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翻译技巧解析(文言文翻译规避错点)

易错点4 “不懂迁移”译错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课外文言文翻译技巧解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课外文言文翻译技巧解析(文言文翻译规避错点)

课外文言文翻译技巧解析

易错点4 “不懂迁移”译错词

文言翻译涉及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诸多知识点,考生不可能都掌握。所以学不会知识迁移,就无法以不变应万变。有些考生在翻译时,往往有个别的词语翻译不彻底或未翻译,导致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阅读下面语段,翻译画线句子。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期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上乃召拜汲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节选自《史记瘙簚汲黯列传》)

(1)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2)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考生翻译

(1)陛下内心欲望很多,却要在表面广施仁义,又怎么能效法唐尧、虞舜的治国之道呢!

(2)考虑到淮阳郡那里官吏和百姓没有获得,我仅想借重您的威望,躺在床上就能施政治理好国家。

失分评析

(1)句中,“内”“外”名词作状语;“治”,动词作名词,治国之道。“奈……乎”是固定句式,译为“怎么……呢”。

(2)句中,“顾”是难点。联系课文《荆轲刺秦王》中“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可译为“只是”。“相得”也是难点。联系成语“意气相得”(形容志趣极其相合),可译为投合、融洽。

【满分答案】

(1)陛下心里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又怎么能效法唐尧、虞舜的治国之道呢!(2)只是淮阳郡那里官吏和百姓的关系不大融洽,我仅想借助您的威望,您足不出户就能治理好。

【参考译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县人。这时皇上正在招揽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便答道:“陛下心里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又怎么能真正效法唐尧、虞舜的治国之道呢!”皇上沉默不语,心中恼怒,脸一变就罢朝了,公卿大臣都为汲黯惊恐担心。皇上退朝后,对身边的近臣说:“太过分了,汲黯太愚直!”群臣中有人责怪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将君主陷于违背正道的窘境吗?何况我已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爱惜自己的生命,但要是损害了朝廷大事,那可怎么办!”皇上就征召汲黯任他为淮阳郡太守。汲黯拜伏于地辞谢圣旨,不肯接印,皇上屡下诏令强迫给他,他才领命。诏令召汲黯进见,汲黯向皇上哭诉道:“我自以为将要身死沟壑之中,不能再见到陛下了,没想到陛下能再次收录起用我。我常患贱病,体力难以胜任郡中政事,我甘愿做个中郎,出入于宫禁之中,负责替您拾遗补缺,这是我的愿望。”皇上说:“您是不是轻视淮阳郡呢?我即刻就召您回来。只是淮阳郡那里官吏和百姓的关系不大融洽,我仅想借助您的威望,您足不出户就能治理好。”

【错题拓展】

(1)不能联系课内知识而译错。文言翻译往往会涉及课内的知识,因对课本知识不熟,而导致失分未免可惜。

(2)不能联系现代汉语词语(特别是成语)而译错。很多现代汉语词语(特别是成语)都保留有古义,考生如能恰当迁移,将有效避免译错重点词语。

(3)不能联系语法知识而译错。文言句子翻译常会出现课内学习没有接触到的,且日常积累又不常见的词语,这时需要考生根据语法知识来迁移推断。

在翻译时,一定要一一对译,尽量将文言句子中的每个字都拆解成现代汉语的词语,这样就减少了个别词语未翻译或语句翻译不彻底的现象。

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

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使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

修辞典故要变通翻译

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更衣”翻译成“上厕所”。

检查力避文白夹杂

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阅读下面语段,翻译画线句子。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册丘俭作乱,景帝自出征之,百官祖送于城东,袤疾病不任会。帝谓王肃曰:“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表自舆追帝。

高贵乡公议立明堂辟雍,精选博士,袤举刘毅、刘寔、程咸、庾峻,后并至公辅大位。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拜光禄大夫。五等初建,封密陵伯。及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举荐。

(《晋书·列传第十四》)

(1)帝谓王肃曰:“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表自舆追帝。

(2)及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举荐。

答案 (1)景帝对王肃说:“只是没见到郑袤感到很遗憾。”王肃把景帝的话告诉了郑袤,郑袤亲自驾车追赶上景帝。(2)等到晋武帝登基,郑袤晋升爵位为侯。虽然他卧病十多年,但当时的贤士都争相推荐他。

