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

浙江大学药学院,有将近5000份药用植物标本,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采集积累的。这些标本,近期被重新梳理规整,在每一份标本中,都可窥见,那些躲藏在久远年代里的珍贵印记,以及藏在标本里的历史。

每一种植物样本采集和物种鉴定信息,都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大学药用植物教学与研究的演绎史。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1)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2)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3)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4)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5)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6)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7)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8)

浙江大学药用植物标本室,可追溯至1920年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百年来,许多药用植物标本相关内容,仍用在如今的《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和《从神农本草到现代中药》等课程教学中。

课堂上,学生们学习药用植物的分类学基本知识、形态特征及其药用价值和鉴定技能等;课堂外,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到西天目山,进行野外采集实训。

校园里,师生交流探讨增加了同学们关于药用植物的知识技能;山林间,师生们与草木对话,从泥泞小路到深沟河渠,躬行千里间,拓展眼界、增加见解。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9)

库藏中现存最早的标本为1952年6月采集的“楸”,采集于浙江杭州,其皮和叶可治疗痈疽。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10)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生上药用植物学课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11)

《药用植物野外实习》课程在杭州西天目山实训

上世纪八十年代,药学系教授奚镜清,和1983级研究生赵维良发现,浙江省的绵萆薢与学术界公认的绵萆薢有不同。经过多年研究,于1987年发表关于绵萆薢新种的报道,当时学界对此认可度不高,因“原种”绵萆薢在国内没有分布。最终奚镜清和赵维良通过国际合作,将采自浙江省境内的绵萆薢和日本的“原种”绵萆薢,作详细对比参照分析,证实了浙江省内新种绵萆薢的存在,并定名为“绵萆薢”。

而此前学界认可的“原种”绵萆薢,则更名为“七裂叶绵萆薢”。

此后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论证,新种绵萆薢的分类学地位得到了国内外中药学界和植物分类学界的公认。

库藏中还有一株珍贵的国家濒危珍稀保护植物象鼻兰标本,这株象鼻兰生于海拔350到900米的山地林中或林缘树枝上。寻找它的过程,跋山涉水、高空架云梯,正是“空谷觅幽兰”的真实写照。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12)

象鼻兰,矮生植物兰科。1964年6月采集于浙江宁波,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长有4个花粉团,似象鼻,因而得其名。

库藏标本中,单兰科一科就约有37属326份标本,其中包含9属11个种的50份标本,为珍贵的国家濒危珍稀保护植物(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13)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14)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15)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16)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17)

植物标本冷门(浙大五千份植物标本惊艳了时光)(18)

收藏的标本,不仅记录历史变迁故事,还真实描述浙江省自然植被生长情况和生态环境,为省内多方面的信息文化建设,提供了真实详尽的参考资料。

如在《浙江植物志》编写过程中,单兰科一科就有浅裂沼兰、大序隔距兰等8个种的8份蜡叶标本,分别被作为编写的依据样本。

这些标本,有的采集于海拔1000米的陡峭高山,有的生长于幽谷林下,有的藏于岩石湿地,真实写照了浙江省自然植被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本文整合自 浙江大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