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成名曲(首部交响乐作品西施即将面世)

1935年,陈大悲和陈歌辛创作音乐剧《西施》,堪称是与公元前若干世纪、同时代海伦故事比美的美女救国故事的歌舞再现者。

2009年,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部原创歌剧,再次以《西施》之名奏响乐章,该剧在首都国家大剧院首演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不论是音乐剧还是歌剧,其乐曲的东方意味并不太浓,乐队结构也是大半西洋化。什么时候能有一部更富中国韵味,更具代表性的西施乐章?

西施成名曲(首部交响乐作品西施即将面世)(1)

日前,一首颇具民族风的古筝幻想曲《越国西施》(钢琴伴奏)在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亮相,惊艳四座。它的曲作者正是诸暨籍著名音乐家何占豪。

12分钟里听闻西施故事

西施成名曲(首部交响乐作品西施即将面世)(2)

“西施,越国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美出众,历代百姓都把她看作是美的化身。公元前四百多年间,吴、越两国爆发战争,吴国灭了越国。越王勾践为了雪耻复国,施展了美人计,迫使清纯的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从此改变了西施的人生,也毁灭了西施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可以说,这段乐曲介绍恰当好处地表达了何占豪想通过乐声带给观众的西施故事。该曲以西施的传奇故事为蓝本,分别从憧憬、戏水、战乱、宫怨、挣脱五段演绎了西施传奇人生,散发出浓郁的诗意和深沉的浪漫气息。

其中,“宫怨”部分描写了西施入吴宫后强颜欢笑难掩内心的寂寞痛苦,富丽生活难压心头对仇敌的怒火。历史上,西施在吴国生活的记载甚少,这一段是何占豪在创作该曲时自我发挥最多的部分,“要写好西施,时代背景、吴越战争、西施自身的感受一样都不能少,这个人物才能立起来。当西施被迫送到敌国,她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身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并不能使她快乐,因为战乱带给她和家乡亲人的痛苦不能忘。”在这种情感冲突、怨恨中,何占豪认为,西施的人物感情才能足够饱满地呈现出来。

在何占豪之前的一些作品中就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是叙事性的历史题材,这样的题材特别注重人物内心刻画,也更有旋律性。例如他的二胡协奏曲《莫愁女幻想曲》中既有描写莫愁对爱情的期望想像,又有描写莫愁被囚禁时的难过和思念。《越国西施》可以说是继承了何占豪之前作品中的特点,同样都是塑造女性人物,西施的所见、所闻、所感在短短12分钟的乐曲中被表达得淋漓精致。

古筝版广受演奏家好评

西施成名曲(首部交响乐作品西施即将面世)(3)

《越国西施》的创作并不是一蹴而就,其实是何占豪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这一次恰逢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许多知名音乐家受邀为其创作新曲子,何占豪也在列。

为什么不写写西施?

“想写西施,想了很多年,为什么迟迟没有动笔,其实是因为这个题材实在难写。”回想起之前一直没有将“西施”付诸笔端,何占豪坦言,光有美貌的西施是不够感人的,如何从家国情怀去构思这个人物,他确实花了不少时间。

看上去是一念之间,其实这个故事在何占豪心中已构思过许多版本。所以创作很顺利,今年1月份提笔,历时1个多月就面世了。

乐曲一经推出,就得到演奏者的青睐。在第35届上海之春古筝周展演活动中,有众多选手选择了《越国西施》。

“众所周知,何老师的《临安遗恨》《西楚霸王》等经典古筝作品深受大众喜爱,《越国西施》的问世更是令习筝者爱不释手,何老师不仅熟知古筝的技法,更将民族音乐与民族精神与文化融入了创作中,而《越国西施》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让演奏者有更多发挥空间,这可能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宋小璐说。

“目前看来,古筝幻想曲《越国西施》比较受到演奏家们的喜爱,至于会不会像《梁祝》一样成为经典,抑或超越经典,这就看观众的反响了。当然,毋庸置疑的是,这个作品一定需要漫长时间的考验,这是任何一个好作品都必然经历的。”何占豪说。

打造史诗级交响乐作品

西施成名曲(首部交响乐作品西施即将面世)(4)

《越国西施》并没有将故事停留在简单的爱情层面,也没有拿“潜伏”与“谍战”的话题来大做文章。而更多的是去发现西施的内心,战乱虽毁灭了她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但被迫入宫的遭遇并没有磨灭她对生活的信心。一个看似单纯的故事因此有了厚度,也平添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深刻意味。

故事的厚度预示着,这必定不是一纸看似简单的乐谱。

“《越国西施》目前是一个古筝、钢琴的版本,算是一件交响乐半成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很想把它改编成为一部完整的交响乐作品。”何占豪告诉记者,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以西施为主题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如果实现了,这部作品将是史诗级的。

不过,说到交响乐这种高雅艺术,自然绕不开的是国人对交响乐的距离感这个话题。于此,何占豪也有自己的筹谋:“《越国西施》这个曲子来源于我自己家乡的故事,我一定是做成我们自己民族的旋律,音乐上在吸收江南民乐的同时糅合西方交响乐语言,通俗流畅而更具欣赏性。对于交响乐入门级的观众来说,乐曲的故事性强是非常有感染力的,有内容可听就不会拒绝。”

“我知道现在诸暨有很现代化的剧场,也有机会邀请到行内顶尖的乐团,其实好多观众只差一步,就是走进剧场,去亲身感受交响乐的魅力。我希望交响乐《西施》可以让人们有这样一份期待。”何占豪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