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怎么评价鲁迅的(是不能说的秘密吗)

萧红,一个在近代文学史上很少被国人注意到的女作家。

直到2013年同名电影《萧红》与2014年的电影《黄金时代》纷纷被搬上大荧幕后,才有一小部分人开始了解这位女作家。

萧红的创作时间非常短暂,仅有短短10年,可这10年,已经是她整个人生的三分之一。

萧红怎么评价鲁迅的(是不能说的秘密吗)(1)

萧红画像

萧红长得不算出众,不如张爱玲那样出生在特别富有的家境中,有着略显冷僻的脸蛋;也不如林徽因那样出身名门、姿色卓群,一生在众多男人的护佑下生活。

萧红只是一个地主家庭出身、受尽家庭冷落、从家里逃出来、身无分文的女性。

没有名门加持,萧红还是凭借着自己不拘一格、不卖弄技巧、坦率真诚的文字,唤醒了众多人的心,成为了当时文坛里中国人看北方的眼睛。

萧红是脱俗的,她很少写情爱,她写的,尽是些她所看到的被压迫的人们的生活场景。

而这样平凡的、本不具备跻身上海文坛中心的女性,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留下难以抹去的身影。

她的成名,与当时新文学的领军人物鲁迅息息相关。

萧红怎么评价鲁迅的(是不能说的秘密吗)(2)

鲁迅

很多熟悉萧红的人,都在晦暗的文献记载中,寻找着鲁迅与萧红的关联,想要为自己的吃瓜心态添上几分确凿的证据。

而我可能占用你半柱香的事件,来讲讲鲁迅与萧红的故事。

01 结缘《生死场》

1934年,23岁的萧红,已在萧军的带领下,在文坛闯荡了三年,他们在当时的东北作家中已小有名气。

然而对于整个中国文坛来说,他们的名字几乎没有分量。

这一年6月,因为二萧发布的多篇文章都通过当时中共地下党主办的《国际协报》进行发表,同时写出的类似《悄吟》的散文集里,都传递着反压迫的声音。

在当时的动荡岁月里,这种声音是非常红色的,也引起了日伪特务机关的注意。

在罗烽等多人被抓入狱后,二萧为了躲避迫害,一同从哈尔滨辗转青岛。

9月,萧红在青岛完成了著名的中篇小说《生死场》。

起先,这部书被文学社编辑看重,愿意为她出版。但这篇稿子被送到中央宣传部书报监察委员会后,便长久地杳无音信了。

在大家近两个月的焦急等待中,消息传来,只有寥寥几句话,意为不许可。

萧红怎么评价鲁迅的(是不能说的秘密吗)(3)

鲁迅在上海最喜欢的书店:内山书店

当时二萧共同的朋友们就告诉他们,现在青年都很流行往上海内山书店写信,因为只要把信投到那儿去,鲁迅先生就会收到。

当时,鲁迅已经蜚声文坛,每天给鲁迅先生寄信的青年人络绎不绝。萧红和萧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鲁迅写了信。信中附上了萧红的《生死场》手稿。

鲁迅是在孤灯下读完萧红的《生死场》的,为萧红笔下“北方人民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所感动

鲁迅认为,萧红的作品与那些卖弄写作技巧的作家大两样。

很快,二萧收到了鲁迅先生的回信,当时二人非常贫穷。

萧红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先生的信我们不是一次读完的,也不是读一次就完的”

两个人将鲁迅的信当作“精神食粮”,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里过了一个月。

11月,鲁迅在回萧红和萧军的第七封信中,向二萧发出了见面邀请。

其实,当时鲁迅正处在在上海众多政治立场的风口浪尖,已遭通缉4年,几乎过着半地下的生活。

鲁迅在给萧红《生死场》作的序中描述过当时的情形:当时上海南北是两个样子,北边被炮火轰炸,南边是租界,十分太平。

鲁迅在友人的庇护下进入租界居住,当时的他们,连自己身边的生活都无法料理,更无法想象那个千里之外的哈尔滨。

萧红怎么评价鲁迅的(是不能说的秘密吗)(4)

鲁迅在这间书房读完了《生死场》

二萧到达内山书店后,鲁迅表扬了他们的作品,并给了他们一个信封,信封里是能帮助他们解决暂时生活问题的20元钱。

二萧很快在上海法租界附近安顿下来了,并且成为了鲁迅家里的常客。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写道,他们前往上海后“鲁迅先生全家接纳了我们”

当时因为住得远,二萧乘电车过去都要1个小时,每晚也掐着点回去。

直到有一天,鲁迅他们聊着天,一点也没有要放二萧走的意思,萧红就看着表,在心里想到:呀!没有电车了!

那天夜里,鲁迅让许广平找小汽车送二萧回去。

不多几日后,二萧便搬到鲁迅在大陆新村附近的住所,从此萧红更是从早到晚在鲁迅家里。

萧红怎么评价鲁迅的(是不能说的秘密吗)(5)

鲁迅上海大陆新村故居

02 别样的在意

萧红曾写道“别人穿什么,先生是看不见的”。

但有一天,萧红穿着一件新式红色宽袖子上衣和一件咖啡色格子裙站在鲁迅面前,问鲁迅自己这件新上衣是否好看。

鲁迅却说出一番连现在看起来都非常时尚的见解:“红衣服应该搭黑裙子,横条纹不适合胖人穿”。

同时,鲁迅指出,萧红之前穿的靴子是一双日本兵才穿的靴子,不好看。

萧红问到,那为什么现在才说。

鲁迅答道,我是看你不穿了才说,若我早说了,怕你该不穿了。

我们从这两段话中,可以感受到,萧红和鲁迅的关系此时已经非常微妙了。

一个原本别人穿什么都不会放在眼里的男人,此刻居然如此留意一个女子的衣着,这种在意已经超乎寻常。

萧红在鲁迅心中充当什么角色,我们已经能够洞见一二,那鲁迅于萧红来说又是什么呢?