【参考译文】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郑袤在广平任职,把道德教化放在第一位,他擅长起草法规和教令,郡里的百姓都很爱戴他。册丘俭发动叛乱,景帝亲自征讨他,文武百官到城东饯行送别,郑袤因为生病未能赶来。景帝对王肃说:“只是没见到郑袤感到很遗憾。”王肃把景帝的话告诉了郑袤,郑袤亲自驾车追赶上景帝。

高贵乡公与朝臣商议设立明堂辟雍,精选博士,郑袤推举刘毅、刘寔、程咸、庾峻,这些人后来都做到公卿高位。景元初年,郑袤得病失明,多次请求告老还乡,没有被许可。后来郑袤被授予光禄大夫。建立五等封爵时,郑袤被封为密陵伯。等到晋武帝登基,郑袤晋升爵位为侯。虽然他卧病十多年,但当时的贤士都争相推荐他。

易错点5 “该补不补”不清晰

古汉语常见主语、谓语、宾语及介词等成分省略的现象,如果我们翻译时该补不补,整句话的意思就不能清晰连贯,表意自然就不明白。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句子。

有郭天信者,以方技隶太史,徽宗潜邸时,尝言当履天位,自是稍眷宠之。商英因僧德洪与语言往来,事觉,鞫于开封府,御史张克公疏击之。

(节选自《宋史·张商英传》)

商英因僧德洪与语言往来,事觉,鞫于开封府,御史张克公疏击之。

考生翻译

张商英因为僧德洪和语言往来,事情被发觉,就把他关押在开封府,御史张克公上疏来攻击他。

失分评析

“与”为介词,后面省略了“之”,代指郭天信(人名),“鞫于开封府”的主语也是“张商英”,“疏击之”中的“之”指的也是“张商英”。

【满分答案】

张商英通过僧德洪(和郭天信)互传口信,后来事情被发觉,(张商英)在开封府受审,御史张克公上疏攻讦他。

【参考译文】

有一个叫郭天信的人,凭借医、卜、星、相等术担任太史,徽宗做太子时,曾说应当登帝位,从此渐渐宠信他。张商英通过僧德洪和(郭天信互)传口信,后来事情被发觉,(张商英)在开封府受审,御史张克公上疏攻讦他。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树立语境意识,翻译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注意句子成分,规范翻译

依据现代汉语基本句子成分规范翻译。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省略句式,一个句子在翻译时务必关注是否省略了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按照现代汉语基本句子成分来审查。

回读检查,防止遗漏

注重翻译之后的回读检查,防止遗漏。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特别标注,显示补充成分

书写表达特别标注,显示补充成分。一旦确定有省略成分,一定要补充出来,并且要将补充的内容用小括号圈起来,这样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补充的成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李宝,河北人。尝陷金,拔身从海道来归。谍闻,高宗谓宰臣曰:“李宝顷因召对,询以北事,历历如数。且以一介脱身还朝,陛对无一毫沮慑,是必能事者。”乃授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驻劄平江,与守臣督海舟捍御。八月,次江阴,先遣其子公佐往密州,乃维舟犒士,遣辩者四出招纳降附,声振山东。豪杰如王世修辈各署旗,集义勇,争应援,多者数万人。宝列名上诸朝,檄所部会密之胶西,命公佐以郡事畀胜,与俱发。……俘大汉军三千余人,斩其帅完颜郑家奴等六人。

(节选自《宋史·李宝传》,有删改)

(1)且以一介脱身还朝,陛对无一毫沮慑,是必能事者。

(2)宝列名上诸朝,檄所部会密之胶西,命公佐以郡事畀胜,与俱发。

解析 (1)“一介”,一个人;“陛对”,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沮慑”,恐惧、害怕;“是”,这样;“事”,名词用作动词,成就大事。(2)“上”,上报;“檄”,名词用作动词,发檄文告知;“会”,会和;“畀”,给予、交给;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答案 (1)况且他一个人从金营逃脱,回到朝廷,殿上答话一点儿也不害怕,这样看来,他一定是个能成就大事的人。

