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湘西味道(娓娓叙说的湘西乡愁)

身为一名湘西人,我常常忐忑于自己难以爱上那些老旧的“湘西民歌”,总感觉歌词空洞、曲调陈腐、土味十足——简言之:难听。虽然这种认知可能来源于我自身的浅薄和偏执,但从一个普通歌迷而言,见仁见智,天经地义。

然而经验之外,常有惊艳。

当我第一次听《茶香深处是故乡》和《给我一杯故乡的茶》这两首歌时,原本不作期待,却突然感觉眼前一亮:听着听着,只觉得家乡的茶山、茶人、茶韵、茶思扑面而来,湘西的气息、性格、情绪不期而至——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乡愁”了嘛!

我居然从歌声中听到乡愁了;我居然从湘西的歌声中听到湘西的风情景致了。

我仿佛看见那干净的天空下,薄雾迷离,种满茶树的山峦缓坡、屋前屋后,在清明的微雨下,飘飘渺渺,清濛幽凉。

窃以为,一首歌曲能够打动人,常常是因为歌词中有令人动心的句子。尤其是那些传唱广远的歌曲,或描摹了暗合人心的场景,或道出了难以言传的真情,或引发了会心会意的共鸣。

正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王莘《歌唱祖国》),唱出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万众一心;“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乔羽《一条大河》),唱出了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黄霑《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的拳拳血脉之情;“我绝不罕有,往街里绕过一周,我便化乌有”(林夕《富士山下》),唱出了人于世间的卑微平凡;“命运路线,兜兜转转,该登上哪班机,平行在宇宙间应该有万千个你”(黄伟文《哥本哈根的另一个我》)唱出了命运难以抉择的黯然无奈;“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刘思铭《朋友》)唱出了朋友之间的惺惺之情。

由刘世树作词的《茶香深处是故乡》,有这样的句子——“想一想炊烟的模样,望一望遥远的村庄,看一看彩霞的天边,我茶香深处的故乡。”湘西的烟火气息,油然而生,令人忍不住想起大山深处,晚霞灿烂,一条条河谷,一丘丘稻田,一座座茶山,一个个村庄,一道道炊烟和一杯杯清明茶、一碗碗新米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风光画,瞬间出现在脑海。

由刘建作词的《给我一杯故乡的茶》,有这样的描述——“给我一缕故乡的雾,那茶园里的轻轻的雾,看你撩开雾做的帘,跳起那支采茶的舞。”词句清新,寥寥数笔,就将神秘云雾中的湘西茶山茶事,铺陈如画境般静美。

难能可贵的是,这两首歌词,既没有堆砌华丽的空洞呼喊,也没有生硬地搬来某些看似原生态、实则低阈值的方言怪句,而是走真走心,从性情从灵魂的温柔处来,又直接到性情和灵魂的温柔中去,有形而无痕,发微而触微。

当然,歌曲动不动人,还要看曲子,包括旋律、节奏以及编配的水平。

比如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黎小田作曲,叶振棠唱),音乐响起,涛涛之势澎湃而来;比如电视连续剧《水浒》片尾曲《好汉歌》(赵季平作曲,刘欢唱),音乐响起,一股子山东韵味、江湖豪情立马呈现;比如林忆莲《夜太黑》(李宗盛/周国仪作曲),在编曲上颇有节奏蓝调的韵味,具有丰富的和声色彩和律动感,为歌曲营造了某种“清醒地迷茫”和“节制地放纵”的都市情绪;再比如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83版)第二部《东邪西毒》片头曲《东邪西毒》(顾嘉辉作曲),以及电视连续剧《魔域桃源》主题曲《魔域桃源》(顾嘉辉作曲),大量运用诡异色彩的乐句和乐器,强化了歌曲的神秘意境。

00:00

记忆中的湘西味道(娓娓叙说的湘西乡愁)(1)

《给我一杯故乡的茶》由张君林作曲,不再走所谓“湘西民歌”的曲风路线,而是接近于民谣,旋律缓慢沉稳,带着淡淡的忧伤,充满了叙说感。尤其是前奏部分的和声,为主歌部分奠定了情绪基础;而尾声的哼唱,又将这种思乡情绪进行了深化和延展,余味深长。

00:00

记忆中的湘西味道(娓娓叙说的湘西乡愁)(2)

《茶香深处是故乡》由张茂瑞作曲,而且是真正意义的作曲(包括了人声旋律和和声配器等)。从旋律而言,这首歌婉转亲切,光滑优美,没有沿用寻常“湘西民歌”那些难以求证的所谓“传统曲调”,听起来非常舒服。从编配而言,张茂瑞在音乐结构中使用了中正的钢琴和舒缓的弦乐作为和声,使得整首曲子显得十分干净清楚、轻快明媚,强化了歌曲的清新韵味;而吉他和古筝恰到好处的巧妙搭配,显得既时尚,又国风。

两首茶歌,一种湘西。《茶香深处是故乡》由女声演唱,清清爽爽地呈现了湘西茶乡的乡景乡风、乡情乡思;《给我一杯故乡的茶》由男声演唱,浑厚瓷实地表达了游子对湘西茶乡那些流云丹青、风雨甘苦的痴恋深迷。两首茶歌,都很简单,都很亲切,都有诗意的婉约,都有通透的清新。两首茶歌,都不再是不求人爱自娱自乐的“湘西特色”,又都用现代的音乐语言叙说了精准真实的湘西情境,充满了时代的美感,散发着乡村振兴时代的湘西乡村,“梦里故乡”般的独特魅力。

两首茶歌,娓娓叙说着,独属于湘西的同一种乡愁。

而我的湘西,也已不再是只有土味民歌、土味文学、土味段子的故旧湘西,而是昂然进入高铁时代、空港时代的时尚新湘西。(文/吴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