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锻炼身体的呼吸法(每种运动都有最佳呼吸法)

受访专家: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教授 苏 浩

编者的话:从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呼吸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但有的人只要一运动,要么就开始喘,要么一跑就岔气,还有人跑出“缺氧”的感觉,好像不会呼吸了。学会呼吸其实是运动的第一步。如果呼吸不对、不充分,体内乳酸就会升高,训练耐力明显降低,还易出现头晕、岔气。相反,呼吸对了,运动不累,而且每种运动都有更适宜的呼吸方法。▲

慢跑三步一吸三步一呼

跑前热身已为人熟知,但呼吸热身却很少人提及。跑步时,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变大,呼吸需要提前进入“状态”,可先深吸一口气,憋气,再慢慢吐出,反复练习几次。跑步中,呼吸节奏需要与步伐配合起来。

慢跑:3-3节奏。慢跑的速度因人而异,可用“呼吸均匀,可以正常语速交流”为准。这种状态下,身体需氧量较少,可采用胸式呼吸,即鼻子吸气、嘴巴吐气(吸气时胸部鼓起,呼气时收紧,呼吸多集中在肺上部)。慢跑时,可保持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节奏,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保持均匀、深度一致,避免岔气。

中强度快跑:2-2节奏。如果运动中只能讲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述长句子,说明达到了中等强度。此时,身体需增加吸入的氧气总量,可改为两步一吸、两步一呼。但在最后冲刺阶段,为弥补氧气不足,可打破呼吸节奏,达到一步一呼、一步一吸,也可采用口呼吸,但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进入无氧状态。

长距离跑步:慢、细、长。长跑时,呼吸要慢、细、长,可参考慢跑时的节拍,并以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紧)为主,嘴巴微张即可。跑完后,不要立即停下,先将快跑转变为慢跑,慢跑变快走,等呼吸完全平稳了再停下。

跑到一定阶段后,由于氧气供应无法满足肌肉活动,会表现出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动作无力、跑速降低、难以坚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极点”,是中长跑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当“极点”出现时,注意呼吸方法,适当调整跑速,很快就可以消失。▲

正确的锻炼身体的呼吸法(每种运动都有最佳呼吸法)(1)

瑜伽吸呼等长到极限

呼吸是瑜伽的精髓。不少初学者不会关注自己的呼吸,只跟着练习动作,便只能算作“摆姿势”。

瑜伽练习中,通常强调“鼻吸、鼻呼,吸呼等长”,需要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一般来说,吸气时,打开身体;呼气时,收缩身体。比如猫牛式,吸气打开胸腔,呼气拱背低头。

瑜伽呼吸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腹式呼吸,吸气时,将气体深深地吸入腹部的位置,腹部会慢慢隆起;呼气时,腹部慢慢向内收,将气体完全呼出。

另一种是完全式呼吸,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有效结合,肋间肌和膈肌都参与呼吸:吸气时,空气先注入肺的下部,再依次注入中部、上部。这种呼吸方式需要做些练习:将一手放于胸部,一手放于肚脐处,感受起伏;吸气,先注满肺下部,即腹腔隆起;保持腹腔隆起,进一步注满中上部,表现为胸腔扩张、双肩微微上提;然后慢慢呼气。▲

拉伸根据“动静”调节

拉伸可简单分为运动前拉伸和运动后拉伸。前者是为了热身、提升肌肉张力,为动态拉伸;后者可缓解肌肉紧张和乳酸堆积,为静态拉伸。

动态拉伸时,通常在发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每一次都要尽力吸满、呼满,才能得到有效的放松和舒展。以“站姿抱膝拉伸”为例,抱膝时吸气,放下膝盖时呼气。

静态拉伸时,呼气时增加拉伸范围,吸气时保持;每一个动作深呼气5~8次,通常在30秒左右。休息片刻再进行下一组拉伸。▲

游泳鼻呼气嘴深吸

游泳时,不少人掌握了动作却不会换气,始终游不远,或一到水下就手忙脚乱,这都是不会呼吸的表现。学会呼吸,等同于游泳学会了一半。

为了避免呛水,游泳时要以嘴呼吸为主。入水前深呼吸;入水后呼气,以鼻为主口为辅,由慢到快、均匀地吐气,尽可能将肺中的空气全部呼出;头部探出水面的那一刻,要张大嘴巴,快速吸气,尽可能吸进足够多的空气。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在水里憋气,否则胸腔像一个饱胀的气球,影响支撑身体的浮力,导致游泳动作变形,易出现慌乱、呛水情况。而且,由于在水中没有呼气,抬头时便会先呼气、再吸气,导致换气不充分,出现“假呼吸现象”,容易缺氧。▲

竞技项目吼叫便是呼吸

在一些对抗性项目中,运动员常在运动场上呐喊嘶吼,多数人认为这是他们在给自己加油打气。其实,吼叫也是一种呼吸方式,可以促进胸部膈肌舒张,便于激烈运动后的呼吸调整。

以球类运动为例,对比击球时不发声的选手,吼叫击球可使球速提升3.8%。吐气发声时,核心肌群发力感更强,更能提升击球力量和速度。因此,一记漂亮扣杀、传球、冲刺时,不妨吼一嗓子。▲

力量训练鼻吸嘴呼适度憋气

力量训练中,正确的呼吸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增强动作稳定性,减少运动损伤。此时呼吸的基本原则是,发力(上升、屈体)时,用嘴巴呼气;归位(下降、展体)时,用鼻子吸气,避免过度换气。比如仰卧起坐(展体)采用吸气,起坐过程(屈体)采用呼气。适当拉长每一次呼吸的时间,有助缓解疲劳。

除了一呼一吸,也可尝试适度憋气,有助增强腹内压,提高核心肌群稳定性。以深蹲为例,下蹲时吸气不要吸满,起身时憋气;当身体感觉完全发力时,慢慢呼气;完全站起时,刚好呼完。但如果有高血压或其他脑血管问题,不要进行憋气练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