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仪制作原理是杠杆吗(90年前的地震仪原来长这样)

上世纪初,大型维歇尔地震仪是德国科学家维歇尔设计的当时最为先进的地震仪,首次准确记录地面的真实运动。

  据了解,当时,全球仅生产了3台。在南京基准地震台的维歇尔地震仪就是在当时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强烈建议下,于1930年从德国订购的。

  1931年10月开始安装,1932年7月正式投入观测,当月8日就记录到第一个地震。

  这台维歇尔地震仪依然完好地保存在南京,它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唯一延续工作至今的维歇尔地震仪,至今已有90岁“高龄”。

地震仪制作原理是杠杆吗(90年前的地震仪原来长这样)(1)

地震仪制作原理是杠杆吗(90年前的地震仪原来长这样)(2)

  在南京基准地震台,这台地震仪高度顶到天花板,体积几乎填满半间屋子。由摆锤、悬挂、机械放大三部分构成,其中摆锤又大又重,借助悬挂系统,摆锤随着震动可以任意水平方向运动。

  江苏地震台副台长卢永告诉记者:“摆桶里装满铁矿石后,整个摆锤重量有17吨。”

地震仪制作原理是杠杆吗(90年前的地震仪原来长这样)(3)

  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有时非常微弱,只有微米级或者更小,通过机械杠杆放大装置能放大1500倍后,便可以在熏烟记录纸上记录到地震波形。

  虽然时间过去了90年,但是在几代地震工作者的精心维护下,这个体重17吨的“巨人”如今依然敏感。

  只要对维歇尔地震仪传感装置轻触一下或猛吹一口气,相应震幅都能被灵敏捕获和记录,仪器的金属笔尖都会在熏烟记录纸上记录到震荡波。

地震仪制作原理是杠杆吗(90年前的地震仪原来长这样)(4)

  维歇尔地震仪实现了地震记录从定性描述向定量计算的转变,在地震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里程碑意义。

  在南京的这台维歇尔地震仪运行期间,记录到大量的地震,比较典型的是龙陵双震,当时全国大部分台站无法确定震级,只有此套仪器记录清晰,震级准确,国家地震台网就是参考此数据确定,1976年5月29日,在龙陵县境内先后发生了7.3级和7.4级强烈地震,为震后救援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了解,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江苏地震局已经能够自主研发观测设备,观测形式实现网络化,数据处理实现计算机全自动化。如今,地震仪已经变成了只有拳头大小的精准仪器。但这台“庞然大物”,依然还在不停运转。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周洋 编辑/汪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