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付爱管闲事(会被自己坑上天)

甲乙两位本是平日颇为要好的同事,可最近竟然分别在你跟前,数落起对方的不是,然而,两人表面上依然友好。所以,你生怕两面皆讲好话,会被认为是两头蛇。其实,除了这点,你更应该小心,因为另一个可能是,甲乙是否在对你试探点什么。

如何应付爱管闲事(会被自己坑上天)(1)

来源网络

先讲前一种可能。有些人心胸狭窄,十分小气,又善妒忌,所以因为某些问题,使两人发生心病,是不足为奇的,但表面上又不愿意翻脸,所以会向较亲近者倾诉,是很自然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要夹在中间,冷淡地对待两人是妙法,对方发现没有人同情,必然不是滋味儿,肯定会去另找知音,那么你就自动解脱了。

若发现两人是另有用心,旨在试探你对他俩的喜恶程度,你就该步步为营了。这种情况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以退为进,避开是非。既然对方的动机不良,你也不必过分慈悲,不妨还以颜色。分别跟他们说:“对不起,我不愿意听你说朋友的坏话,因为我根本不想批评你俩!其实,我的看法对你们并不重要,不是吗?”这一招使出,他们必然无功而退。

如果你的几位上司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是非,则更要小心对待。

在一个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几位上司之间关系不和,他们之间存在着很深的矛盾。遇到这种情况,当下属的可就犯难了。有时你和这位上司亲密一点,又怕惹恼了另一位上司;你要与另一位上司接触多一点,又怕得罪这一位,总之,这种情况使得下属左右为难。特别是那些在工作中不得不经常与几位上司打交道的中层领导,更是不便于开展工作。

对于上司之间的矛盾,中层领导要慎重对待,处理得好可以左右逢源,皆大欢喜;处理得不好则会处于夹缝之中,不但受气,影响工作,而且还会引起领导误解。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时,做下属的应该怎么应对呢?

(1)在语言上保持沉默

如果有同事在公开场合议论领导之间的矛盾,或者遇有领导在你面前谈到对其他领导的不满,应当慎之又慎,尽可能不在同事或领导之间充当裁判,评论是非曲直。遇到不便表态又不能走开的场合时,要冷静观察,不动声色,多思求变。可以说说圆场话,但不发表对领导的褒贬言辞和看法。离开这个场合后,一定要守口如瓶,对领导之间的矛盾严格保密。

(2)“等距离外交”

这里的“等距离外交”策略,指的是你要与互相存有矛盾的上司们保持同等距离,不亲此疏彼,要一视同仁。这是与这些上司相处最为明智的做法,也是与这些上司相处时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

同一个单位中不同上司之间常有很多矛盾,有时这些矛盾甚至会达到很激烈的程度,各上司之间会因此而掀起派系斗争。有些下属对主要领导和与自己相关的领导,态度十分热情,而对于副职或与己无关的领导则比较冷淡。他们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对己不利。作为这些领导的下属,为了不陷入派别之争,我们在工作上对待任何领导都一样支持,跟谁都不过分密切。万不可因人而异、“看人下菜碟”。

与互相存有矛盾的上司相处时,做下属的最忌讳的事就是为了升官而主动地、有意识地投入到上司的派别矛盾纷争中去捞取好处。这一误区是追求晋升之大忌。因为即使你被你的支持者列为提拔对象,与他对立的一方必然会极力反对。因为,他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对手培植势力来对付自己。

(3)以工作为重

采取“等距离外交”策略说起来容易,但是,现实中的许多事情往往都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想要完全采取这样一种纯粹中立的工作方式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种情况:

其一,可能你过去就与某一位上司关系比较好,来往也比较多。新的上司来了之后,与这位上司产生了矛盾。此时,如果你采取一种中立的态度,在客观上等于是与原上司疏远了。这样,他很可能会认为你是不值得信任的,从而对你产生种种看法。

其二,有些上司在彼此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都想拉拢一些人,建立自己的队伍,他往往会在周围的人中间选择他认为信得过的人。当他找到你的时候,你以一种中间人的态度对待他,由此也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特别是在一些有直接利害冲突的事情上,你如果完全采取一种与我无关的态度,实际上等于是放弃了机会,也使得上司们都不喜欢你。

既然如此,到底该怎么办呢?怎样做才能令自己坦然应对这些互相有矛盾的上司呢?难道就没有真正可行的方法了吗?

与这些上司相处时,也许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切从工作出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工作决定应该多与谁接触,就和谁毫无顾忌地来往,用不着担心另一位上司的看法。这样,你的所作所为便显得自然大方。另外,对这样的上司,工作之外的接触尽可能要少,与工作无关的话题尽可能少谈。

这样一来,你是否觉得轻松多了呢?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以工作为重,可以使你更少地卷入上司复杂的派别之争中去。这样你就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使自己不断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业绩,同时你的做法也会让上司们对你格外欣赏,他们会认为你是一个正直、能干的下属,而且你还不会得罪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位。

(4)有效化解上司对你的误解

与互相存有矛盾的上司相处时,做下属的很容易会被其中的一方所误解。如果你被上司误解了,就一定要及时采取行动加以化解,不要让上司对自己的误解越来越深,那对你以后的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在采取行动化解上司对自己的误解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最恰当的手段加以解决,不要弄巧成拙。同时在化解这位上司对你的误解时,你也要考虑另一位上司的感受,千万不要顾此而失彼。

当你的下属之间出现非原则性摩擦时,作为领导,你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因此风风火火,甚至火冒三丈,这样你的情绪对矛盾双方无异于火上浇油。

不妨来个冷处理,不紧不慢之中,会给人以此事不在话下之感,人们会更相信你能公正处理,假如你自己先“一跳三尺”,处理起来显然不太合适,效果也不会很好。

双方因公事而产生矛盾时,“官司”打到你的跟前,这时你不能同时向两人问话,因为此时双方矛盾正处于顶峰,此时谈来,双方定会在你跟前又大吵一顿,让你也卷入这场“战争”,双方可能由于谁最先说一句话,而争论不休。

到底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此时是争论不出个一二三的。这种细节的问题,也委实难以证明谁是谁非。

不妨倒上两杯茶,请他们坐下喝完茶让他们先回去,然后分别接见。

单独接见时,请他平心静气地把事情的始末讲述一遍,此时你最好不要插话,更不能妄加批评,要着重在淡化事情上下工夫。

事情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个人所讲的当然会有出入,且都有道理,你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也不必去证明谁说得对。

但是非还是要由你断定,当你心中有数了,此时尽管黑白已明,也不要公开说谁是谁非,以免进一步影响两人的感情和形象。假如你公开站在一方这边,显然这方觉得有了支持而气焰大涨,而另一方则会觉得你偏袒一方。

你不妨这么说:“事情我已经清楚了,双方完全没有必要吵得这么凶,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关键是你们要从大局出发,以后不计前嫌,精诚合作。”想必经过几天的冷静,双方都有所收敛,你这么一说,双方有了台阶下,互相认个错,也就一了百了。

办公室里的是是非非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你可能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忍不住要挺身而出“匡扶正义”;也可能你是外向型的人,眼里看不顺眼的事嘴上就要说出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奉劝一句:不可随便掺和别人的是非,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