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思维需求两大定律)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你只要教一只鹦鹉,让它学会说需求和供给这两个词,它就能成为一位经济学家。

可见需求定律有多重要,今天就展开讲讲。

首先,讲讲需求的2个特点:

1、价值是个人主观的,但可衡量。

根据阿尔钦(Armen Alchian )的定义:“一个人对一件商品的个人估值,是他为了得到这件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其他商品的最高数量。”

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估值,如果没有了人,世界上的财富就没有价值,价值都是人赋予的。集体不会感受,不会思考,不会评估,做出估值判断的一定是个人,我们口头上喜欢说的哪个集体、哪个机构、哪个组织做的什么事情,其实最后都是个人做的。

个人估值不是以个人的愿望为基础的,而是以他所愿意放弃的其他商品的数量来计算的,以行动为基础的,而这些行动是可以观察到的。到底这个女孩漂亮不漂亮?当然也可以。我们到街上看看,那些珠宝广告选的是哪位明星,这位明星的漂亮就是公认的漂亮。因为珠宝商不会随便选一位路人来做珠宝广告,他一定会选一位大家公认的美女来做珠宝广告。

生活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思维需求两大定律)(1)

2、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且是相等的。

整个经济学的思维都是关于边际的,经济学从哲学思辨变成科学范式的转折点就是边际概念的引入。边际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边际效用是你多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的享受。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比如你吃第一口馒头,这口馒头给你带来的效用很高,第二口馒头它给你带来的新增的效用就会少一点,第三口又再少一点,一步一步地减下去。

边际效用是相等的。人们会朝着边际平衡的方向迈进,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我们身上的所有的财物,我们所进行的所有的活动,我们跟所有不同的人打交道,所花的时间,实际上每一个活动每一件商品,它带给我们的边际效用都是一样的。比如水和钻石带来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如果第999个铜板,你已经觉得买钻石更值得的时候,你就会用它来买钻石。你对工作的爱,跟你对家人的爱是一样的,当然你很爱你的家人,所以你花很多时间跟他们在一起,但是由于你花的时间多了,所以跟他们待在一起所带给你的边际效用就开始递减,减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想,“如果我腾出2小时来工作,而不是跟家人待在一块的话,我得到的收益会更大”,这时候你就打开了你的电脑,开始工作。

生活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思维需求两大定律)(2)

接着,讲讲需求两大定律。

需求第一定律:无论何时何地,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价格降到一定的程度,需求量就会增加。

看似简单,含义却非常深。至少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需求曲线是会移动的。我们有时候看到同一类产品,便宜的卖的少,贵的反而卖的多,不是因为价格上涨,需求量增加了,而是需求曲线移动了,需求不一样了。

2、价格不是和需求成反比。需求不会因为价格而变化,变化的是需求量,比如我需要喝水,水价格涨了十倍,我还是需要喝水,只不过我会喝少一些。

生活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思维需求两大定律)(3)

3、需求方和供给方不是绝对的。当一件商品的市场价格比较低的时候,你是个需求者,你要买入,你要消费;但是当这件商品的价格逐渐升高的时候,你对它的需求量就逐步减少;当这个产品的价格进一步上升,你就停止购买,停止消费;如果它的价格还在上升,你就从需求者变成了供给者。

4、价格由社会的整体需求决定,而非单方面供给者决定。社会的整体需求既包含供应者的需求,也包含需求者的需求。当商人给商品标价后,价格又决定每一个人的需求曲线上的需求量。

生活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思维需求两大定律)(4)

需求第二定律是说: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和价格变化之后流逝的时间长度成正比。

同样含义很深,至少包含以下几点:

1、需求有弹性。弹性是需求量变化率比上价格变化率。比方说,如果价格变化了2%,需求量因此变化了5%,那么就是5%÷2%=2.5,也就是说弹性大于1。弹性大于1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价格稍微有点变化,需求量就有很大的变化。一般来说奢侈品是这样的,香水、名烟、名表、名照相机,它们有这个特点,当价格上升一点点以后,人们可用可不用,这时候它们的需求量就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2、弹性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大。弹性取决于需求者可选择的替代方案,替代方案越多,弹性越大。现实中没有弹性为0的情况,即所谓的刚需,因为人总能找到替代方案,死也是一种替代方案。奢侈品和必需品没有分界线,随着价格的下降,奢侈品可能变成必需品。

3、附加收费由供给者和需求者双方共同承担,谁弹性越低,谁承担越多。法律无效定律,与法律、风俗规定无关。比方说,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不管政府规定是雇主付养老保险还是雇员付养老保险,这取决于雇主和雇员,谁更需要这份工作,谁越需要这份工作,他们的谈判能力就越低,这时候他们就会承担更大比例的税务负担。

下图的需求曲线,相对陡峭,相对缺乏弹性,需求者承担更多附加费。

生活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思维需求两大定律)(5)

下图的需求曲线,相对平缓,弹性相对大,需求者承担更少的附加费。

生活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思维需求两大定律)(6)

最后的话,

需求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

需求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需求是弹性的,而非刚性的;

需求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社会整体需求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个体需求量。

需求越强,代价越大。

生活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思维需求两大定律)(7)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