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为什么盖住脸(人死后为啥要把脸遮住)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无论多么害怕生离死别,生老病死的规律从来都不会停止。

可古代封建社会之中却有一种特殊的习俗让人十分不解,即人死以后将逝去亲人脸庞遮住,这究竟是为什么?常人以为单纯的封建迷信,其实并非如此,现代科学也给出了相应解释。

人去世为什么盖住脸(人死后为啥要把脸遮住)(1)

封建迷信的由来

首先是人死遮脸背后的丧葬文化的来源,早在春秋战国年间,孔子以儒学游历诸国之时,丧葬文化就被他带到了全国各地。

儒家重礼制,于是时常对人要求棺木土葬,厚以待亲。尽管彼时墨家也提出薄葬节财的观念,但儒家在“上流阶级社会”的影响力,显然更胜一筹。

于是诸侯国与诸侯国君王都开始流行厚葬,关于厚葬时需要注意的礼仪、事项等等,也逐渐完善起来。

人去世为什么盖住脸(人死后为啥要把脸遮住)(2)

以齐桓公为例,生前在管仲的帮助下,成功带领齐国走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却开始贪图享受,不思进取。

及至后来,无论管仲用什么方法劝说他,齐桓公都不放在心上,甚至觉得管仲管得实在太宽。齐国究竟谁说了算,臣子怎敢管到君王头上。

等到管仲离世,原本就一直蛊惑齐桓公的易牙、开方、竖刁等小人更加肆无忌惮。

人去世为什么盖住脸(人死后为啥要把脸遮住)(3)

在一众小人的共同努力下,齐国国力由盛转衰,齐桓公本人也逐渐被奸臣架空,有名无实。

起初奸臣们有所顾忌,只是将齐桓公限制在皇宫里面,好吃好喝依旧伺候着。可随着齐桓公影响力越来越小,甚至都没人愿意再搭理他。

一代霸主落得个被饿死的下场,实属活该。而齐桓公临死前便用尽全身力气对身旁侍女说道:请一定用手帕将我的脸盖住,管仲的责问,我确实不知该如何回答。

人去世为什么盖住脸(人死后为啥要把脸遮住)(4)

其次便是春秋后期的霸主,吴王夫差。倘若他正常离世,丧葬规格和待遇自然绝非常人可以比较。

然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辛苦经营多年让吴王夫差成为背景板,并没有像夫差当年放过自己一样放过他。

临别之际,夫差悔不当初,十分悲怆地说道: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

人去世为什么盖住脸(人死后为啥要把脸遮住)(5)

尽管无比后悔当初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告,现如今也只是多说无益。拔剑自刎之前,夫差要求身边人用白布将自己脸盖起来,因为他的确无颜面对地府中的伍子胥。

两位君王都因羞愧选择白布掩面,令人唏嘘感慨。此后,民间也逐渐流行这样的习俗。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羞愧的原因减少,唯有形式一直不断传承。

很多地方亲人逝世,家属们便会用白布将其面容遮盖。这既是对死者的缅怀,同时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

人去世为什么盖住脸(人死后为啥要把脸遮住)(6)

科学道理

齐桓公以及夫差的故事,年代太过久远,其中真假不少人都很难相信。也许只是某些不知名的原因,最终让后人以这两人为借代,成功创造出理由。

可就脸盖白布这件事情而言,如今还真就找到了相应的科学依据。

其一是指脸上盖白布,能够及时察觉死者是不是真的死去。倘若死者尚有一丝呼吸,医生家属通过纸张的波动,自然能够看出来。

然而这类说法多少有点勉强,毕竟现代医学如此发达,探明是否死亡,根本不用这么麻烦。更何况纸张波动察觉死者呼吸,也实在有些荒唐。

人去世为什么盖住脸(人死后为啥要把脸遮住)(7)

当空气流动不小心影响到纸张之时,岂不是很容易让家属们空欢喜一场?

反观第二种依据,倒是令不少人信服。当人类身体状态走进生理死亡和脑死亡,就会很容易出现尸斑。

尸斑出现在其他地方还好,寻常人根本看不到。可一旦出现在脸上,实在不雅。为了尊重死者,人们便会把脸盖上。

有了科学道理的支持,人死而白布相盖,获得越来越多的人支持。那么当科学无法给出解释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坚持古人的理念呢?

人去世为什么盖住脸(人死后为啥要把脸遮住)(8)

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之中,存在无数精华的同时,也有无数糟粕。后人的确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遮盖死者颜面,这根本不用上升到如此高度。

将这种习俗当做是对亲人的思念,反而比一切原理以及传承由来更加重要。若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盖不盖白布又有多大意义呢?

民间俗语有言:坟头千包纸,不如床前一碗水。生死无人可以逃脱,不如珍惜更多的时间,在亲人尚在时,多陪陪他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