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应该改变观念(家庭教育促进法来了)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应该改变观念(家庭教育促进法来了)(1)

过去,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对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并不强,存在“养而不教”的现象。据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显示:50%的家长不懂怎么教育好小孩,70%左右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现在,《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应该改变观念(家庭教育促进法来了)(2)

该法律的出台,代表着教育真正回归家庭。教育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外包”出去了,而需要家长们自己来教,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家长们从以下三件事开始,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1

用心陪伴,与孩子共同成长

陪伴的本质是一种教育,没有陪伴,父母就不可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更不用说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 当孩子遇到烦恼的时候,我们是否能让他敞开心扉,放心倾诉?
  •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及时发现,给予他精神的力量?
  •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及时安慰、鼓励?
  •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是否能解读他的心理密码,关怀他内心的温度?

真正优秀的父母,不在于为孩子报了多少班,而在于是否真正参与了孩子的成长,因为成长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的一场修行。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应该改变观念(家庭教育促进法来了)(3)

请一定要走进孩子的世界里,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2

以身作则,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减轻学业负担,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与之相反,它更考验父母的担当。

教育部曾发文提醒家长:“优秀的父母不在于学历的高低、文化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责任意识。陪伴是责任,养育是责任,以身作则是责任。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人生负责。”

父母挣再多的钱,也抵不过孩子败家一年;

父母有再高的地位,也抵不过孩子作奸犯科;

父母有再大的荣誉,也抵不过孩子教育的失败。

... ...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应该改变观念(家庭教育促进法来了)(4)

教育无法重来,在孩子的教育上,你只有一次机会,一旦荒废,影响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真正最好的教育是行为层面,让孩子真正行动的方式永远是言传身教。做个成长型家长,让自己的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拔节的榜样行动,影响孩子,改变孩子,成就孩子。

让孩子从学习探索中,吸收家庭教育的营养,汲取成长的正能量,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3

培养习惯,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什么样的孩子最省心?一定是自律的孩子。

一个孩子有多优秀,看他自律的程度就知道了。自律的孩子,不需要家长和老师过多提醒,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样的事。

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没有自觉性,每一个自律的孩子,都是父母精心培养和正确引导的结果。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应该改变观念(家庭教育促进法来了)(5)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会在孩子没有自制力的时候反复督促,在孩子失去方向时正确引导,在孩子想放弃时及时鼓励,在持之以恒的磨合中形成真正有价值又适合孩子的习惯。这一切都需要家长的耐心,坚持监督,及时巩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与其焦虑孩子的成绩是否下降,不如退一步重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应该改变观念(家庭教育促进法来了)(6)

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养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一场修行。

现在,家庭教育问题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家长应更加理性地面对孩子的成长,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指导、支持和服务下,努力充实自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 争取早日成为“合格”家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