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别人不好意思害了你(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一位原本年轻有为、前途看好的处长,面对同学摆下的饭局,因为不好意思推辞就参加了;面对朋友送来的红包,因为不好意思说“不”就收下了;面对亲戚请托的事情,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从收下小红包小礼品小意思,发展到后来收受巨额贿赂,这名处长最终锒铛入狱。他后悔地说:“都是不好意思害了我!”

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试验:两个村庄因为紧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研究人员扮成义工,打算在每家村民的院子里竖个“小心驾驶”的警示牌。由于警示牌又丑又大,竖在院里极不协调。第一组扛着警示牌,在一个村庄里挨家挨户做工作,结果铩羽而归。第二组在另外一个村庄,首先只拿了个书本大小的警示牌,所有村民都乐意竖在院里。两周后,第二组的研究人员带着又丑又大的警示牌,再次来到该村庄。结果,绝大多数村民愿意在院子里竖起那个警示牌。一个人如果接受了别人一个小要求,那么对方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一般也会倾向于接受。心理学上称之为“登门槛效应”,也叫“得寸进尺效应”。

待人接物,不外乎接受或拒绝两种方式。一般说来,接受比较容易做到,而拒绝则要相对难一些。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拒绝,当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请求时,会因为“不好意思”,不得不疲于奔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围猎,滑入违法乱纪的深渊。在“得寸进尺效应”的驱使下,潜规则越用越灵,权钱交易越来越顺畅,乱伸手的胆子也越来越大。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需要社会交往,需要精神交流。既讲原则,又重人情,党员干部也不例外。但不能因为情面、场面、脸面,而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不少“礼尚往来”,往往是有所求、有所图的,压根儿不是纯粹的叙旧、拜访。那些天上掉下的馅饼,原本就是精心挖好的陷阱。

学会拒绝并非什么难事,一事临头,只要此事不便做、不可做、不能做,就不能态度暧昧,不好意思,而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拒绝。说“不”之后,反而会有如释重负之感。春节即将来临,笔者给那些动不动就“不好意思”的党员干部提个醒:不会拒绝易上钩,“盛情”难却也要却。

(作者单位:31633部队)

别让别人不好意思害了你(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