兽不会去伤害他,凶鸟也不会去攻击他。因为纯洁如婴儿,对动物也没有威胁,因此兽类都不忍去伤害。人类也是这样,对于构不成威胁的一般都会有天生的怜悯,而不会痛下狠手。

骨弱筋柔而握固。

握固:抓握的牢固。

这样的人胫骨柔弱,然而抓握力却很牢固。这就是表面柔弱,内地实则刚强无比。好比道骨仙风的老人,看起来弱不经风,然而实际上力量刚强无比。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牝(pìn)牡(mǔ):母牛和公牛,雌性和雄性。朘(zuī)作:朘为男孩的生殖器,作为勃起。

婴儿虽然不知道男女之事,但他的生殖器却能勃起,这是因为他精力充沛,阳气旺盛的缘故。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嗄(á):噪音嘶哑。 和:和气,阴阳和合之气。

婴儿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知和曰常:常,指事物的常态和规律。和,指阴阳二气合和的状态。 明:明了,洞悉事物本质和规律。益:增益,增添。祥:妖祥、不祥,也有说祥瑞。强:强壮、逞强。

知道阴阳和合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有益生命的就是吉祥(或贪生纵欲就会不祥),以欲念主使精气叫做逞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过于壮盛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很快就会灭亡。物盛则衰,物极必反,这就是客观规律。

心得总结:

本章主要是讲修道之人当返璞归真,如初生婴儿,这样的人才不会受鸟兽攻击,不被毒虫撕咬。人的一生经历颇多,世事沧桑,物欲横流,如果能在历经千帆后回归初心,保持纯真则是难能可贵的。老子把得道之人比喻成了赤子,这是因为赤子无欲、无为,不会给外界带去威胁,因此也不会招致来自外来的伤害。

“骨弱筋柔而握固”,婴儿虽然无欲无求,但他不是软弱的,不会任人欺凌。我们仔细观察婴儿的行为,他的小手虽然很柔软,但是非常有劲,攥东西的时候手握得十分牢固,很难将其分开。初生婴儿虽然外表柔弱,然而精力旺盛,阳具自然勃起,终日号哭而不哑。如果修道之人能重回到赤子境界,那就是达到了无欲、无为、无我的至高境界。这样的人能洞悉事物的规律,明察秋毫,做事情能得心易手,从心所欲,不会受到世俗的羁绊,也不会逞强称能、自以为是。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这是告诉我们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情,凡事过犹不及,保持合适的状态是最为重要的。老子始终告诫人们是柔能克刚、弱能胜强、静能胜躁。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谦卑和虔诚的心态,虚心请教,不断进步,而不要高傲狂妄。

老子的话有的时候容易被误解,认为是消极避世,认为是循规蹈矩,认为是不敢创新。“物壮则老”也会被认为是不思进取,不敢发展壮大,其实这都是误解。老子的本意并非如此,他不是叫人不作为,也不是一味谦让退避,老子是告诫人们不要妄为,而是去做正确的事情,把正确的事情做到极致了就好了,不要再继续逞强,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与“道”背离。与“道”背离很快就会灭亡。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挑战,敢于创新,敢于为天下做表率,但是一定要牢记老子的话,过犹不及,物壮则老。

附帛书版: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个人理解(理解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2)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个人理解(理解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3)

​《论语》、《道德经》逐章解读,以当今社会背景,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思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搞玄学、不故弄玄虚、不搬弄是非,实事求是、恭敬谦卑、道法如飞、从善如流。

相关文章:
  • 如何理解《道德经》
  • 理解《道德经》电子版
  • 我们学习《道德经》的意义是什么?
  • 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和《论语》等国学经典?
  • 《老子》读书笔记-总结
  • 关于《老子》读书笔记-一个中年程序员的内心独白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个人理解(理解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4)

https://github.com/jarry/daodejing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