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闪黑屏(小米闪了老腰)

小米闪黑屏(小米闪了老腰)(1)

4月21日,一场以“你的光芒,天生好看”为主题的小米Civi新品发布会,引发业界的关注。

与往常不同,这次走上发布会舞台中央的,不是雷军、卢伟冰,而是会写代码的美女产品经理胡馨心。

与她一同出现在发布会荧幕上的,是小米Civi代言人,奥运冠军杨倩。

两位高颜值的才女同时出现在一张小米Civi 1S海报上,似乎正预示着小米Civi 1S将是一款集颜值与性能于一体的诚意大作。

从近两年的小米手机发布会来看,动辄3999元起售价,时不时还向5999元价位开上一枪。

米粉已经很少能看到主打2000元价位的小米手机发布会了,即便是有些新款机型,那也是静悄悄地上线开售。

更不会在猛冲高端的今天,如此高调地开上一场2299元的新品发布会。

而这款2299元起售的小米Civi1S,似乎不难发现小米试图在用一场追求极致“美”的态度,去找回正在失去的2000元价位市场份额。

今天的小米也正急需这样一款产品来给自己的团队打气。

01

作为曾经的米粉,深知2000元价位的爆款对小米品牌的重要性。

成立12年的小米,至少8年时间都在2000元价位打磨米粉心中的旗舰手机。

2011年8月16日,沿着乔布斯脚步方向的雷军,给发烧友带来一款1999元的小米1代。

2017年4月19日,号称小米巅峰之作的旗舰机型小米6正式亮相,起售价提升至2299元。

2019年2月20日,起售价2999元的小米9也成了小米的最后一款2000元价位旗舰手机。

在告别2000元价位后的小米旗舰,只顾着向高端市场突围。

独立出来的Redmi子品牌,将继续守好小米的中低端性价比市场。

此后,小米品牌虽尝试着重回两千元价位市场,如2099元的小米10青春版、2499元的小米10S、2299元的小米11青春版、2599的小米Civi等。

但总因各种短板,让消费者觉得诚意不够,要么短命停产,要么销量惨淡,始终没能有一款成功机型引爆市场。

其中一个原因,小米自身没有什么核心技术壁垒,过渡依靠供应链技术。

为了形成差异化优势,做好无短板的高端机型,中低端产品往往会被进行各种强行的阉割。

如此,丢掉性价比的中端机型被各种诟病。

当2000价位小米手机也从旗舰转变为鸡肋,长久以来性价比思维捆绑的消费者,也逐步失去了对小米品牌的过度依赖,要么转向更经济实惠的千元机市场,要么选择其他品牌机型。

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来看,选择千元机和百元机,多半是学生、老人或乡村市场,这种消费群体不但不会带来产品的溢价,还会拖累进军高端的战略意图。

小米团队似乎都清楚,以1999元起家的小米手机,一直以来都是以性价比为打法,2000元的旗舰价位已经是深入消费者的内心,也成为小米手机业务的腰部支撑位。

如果丢掉了2000元价位的腰部支撑,一旦高端市场又没能站住,这岂不是自断后路?

02

经济学里有个词叫“挤出效应”:

当总数或者平均数是固定的,一边变多了,另一边必然会变少。

小米集团2021年财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可怕的挤出效应:

2021年小米手机业务贡献了208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37.25%;

手机销量达1.9亿部,同比增长30.14%;每部手机的平均售价在1097.5元,同比增长5.55%。

小米高端手机(国内定价超3000元,海外定价超300欧元)的销量已从2020年的1000万部,攀升至2021年的2400万部,同比增长140%。

手机销量和销售额处于同步上升时,均价没啥变化,高端机却大幅攀升。可见小米的2000元价位的腰部市场正被疯狂地挤出中。

为什么呢?