(2)李宝列出他们的姓名并上报给朝廷,发檄文告知各部在密州的胶西会和,命令李公佐把州郡的事务交给魏胜办理,让李公佐和他一起出发。

【参考译文】

李宝,河北人。曾经陷入金军之中,后脱身从海路回到南宋。消息传来,宋高宗对宰相说:“我不久前召见李宝对话,询问他金朝的事情,他如数家珍。况且他一个人从金营逃脱,回到朝廷,殿上答话一点儿也不害怕,这样看来,他一定是个能成就大事的人。”于是任命他为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驻守在平江,和守臣监督海船抵御敌军。八月,到了江阴,先派他的儿子李公佐到密州,于是系船停泊犒劳兵士,派遣善辩之人到各处招降愿意归附的人,声名显扬山东。豪杰像王世修等人各自树立旗帜,聚集义士勇夫,争相响应援助,多的有几万人。李宝列出他们的姓名并上报给朝廷,发檄文告知各部在密州的胶西会和,命令李公佐把州郡的事务交给魏胜办理,让李公佐和他一起出发。……最终俘获大汉兵三千多人,斩杀他们的统帅完颜郑家奴等六人。

易错点6 “不明句式”语序乱

古汉语常见句子倒装现象,我们翻译时要调整过来,使之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与现代语言习惯。否则,该调不调,语言不合规范也会影响句意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句子。

即命继隆知定州,寻诏分屯诸军,继隆令书吏尽录其诏。旬余,有败卒集城下,不知所向,继隆按诏给券,俾各持诣所部。太宗益嘉其有谋。真宗咸平二年,丁内艰,起复。王师失利于望都,继隆累表求诣阙面陈边事,因乞自效。真宗慰谕之。

(节选自《宋史·李继隆传》)

王师失利于望都,继隆累表求诣阙面陈边事,因乞自效。

考生翻译

王师失利在望都,李继隆多次上表请求到朝廷去面陈边疆事务,因此请求自己做事的成效。

失分评析

文言文翻译“调”的方法,主要针对文言特殊句式而言。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翻译时要将语序做必要的调整,才能做到“文从字顺,语意贯通”。如句中“王师失利于望都”是一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王师于望都失利”;“因乞自效”是宾语前置句,“自效”即“效自”。只有弄清这点,翻译才能准确、通顺。

【满分答案】

朝廷军队在望都失利,李继隆多次上表请求到朝廷去当面陈奏边疆事务,于是请求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译文】

皇帝任命李继隆为定州知州,不久下诏各军分头驻守,李继隆命令书吏抄录全部诏令。十多天后,有败散士兵聚集在城下,不知道应该去何地,李继隆按照诏书发给凭证,让他们各自携带到所属部队去。太宗更加赞赏他有谋略。真宗咸平二年,李继隆因母亲去世服丧,未服满丧期即被召回任职。朝廷军队在望都失利,李继隆多次上表请求到朝廷去当面陈奏边疆事务,于是请求贡献自己的力量。真宗慰问劝谕他。

把文言文句中的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及其他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被动句

看清标志词,译为“被”字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标志词主要有为(为……所)见(见……于……)、于(受……于……)等,也有不用标志词的被动句,但翻译时要翻译成“被”字句。

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句——看准宾语,将其调整到动词(介词)后

②主谓倒装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

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

③定语后置句——看准定语,提到中心词前

定语后置,是将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的一种句式。翻译文言语句时,要把后置的定语提到中心词的前面。常见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等。

④状语后置——找准状语,将其提到动词前

状语后置,是将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状语置于动词之后的一种句式。在翻译时,要找准状语,并把其提到动词的前面。

固定句式

翻译固定句式时,要根据其句式特点,准确地翻译出句子的意思、语气等。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并熟记一些固定句式。如“何(奚以)……为”译为“何必……呢”“哪里用得着……呢”,“得非(岂非)……欤”译为“难道不是……吗”等。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

(节选自《魏书·曹洪传》,有删改)

(1)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

(2)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

答案 (1)太祖率领义军讨伐董卓,大军行至荥阳,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

(2)(曹洪)就步行跟从太祖来到汴水岸边,水太深不能过河,曹洪就顺着河边找到了船只,与太祖一同渡过汴河,逃回谯郡。

【参考译文】

曹洪字子廉,是太祖的堂弟。太祖率领义军讨伐董卓,大军行至荥阳,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太祖失去了战马,敌兵追赶得很急,曹洪下马,把自己的战马给太祖,太祖推辞不要,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可以没有您。”(曹洪)就步行跟从太祖来到汴水岸边,水太深不能过河,曹洪就顺着河边找到了船只,与太祖一同渡过汴河,逃回谯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