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从自然保护区迁入海洋馆 追寻江豚②污水不下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新

过去,在湘江长沙段,江豚是“稀客”。最近几天,成群江豚迎浪嬉戏的场景,十分罕见,令人振奋。

这背后,离不开长沙常态化、多举措的治水策略。

江豚从自然保护区迁入海洋馆 追寻江豚②污水不下河(1)

(2月1日, 成群江豚首次出现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蔡家洲水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摄)

江豚出现的湘江望城段蔡家洲水域,水质如何?2月2日,记者在长沙市水质在线监控平台找到了答案。蔡家洲水域距离上游的望城水厂省控断面4.2公里,距离下游乔口省控断面16公里,根据最新监测,今年1月份,2个省控断面月度水质达到Ⅱ类。

江豚从自然保护区迁入海洋馆 追寻江豚②污水不下河(2)

(江豚出现的湘江长沙段蔡家洲水域,水质常年保持Ⅱ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新 摄)

Ⅱ类水质是什么概念?“II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惜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经净化处理,还可作为饮用水。”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起至今,长沙连续4年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及优良率100%,湘江干流年度水质稳定达Ⅱ类,常年稳定向好的水质,给了江豚一个美好的家园。

“不负绿水青山,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回报。”看到江豚腾跃湘江的画面,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望城分局局长彭亮激动地说,作为一位从业10年的环保人,深感责任重大,“望城是长沙水流入洞庭湖的最后一道关,是长沙水质保护的一道屏障,担负着确保‘一江碧水北去’的特殊使命。”

江豚从自然保护区迁入海洋馆 追寻江豚②污水不下河(3)

(长沙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向好,湘江滚滚碧水下洞庭。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摄)

他介绍,这些年,望城持续推进湘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城镇污水全部进污水处理厂,农村散户推广“三池一地”污水处理,兴建河湖连通工程项目,守护好江豚家园。

望城水环境治理,还仅仅是长沙倾力守护湘江“水缸子”的缩影。

“我们建设了入河排口视频监控系统,实现93个排口实时监控,有效管控入江排污口水质。”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制定了湘江干流入河排口“一口一策”方案,整治完成湘江长沙段816个入河排口的排查、监测、溯源,树立了298块排污口标志牌,完成了43个排污口整改。

污水不下河,阡陌汇清流。湘江滚滚碧水下洞庭。

一审:李玉梅

二审:熊远帆

三审:谭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