许多人知道萧红,源于那本《呼兰河传》,所以也知道祖父对萧红来说分量非常重。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在以下一个小场景中,理解到鲁迅在萧红心中的地位。

有次,有人在席间说鲁迅对萧红像是慈父对女儿,萧红立刻反驳说,应该是祖父。

萧红死了祖父之后,仿佛觉得人间的“温暖”和“爱”也被祖父带走了,她的心像是被铁丝网网了起来。

但鲁迅,却重新给了她人间的温暖和爱,让她在上海时,像是有了家一样

她与萧军矛盾最严重的时候,萧红几乎是每天从早到晚待在鲁迅家里的。

那时候,鲁迅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他终日躺在一张椅床上,萧红陪在床畔时问道:“先生,您对青年的爱是父性的还是母性的?”鲁迅想了想回答,是母性的。

萧红怎么评价鲁迅的(是不能说的秘密吗)(6)

电影黄金时代还原:萧红在鲁迅床畔

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出,当时萧红比较单纯,一度只陷在萧军不忠、出轨等情景里难以自拔。

而鲁迅当时于萧红来说,只是她的一个长辈,一个心灵寄托,一个像祖父一样的男人。

但鲁迅已经把作为男人的目光,投在了这个年轻的女人身上,慈爱中,也不乏一些其他的情愫。

只是,鲁迅当时是非常赞成一夫一妻制的,他在给海婴的信中提到过,不能用老一辈的思想禁锢年轻人,也痛批了当时一夫多妻制给女性带去的迫害。

他们的感情,在当时的时代气氛与背景下,只成为彼此心头的一抹白月光,因得不到而保持着它的纯洁。

03 回忆鲁迅先生

在鲁迅去世三周年的纪念会上,萧红终于写下了著名的《回忆鲁迅先生》,此刻,她终于肯明白,鲁迅先生真的离开这人世间了。

萧红怎么评价鲁迅的(是不能说的秘密吗)(7)

《回忆鲁迅先生》封皮

她的这篇文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写回忆鲁迅最好的文章,没有之一。

萧红写道,她常常到鲁迅家里给鲁迅做各种吃食,鲁迅虽是浙江人,却特别喜爱北方食物,尤其喜欢萧红做的韭菜盒子。

萧红还说先生爱吃硬的东西,所以家里饼干、瓜子之类是常备的。

先生家里的烟分为绿色和白色两厅,绿色是自己用的,白色是平常接待客人用的。

在所有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里,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评价最高的,因为它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鲁迅,一个生活中的鲁迅,而不是一个被偶像化、神化的鲁迅。

这是萧红文学中所特有的,她极会塑造人,这才让她的回忆鲁迅的文章在众多文坛大家中脱颖而出。

这里,我也十分认同黑龙江萧红文学研究所里学者的话,他说,萧红写作不是学来的,如果说她是学来的,那她的作品恐怕要大打折扣。

萧红怎么评价鲁迅的(是不能说的秘密吗)(8)

萧红

1936年7月,因二萧关系破裂,为了平复两人之间的感情,萧红独自前往日本。

三个月后,鲁迅在上海病逝了。

萧红写道:

“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

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

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又过了三个月。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六日,

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

十七日,一夜未眠。

十八日,终日喘着。

十九日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

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像他平日一样,

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这段话解释了很多人的疑问,为什么明知鲁迅重病,萧红要前往日本呢?

因为萧红当时以为鲁迅病好了。

而由此带来的另个一遗憾是,萧红和萧军曾约定,两人分开后都不要给鲁迅写信,主要是为了减少鲁迅回信的劳累。

所以直到鲁迅生命最后一刻,都没有等到萧红的信,他在病逝前写给茅盾的信中还提到,萧红一直没有写信来,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萧红怎么评价鲁迅的(是不能说的秘密吗)(9)

鲁迅遗容

鲁迅病逝之后,曾有许多人邀请萧红给鲁迅写悼词,萧红说她写不出来。因为她始终不相信鲁迅先生已经去世了。

三年之后,萧红在重庆上空的飞机轰鸣声中,终于感到鲁迅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鲁迅死后,萧红的人生就真的如漂流在水上的落叶,无依无靠,只能向远方漂流去。

萧红的一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有很多选择连在今天看来都不可思议。

很多人用一个“作”字评价萧红的一生,可我觉得,萧红能留下《呼兰河传》、《回忆鲁迅先生》、《生死场》、《马伯乐》这四部传世作品,与她的经历密不可分。

若萧红生在当代,她的文学作品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流于世俗。

穿越浩荡人间,让我们站在萧红的视角上,更好地回望时代,并对那个时代中为新中国成立写出无数篇优秀作品的文坛领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