小金不妨再给小米来算一笔账:

若是将高端手机按照每部3000元计算,2400万部高端机直接贡献了720亿元营收。余下1.66亿部“非高端”手机仅贡献1369亿元营收,折合均价每部才825元。

更何况,按照雷军在微博上的秒光口径看,小米这两年在4000元价位的市场确实卖得很不错,这个高端手机贡献的业务收入将会超出720亿,而剩下的“非高端”机型平均售价将压得比825还要低。

而从小米官网的在售24机型来看,售价低于825元的不过就3款而已。

某调研机构发布了2021年全球最畅销TOP手机: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TOP10榜单中,小米有两款机型,分别为售价599元的小米Redmi9A,位列榜单第七,以及售价799元的小米Redmi9,位列榜单第十。

小米闪黑屏(小米闪了老腰)(2)

如果说一两年的数据变化很难看出整体情况,我们从小米公开的7年财务数据来看会发现:

小米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从2017年的801.5元上升至2021年的1097.5元,年均售价增速6.16%。

而2021年的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增速只有5.55%,2020年也就6.11%,均低于七年的平均增速。

小米闪黑屏(小米闪了老腰)(3)

简单说,“性价比时代”的小米均价增速,比“冲击高端”时的还要高。

这也致使小米的产品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死铁粉跟着小米往上走,可普通消费者,依然在寻找小米的性价比的路上继续下沉。

在“站稳高端”的口号喊得最猛的这两年里,小米手机的市场表现,不能只停留在这占比仅10%的高端市场,更关键的还得看到这背后90%的中低端市场,这才是小米手机的市场主力。

至于是825元还是1097.5元,似乎都不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在冲击高端时,小米已经丢掉中端的腰部支撑,2000价位的基本盘近乎雪崩。

03

近两年来国内通讯企业因受西方技术的卡脖子,华为、中兴等手机品牌被迫撤离市场,联想和摩托罗拉也因5G标准投票风波,被卷入舆论的旋涡中。

行业内的玩家被迫逐一退出市场,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大洗牌的历史机遇,这也正给小米等供应链不受影响的品牌让出了大量的空缺。

而这个空缺中,除了华为在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摩托、联想、中兴让出的均是中低端价位市场。

从近年来看,小米集团的存货的大幅攀升,正是为接盘市场做准备。

而从小米近五年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到,在2018到2020年的这三年里,原材料存货就已经翻了一倍。

同一时期,小米的制成品存货呈逐步下滑的趋势,库存压力是得以缓解。

而就在2021年,好不容易压制下来的库存,突然出现急剧地拉升,制成品存货有239.34亿元,同比增长33.63%,此时的总存货有537.29亿元,同比增长25.74%。

小米闪黑屏(小米闪了老腰)(4)

我们得清楚的是,同一时间内,制成品存货的走低,原材料存货的大涨,显然是在做供应端的扩充,往往在这时正是需求端比较旺盛的时候。

可如今来看,这一切似乎都变了。

华为等手机巨头跌倒,小米并没有吃饱,反而让友商吞下不少市场份额。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3月份小米手机中国销量排名降至第五,比上年同期下降两位排名,环比大跌21.5%,同比更是暴跌36.8%。

当小米腰无力时,遇到难缠的对手,会显得力不从心。

小米闪黑屏(小米闪了老腰)(5)

而曾被雷军调侃为像素级模仿着荣耀,环比下降11.9%,同比暴涨143.6%,重回国内市场第一的宝座。

在脱离华为一年后的荣耀,似乎有点满血复活的趋势,不但夺回来自己该有的2000元价位中端市场份额,热卖的Magic 4系列更是冲上7000元价位,似乎正在夺回华为失去的高端手机市场。

放眼全球来看,据Canalys发布2022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TOP5数据,小米手机2022年的Q1市场占有率位列全球第三,但相较于2021年Q1同比下滑1个百分点。

而拥有核心技术支撑的三星和苹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占有率攀升。

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因在过度依赖供应链,追求性价比时,技术创新早已经被扼杀,产品内卷日益加重。

在没有核心技术的壁垒下,依靠零部件堆砌起来的高端产品,必定会陷入同质化旋涡,进而在下一轮技术突破下会显得后劲不足。

04

高端市场小试牛刀,中端份额近乎雪崩,低端形象尾大不掉。

行业机遇到来之际,市场需求突然地大增,小米以抢占市场份额,挺进高端市场并行的策略蒙眼狂奔。这也就出现了,冲击高端的同时无法摆脱对低端市场依赖的尴尬。

而这个尴尬,正是小米手机丢掉中端份额的无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