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1)

在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脚下的茫茫戈壁滩之中,在距离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镇10多公里处,藏着一片庞大的建筑群废墟,它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小镇,叫冷湖石油小镇。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2)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3)

故事要从1958年讲起,那一年荒凉的无人区来了一群人,他们就是1219钻井队。

同年9月13日,钻井队钻探柴达木盆地冷湖五号构造“地中四井”,钻至650米深时,发生了剧烈的井喷,日喷原油多达800余吨,整整喷了三天三夜而喷势不减,井场周围被喷成了一片巨大的油海,这一消息令举国欢腾。自此冷湖成为当时中国的四大油田之一,开启了它辉煌的篇章。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4)

随后到来的1959年,冷湖油田年产原油30万吨,居中国四大油田之首,这也铸就了冷湖石油小镇的繁荣。

第一批来到冷湖的石油工人和家属们,都是怀揣着坚定的信仰,并有着艰苦奋斗的革命干劲的一代人。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5)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6)

他们不仅是冷湖石油小镇第一批石油垦荒者,也是石油小镇的建设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石油小镇有了自己的小学、电影院、饭店、歌舞厅、招待所、医院,这在那个年代的西北荒漠里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7)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8)

冷湖石油小镇最繁荣的时候有十几万人,冷湖一度被批准为市级建制,它甚至被誉为“西北戈壁滩中的小香港”,可见其当时的辉煌。

如今的冷湖石油小镇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满目的苍凉,废墟里除了残垣断壁没有一座完整的房子,甚至没有留下任何一根房梁、一扇门框,冷湖石油小镇的十几万人都去了哪里啊?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9)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10)

我们把时光拉回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家石油发展战略的东移和原油产量的逐年下降,冷湖油田产油能力也日渐衰退。

1977年嘎斯库勒油田的发现,以及20世纪80年代敦煌石油基地的建立,冷湖石油小镇成千上万的石油工人相继西迁东移,自此,冷湖油田逐渐从辉煌走向没落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11)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12)

如今的冷湖还保留有两座纪念碑,一座是纪念冷湖油田第一口油井“地中四井”出油。另一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发现柴达木石油工业而光荣牺牲的同志们。

除了纪念碑,冷湖还有始建于1983年9月的四号公墓,那里长眠着自青海油田勘探开发以来,先后因公和因病去世的400多名油田领导、职工和家属。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13)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14)

说到这里,蜀黍不禁泪目,有多少人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在这片土地上逝去了青春,甚至献出了生命。如今在这片废墟里睹物思人,由衷地对新中国的建设者们肃然起敬,并感慨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需要倍加珍惜。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15)

曾经的熟悉的城市只剩一片废墟(曾经10几万人生活的城市)(16)

蜀黍在这里写了很多的文章、拍摄了很多的视频,蜀黍也愿意蹲坐在温暖阳光下的一处墙角儿,坐在小板凳上,慢条斯理地再给你讲讲最新的旅行故事,也许这一讲,就是一生!请你关注我吧,我们路上不见不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