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遇到烂桃花(商报副刊命犯桃花)

月如钩/文

就像花生米是最常见的下酒菜,桃花是最常见的诗材。桃花入诗,犹如花生米下酒,了无新意。

庚子新春,禁足不出,眼见窗外春山春树,忽然十分想念桃花。想那一树的怒放,想看满山的妖娆,想起许多的命犯桃花。

人为什么会遇到烂桃花(商报副刊命犯桃花)(1)

“诗豪”刘禹锡因改革失败,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10年后的春天,被朝廷“以恩召还”。听说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游玄都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此诗语含讥忿,触怒当权新官僚,因此又被贬逐在外14年。横遭桃花劫的刘禹锡,再次旧地重游,刻意续写桃花诗《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昔日豪横,今不复见,老子又回来了,痛快痛快。

人为什么会遇到烂桃花(商报副刊命犯桃花)(2)

因诗获罪,却不因诗废言。二游玄都观,留下两首名满天下的诗,也将刘禹锡倔强豪迈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明代唐伯虎,穷困潦倒,其志不得展,一生酷爱桃花,自号“桃花庵主”,他的《桃花庵歌》久负盛名: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此诗表达了诗人不汲汲于功名,不交接于世俗的态度。“桃”与“逃”同音,具隐逸之象。民间传说他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这纯属后人将“桃花运”附会于他。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唐伯虎,只有“打秋风”的份,哪有“点秋香”的能力?

人为什么会遇到烂桃花(商报副刊命犯桃花)(3)

《桃花庵歌》全诗明白如话,不用任何典故和华丽辞藻,借桃花隐喻隐士,语言音调务近俚俗,却蕴涵了无限的艺术张力。

很是佩服“桃之夭夭”的无名作者,他(她)应该是第一个把美女比作花朵的天才。同样是天才,杜甫对桃花偏见严重:“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从此,桃花和“轻薄”挂上钩,让人一见而心生暧昧。从诗经的高枝,坠入流水的沟渠,一朵桃花,五味杂糅。造物衷情的桃花已被人写尽矣,如果还写桃花,真是命犯桃花人犯贱。当然,从开解人的角度而言,如此美好的桃花,都被人说成不三不四,你那点花花肠子,还有什么新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