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用于新能源汽车(碳纳米管电极新技术)

能量储存技术的进步总是让人感到兴奋,现阶段影响电池功率的最大挑战和限制因素之一,就是用于制造电极的设计和材料具有较低的热传导和电传导性能,以及在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机械行为。此外,这些材料还很容易被分解。例如,在锂离子电池中枝晶的产生会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和寿命。那么,有没有一种技术可以让电极更加稳定,让使用寿命更加长久,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电池呢?

钠离子电池用于新能源汽车(碳纳米管电极新技术)(1)

电池

法国初创公司那瓦科技(Nawa technology)宣称自己制造出了一种“超级”电极,它不仅可以缩短充电时间,还可以将电池功率提升10倍左右,将电池容量提升3倍,将电池寿命提升5倍,那瓦科技以生产“超级”电容器而闻名,而这种电极则使用了相似的技术,它可以被用在锂离子电池中,来提高纯电汽车的行驶性能。其实,这项技术的关键就是活性物质在电极中的保存方式,以及离子传递电荷的路径。传统的活性炭电极是由粉末、添加剂以及粘合剂制成的,通常情况下它们被杂乱无章地粘在一起,也正因如此,带电粒子常以无规则、无顺序的路径到达用电器,而且它们经常会阻塞线路。

钠离子电池用于新能源汽车(碳纳米管电极新技术)(2)

传统电极示意图

相反,那瓦科技的电极是一种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管结构,它看上去就像是一把毛刷,有很多个高导电纳米管从中伸出,它们聚集在一起就行成了微小而牢固的电极。然后,再在这些电极表面涂上活性材料,不要小看了这一点改变,它会让离子的运动速度成倍的增长,也就是说,在锂材料中 现在它只需要移动几纳米,而并非过去需要横穿整个平面电极,这将有效提高功率密度,从而加强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力。

这意味着新技术电池的电量将会比之前提高10倍左右,而充电时间也将会相应地缩短。根据那瓦科技的数据,在配备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的情况下,5分钟内就可以将电池从0充电至80%,这对于电动汽车来说无疑是一次飞跃,由于这些超轻纳米管之间并不存在间隙,所以并不需要粘合剂跟添加剂,这就使得新型电池的重量更轻,结构也更加简单。不仅能量密度会提高2-3倍,电池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也将得到大幅度提升。想成为这样一块优秀的电池必须满足多种条件,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优良的电导率和热导率,而这正是这种新型碳材料所具有的显著特点。

钠离子电池用于新能源汽车(碳纳米管电极新技术)(3)

碳纳米管跟石墨烯电极对比示意图

那么,这种材料到底贵不贵?是不是真的适合市场化的批量生产呢?其实新型电极的生产,跟在光伏板内安装抗反射涂层的成本大致相同,所以,如果一旦量产将会给传统电极带来极大的冲击,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垂直排列纳米管的增长速度将会是非常迅速的。总的来说,纳米碳管电极技术相对中性,兼容性也很强,它不仅可以被用在像圆柱形或扁平的不同外形的电池中,还可以用于像锂、硅、镍、镁、钴和硫等不同化学活性材料的专业电池中。

除此之外,它还解决了在某些电池中的化学物质无法发挥其全部潜能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硅基电池的能量密度大概是锂离子电池的2倍,但是在充电的时候,其中的活性材料会膨胀到原始尺寸的4倍,在放电过程中又会急剧收缩,最终导致电池破裂。碳纳米管有着更大的空间以及更坚固的框架,高强度可以避免由于发生膨胀而被破坏,在硅基电池中可以把纳米碳管看作是一个导电碳壳,将它固定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就可以有效避免电池极具膨胀和收缩情况的发生。如果成功,硅基电池也许会重回巅峰,它的能量密度将再翻一倍,几乎是锂离子电池的6倍。同时,因为减少了稀有金属的使用,它的价格也将会大幅度降低。

钠离子电池用于新能源汽车(碳纳米管电极新技术)(4)

几种不同材料电极属性参数对比

那瓦科技预计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这种高密度产品的简易版本可能会上市销售。2023年后,完全功能版将跟大家见面。不过,我倒是对它的上市时间持保留态度,纳米碳管电极技术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依托于锂硫、锂硅或者是更加先进的NMC材料电池制造商,如果确定要更换电极,电池制造商就需要对多种工艺进行重大调整,毕竟想不增加额外成本又想提升电池性能,那就只能从原有的生产设备上下功夫了。更高的功率密度不仅会对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以及电动自行车等地面运输工具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甚至连电气航空领域也会发生巨大的飞跃。

那么你觉得这种“纳米碳管电极电池”会取代重量大、能量密度低以及充放电时间缓慢的锂电池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