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两个成语小故事(每天一个成语故事)

说出两个成语小故事(每天一个成语故事)(1)

爱憎分明,汉语成语,拼音是ài zēng fēn míng,形容爱和恨的界限表现得十分鲜明,体现了个人或组织及团队的立场、观点与人生追求。

成语出处:《后汉书·伏湛传》:“臣前为侍御史,上封事,言湛公廉爱下,好恶分明。”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表示对人和物的喜爱与厌恶 。

成语辨析

【近义词】泾渭分明、旗帜鲜明 。

【反义词】暧昧不明、爱憎无常。

说出两个成语小故事(每天一个成语故事)(2)

示例

1、周恩来总理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2、陈若曦《耿尔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爱憎分明、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

3、《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第二段: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4、续范亭写得《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嫉恶如仇不宽恕。”

鲁迅爱憎分明的故事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

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说出两个成语小故事(每天一个成语故事)(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