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的曲子肖邦(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

原创 陪伴你成长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纪念我死去的爱情……”15年前,歌手周杰伦那首脍炙人口的《夜曲》,无疑强化了人们对肖邦这位著名古典音乐家的记忆。

他是著名的浪漫主义“钢琴诗人”,他的音乐有“花丛中的大炮”之称,深受同时代诸多音乐家的赞赏;因不愿当亡国奴,他后半生再未踏上故土;年仅39岁就客死于他乡。

最短的曲子肖邦(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1)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

与“日心说”创立者哥白尼、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等人一样,肖邦已然成为波兰的象征和国家名片,其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钢琴的范畴。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从小,肖邦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6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成为波兰首都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当时欧洲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

降E大调夜曲来自致良知四合院00:0006:22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的创作也几乎都是钢琴曲,因此被誉为“钢琴诗人”,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然而,初到巴黎时的肖邦,也是无人知晓,得以誉满全城要归功于另一位钢琴家李斯特。

一个晚上,当时名气远远超过肖邦的李斯特举行公演。大厅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按照当时音乐会的习惯,演奏过程中灯火全熄。

这天的钢琴,演奏得是如此深沉淳郁,没有掺杂一丝一毫追求表面效果的东西。听众如痴如醉,认为李斯特的演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演出结束,灯火重明,听众狂呼喝彩,而立在钢琴旁答谢的,却是一位陌生的青年,他就是肖邦。在灯火熄灭之际,李斯特悄悄把肖邦换了上来。他用这样的方式,把肖邦介绍给巴黎听众,而肖邦也不负重望,一鸣惊人。

在国外的肖邦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但为贵族演出时却很勉强。1837年,他严辞拒绝了当时的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职位。

肖邦20岁参加战争,离开祖国18年。身在故土之外的他,一直不忘祖国,在小黑屋里奋力创作,将一腔热血化为音符。39岁因病离开人世,临终前,他还嘱咐亲人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短短一生,肖邦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他是第一位将终生献身于一种乐器的作曲家,他总是那么恰如其分地用钢琴表现着音乐。

最短的曲子肖邦(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2)

最短的曲子肖邦(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3)

《降E大调夜曲》作于1830年,是肖邦夜曲中最脍炙人口、也是最明朗的一首,是肖邦早期作品之一。曲调平易优美,饱含诗意,此时的肖邦已是无愧于“钢琴诗人”之雅号。

恬静优美的旋律与精雕细琢的和弦是这首曲子的主要特点。

《降E大调夜曲》共有三个主题素材,三个主题相互交错:第一主题恬适华美,犹如表情丰富的花腔女高音般的歌调。第二主题通过速度的变化,使旋律成为斩不断的情丝,诉说着内心的甜蜜和辛酸。其间,两个主题分别有重复。第三主题的出现形成临近结束的气氛,在变化重复后,又表现出热情洋溢的情感。最后,在宁静的气氛中,乐曲悄然结束。

在描绘着大自然的夜色的同时,夜曲倾诉着作者心灵深处的话语。

肖邦的夜曲,别有一番味道。如果将众多曲目比作面对的许多盘菜肴,那肖邦的夜曲就是一道美味的正餐。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肖邦难掩痛苦地自称“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但肖邦的音乐,又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静谧的夜晚,品一曲夜曲,感受乐曲背后那颗深沉的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