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角动作特点(万万不可忽视丑角的表演艺术)

在京剧界,有所谓“无丑不成戏”的说法。这样说法当然显得有些夸大,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京剧里以丑角为主的戏,与丑角在戏中是主要角色的戏,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一百二十多出;此外,京剧剧目中,除一些老生、旦角、花脸等的单折戏、对儿戏外,很少戏中没有丑角的。

戏曲中的丑角是以“丑”的表演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但是却能够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同时这也是丑角的表演特点所在。戏曲中的丑角是各类表演艺术中唯一一个可以用“丑”来表演“美”的艺术表演形式。戏曲中的丑角不同于杂技表演中的小丑。杂技中的小丑是不带有质变的,既其本质上就是丑的,小丑“丑”的唯一目的就是逗观众乐,因此小丑的“丑”丑的直观;而戏剧艺术中的丑角,更多的是用“丑”来表现“美”,丑角本身是有内涵的,其内在是有故事的。因此,丑角可以做到乐中带苦,苦中取乐,它能够做到在表现开心时逗人开心,在表现悲伤时使人落泪。用“丑”来表现生活中的悲欢喜乐。

武丑念白

丑角动作特点(万万不可忽视丑角的表演艺术)(1)

武丑念白

“千斤念白四两唱”,念白一直是丑角的灵魂所在。武丑念白一般要求四点。首先,表演者的音色要个性化,具有一定的辨识度;其次,念白时白口一定要清脆响亮;再次,念白要求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念白具有一定的跳跃性;最后,念白表演者的语气要求幽默,能够带动观众的情绪。

武丑的念白总体来说,要求“脆”和“亮”。念白的脆主要表现表演者的嘴皮子功夫,具有一定的力度。亮则是要求表演者的发音亮,主要体现在发音位置上。武丑中的“开口跳”对此表现的较为淋漓尽致。这种表演要求在念白时像机关枪一样又快又猛,富有穿透力。同时在音色的个性化上,不同角色也有不同的表现。对于年近花甲的英雄,例如杨香武,在对这个人物进行表现时,表演者的音色处理要做到沧桑、雄厚、有劲;一些小武官,例如朱光祖,其扮相是戴着黑胡子的,为人较为干练,在诠释这个角色时,就应该将音色换至稍微洪亮、清脆;对于一些极具有地域色彩,夹杂地域方言的念白,表演者也要根据人物特点对音色进行一定的调整。丑角念白中,�有一种“炸音”,这种表现形式主要用于当所饰演的人物处于一种较为高亢、激动的情绪当中时,较为提神。在对念白的节奏进行掌握时,丑角念白一般要求:紧、慢、疏、密、强、弱、缓、急。这种变化一般依据演员对角色的情感变化情况进行掌握。

武丑武打

武丑的武打也是能够体现武丑角色特点的一种表演技法。武打一般分为徒手和使用器械两种。徒手的基本套路有手串子、拿法、摔跤等。在戏剧《打瓜园》中就将手串子表现的较为清晰;戏剧《三岔口》中,对摸拳和拿法的表现较为突出;《九龙杯》中,对摔跤等群体性武打的表现较为精到。使用器械,既器械武打,也叫“把子功”,使用的器械有单刀枪、峨眉刺等,在一般剧目中也较为常见。

丑角动作特点(万万不可忽视丑角的表演艺术)(2)

武丑武打

跟头和腾跳

这种表演技法的基本要求是轻、绵、漂、帅、溜。无论翻、扑还是其他动作既要能够做到像棉花一样轻,又要干净利落,快而不乱,给人以美的感觉。例如,“飞脚倒毛提”和“单提回案头”等都是非常能够体现武丑基本功的动作。

矮子功

矮子功是武丑的基本功,也是一种基本的腿功。没有腿功就走不好脚步,继而就不能展现丑角的独特魅力。矮子功是一种能够增强腿上力量的动作,练好矮子功就能够较为良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矮子功也分为半矮子和整矮子两种。半矮子是根据剧情需要,在体现蹑手蹑脚、低足潜行时使用的;整矮子是整出戏都需要蹲着扮演矮子,例如大家较为熟悉的人物——武大郎。

丑角动作特点(万万不可忽视丑角的表演艺术)(3)

矮子功

武丑台步

武丑的脚步功也比较常见,根据不同人物塑造的需要,脚步功可以分为方巾步、官衣步、老头步、婆子步等。不同步法在走的时候也要注意,例如官衣步在走的时候,要夸张一些,踹后脚跟要扎实;同一人物在走不同步法时也要注意区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