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

在日本,对樱花的印象是三岛由纪夫所谓的——纯粹。

是将“樱花缤纷”与“血淋尸身”随心所欲倒换形成的意象二重性,彼此矛盾对立又相连孪生。

生之美好,逝之惨烈。

樱花居于两者之间,成了日本审美中绚烂且衰颓、单薄而强力的独特存在。

樱之初印象

看CLAMP漫画长大的我,对樱花的初印象,自然是《东京巴比伦》中那段美丽又残酷的话:

“你知道吗?樱花树下,埋着尸体。”

“樱花的花瓣应该是白色的,像雪一般的白色。”

“但是樱花的花瓣却是淡红色的,这是因为它们吸收了,埋在树下尸体的血。”

一朵樱花从盛开到凋落是七天,一树是十几天,纵贯整个日本岛的樱花线不过也只有一个半月时间。

这样极盛又极短的“樱花七日”便是日式美学的具形,也因为极盛极短。

在表层意义上,樱花总是与青春少女和她们的爱情脱不开关系。

▲[细雪]中春日赏樱是四姐妹一年的大事,花下细语缓行,人看花,人看人

有青春作伴,就算凋零,也是命运使然,纵幽,而无怨。

“樱花”女子

日本的新学期是四月一日,据说是为让新同学能在樱花树下集合,唤起新生的向上意识。

但显然不是各地的新生都能在樱花树下集合的。

像[四月物语],榆野卯月(松隆子 饰)离家时,北海道还在下雪,东京的樱花瓣已经开始飞舞。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1)

▲穿纯白和服的新娘、搬家公司的小伙、奔跑的小学生都在花中穿行,榆野在街上抖一抖帽衫,竟飘出了一团的花瓣

也许电影不够完整,但却是完整的日本,和完整的暗恋。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2)

▲[花与爱丽丝]中,爱丽丝(苍井优 饰)与花(铃木杏 饰)穿上高中校服的第一天,就趴在街边的栏杆上看樱花

用飘落的樱花瓣互相投掷,岩井擅长拍青春少女,因此也擅长拍樱花,如青春一样,带着鲜奶油芬芳的,轻盈新生的樱花。

因为形象上与女性相关,日本电影中的樱花也如女性,有强有弱,有暧昧哀愁,有热烈明朗。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3)

▲强韧如[花魁]

因为一个“樱花开就带你走”的承诺,已成名妓的女孩,不顾武士的地位和身为求婚者移来盛开樱花树的爱意,死等那个一无所有的妓院伙计。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4)

▲[花魁]中不开花的樱树与开花的樱树都是女主角日暮(土屋安娜 饰)的象征

前者秉性奇特,后者恃靓行凶,即使艳帜高张,却依旧有种未忘初心的纯洁感。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5)

▲脆弱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松子出狱后,在漫天绯红的樱花中去找“爱人”,他却已娇妻爱子在怀,本来信心满满的松子立即坠入泥淖之中。

樱花飘落,破灭徒留。

樱之遇

不管强还是弱,只要与爱人往樱花树下行一遭,即使最终分离,甚至爱情徒有其名,都值得,不枉曾经盛开一场。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6)

▲[山樱]中,美丽的野江(田中丽奈 饰)与武士(东山纪之 饰)在山樱盛开之时偶遇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7)

▲[好想告诉你]的开头,外号贞子的女孩遇到开朗的风早翔太[三浦春马 饰]时,头顶樱花摇曳

发上取下的一片花瓣,便打破了贞子的魔咒。

[我的初恋情人]的片头,亦是樱花盛放。

已经去世的逞(冈田将生 饰)回忆自己的爱情,青梅竹马的茧(井上 真央饰)在开学典礼上向逞表白。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8)

▲两人在高大的樱花树下被围观,年轻简单得像樱花一样不惧展示内在的生命,也如樱花一样消失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9)

▲在这盛放的一面里,樱花是爱情,是希望,是生之尊严,是生之欲望,代表着所有的美好

樱花葬

盛放是美好的,但是盛放即意味着消逝,日本文化中,生命于极盛之时消亡,正是美的极致表现。

1748年,讲述武士为家主报仇故事的歌舞伎《忠臣蔵》就将武士之死与落樱联系起来。

这不仅与“菊与刀”的日本文化暗合,血红花白的视觉风格也符合日本人的审美。

就此影响扩大,死亡和暴力,在爱情和希望之外,成了另一个极端的樱花之寓意。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10)

▲1962年,稻垣浩版本的[忠臣蔵]却并未将两者并置,虽然人物细腻深刻,但画面少了日本美学中最迷人的极端对抗

筱田正浩1975年的作品[樱之森之满开之下],改编自坂口安吾的小说《盛开的樱花林下》。

片中以日本现代公园赏樱的场景开头,然后切到古时———

传说人在樱花树下走过便会发疯,强盗林中杀人抢夺美女果然被迷惑,因她无聊便为她猎获人头来取乐。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11)

▲[樱之森之满开之下]里的樱花都是暴力与疯狂的,额头落了花瓣的美女变成妖怪,强盗将其扼死后,美女的面孔出现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12)

▲成堆的花瓣落下,将樱花凄美的魔性感觉推向了极致

但大部分时候,樱花的凄美是在正常范围内的,比如北野武的作品。

[花火]中的第一个流血场景和死亡预告后,接着就是摇曳的樱花树。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13)

▲[花火]中,警车轰鸣着从樱花树旁驶过,瘫痪的搭档坐着轮椅看樱花。

北野武在故事中杂糅了暴力与柔情,片中的樱花虽然象征意味不多,但却是最美丽的绝望。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14)

▲[玩偶]片头男人偶的衣领上满是樱花,第一个故事便是绑着束缚之绳的两人在樱花林中呆滞行走

这是北野武第一次完全的柔情,但樱花却不代表爱,而是已死的灵魂。

角川春树的[天与地]中两个有樱花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远镜头中山间的风力强劲,使飘飞的落樱就像战场上兵卒,散乱却毫不柔顺。

只有切到近景中,乃美(浅野温子饰)来看上杉谦信(木孝明 饰),吹笛时才见一丝温柔。

乃美告知上杉自己的婚讯后,他骑马在夜樱下狂奔,头顶掠过的花影浓厚,这个神一样的武士才有了些微的漏洞。

片尾上杉胜利之后,镜头从死伤无数的战场上切到泉水,随即又切到漫山樱花中。

不是只有日本的樱花才好看(日本审美下的樱花)(15)

▲虽然不排除[天与地]是为了造型美的目的,但从死伤无数武士的战场切到落樱,类比寓意也合情合理

电影语言在表现落樱缤纷时较容易,但血淋尸身的美感。

除非做了足够有力的铺垫,否则就只是单纯的视觉刺激,很难表现出这种“扩散了的符号”,因此大部分电影都顾此失彼。

而三岛由纪夫所谓“樱花缤纷”与“血淋尸身”的自由置换,对现在的观众来说,接受起来毫无难度。

毕竟,喜欢哲学电影,又同时喜欢僵尸电影的影迷,大有人在。

一腔尸血,满城樱飞,好喜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