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

名家名作

“艺起看”艺术大餐更新中

随着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线上服务陆续上新,我们将推出“艺起看”、“艺起学”、“艺起游”三大板块,多平台呈现丰富内容,邀请您开启云端艺术之旅。

“名家名作”是 “艺起看”板块下的特别策划栏目,在此我们将梳理馆藏名家珍品,分享名家们的艺术生涯与艺术成就,为各位呈现丰富的艺术大餐。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1)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2)

《大师程十发》摄影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

岑永生 1980年代初

首期“名家名作”就为大家解读艺术风格融汇古今的书画名家程十发。

在中西交融的浪潮汹涌来袭时,程十发凭借自己独特的艺术智慧和强劲的文化自信,发出了属于东方,并且能让世界领悟的声音,十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于程十发

About the artist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3)

程十发(1921-2007),中国海派书画大师,上海松江人。名潼,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现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1938年,程潼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次年,教师为其取字“十发”, 从此以程十发为名。1941年,程十发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

1942年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后从事美术普及工作,编辑创作连环画和插图,1952年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956年参加上海中国画院的筹备工作,并任画师,后长期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程十发是一位成就斐然、中外盛誉的艺术家,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也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上有不俗造诣。其作品曾获得各项荣誉,《儒林外史》插图获1959年莱比锡国际书籍装帧展览银质奖,《孔乙己》获首届全国连环画绘画评奖二等奖。晚年,程十发多次向国家捐献作品与家藏古画,于2006年荣获国家“造型艺术终身成就奖”。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4)

《良师益友——刘海粟、简庆福与程十发》摄影

最左为程十发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

薛宝其 1980年

在艺术生涯中,程十发不断拓展艺术视野,“取古今中外法而化之”,他最初学习与钟爱的是中国山水画,但最早引人瞩目的却是人物画。

当年的文化方针就是强调要反映工农兵生活,要为政治服务,所以人物画顺应社会的需要,必然成为主流。于是他学习、寻觅、探索、创造了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程十发图式人物画,并且随之扩展至花鸟及山水画领域,最终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符号明晰、表达自如、修辞语法贴切的可以自由地言说人物、花鸟、山水的中国水墨画的绘画语言。

人物画:

立意独特 亦古亦今

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 程十发迎来创作高峰,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收藏的程十发作品不少也集中于这一时期。

这段时间 , 程十发在人物画的题材和笔法上都有相当程度的探索。一方面,他创作以仕女为主角的作品,画中人继承了五六十年代作品中少数民族少女的形象特征。另一方面,借历史人物抒发理想与情怀,他创作了大量历史题材作品,如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馆藏《屈原》、《初雪》等。

作品《屈原》描绘了屈原与弟子婵娟。款识: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借问卢耽鹤,西飞几岁还。十发再题李太白诗歌。钤印:程十发画、程潼十发玺(朱文)。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5)

《屈原》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

程十发 20世纪

画中屈原形容瘦削,束发盘腿侧坐,昂首对空,神情高迈,若有所思。身旁婵娟同样侧身盘腿端坐,怀抱一藤杖,面容红润饱满,充满青春气息,唯神情肃穆,显得忠诚而坚定。画面无多背景,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神采全靠笔墨写出。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6)

屈原坚毅肃穆的形象

程十发以古代石刻造像般的大轮廓线和提按折转多变的笔法塑形,不追求细节描绘的逼真,人物盘腿而坐的姿态更是以一凹凸起伏的粗线和大块墨色表示,如块垒一般,但又和整体形象浑然一体,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平易中显奇崛,人物形象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显示出画家高超的塑形能力。屈原与婵娟,一形容憔悴、一青春气息逼人,形象的反差给予观者视觉心理上某种难以言说的触动。

画幅下方,程十发以豪放恣肆的书法,题李白诗于上,使画幅底部顿显厚重,更符合画面屈原席地而坐、仰望苍穹的姿态。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7)

《屈原》下方的程十发款识

此外,程十发尤其专注于画面的立意构思, 他赋予笔下的人物以独特的背景, 用精谨或奔放的笔墨表现人物故事的衬景,比如一株梅树、月光竹林、花枝、动物等都根据人物或故事来综合安排,为画中主角营造出热烈而独特的意境 , 使作品显得更加完整宏大。

按照画面繁简来说,程十发的人物作品也有两种类型。

简如中华艺术宫的馆藏作品《大吉祥》, 一个人物与一只动物,或人物与花枝的组合,在简洁的结构中营造温馨的生活气息。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8)

《大吉祥》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

程十发 1980年代

《大吉祥》中少数民族少女席地而坐,身前蹲坐三羊,少女脸圆腮红,面带微笑,形象朴实而健康,人羊相依,画面显得温馨动人,暗合了“大吉祥”的寓意。程十发以精细而多变的线条勾绘少女,薄施淡彩,形象生动而略带夸张,呈现出少女清新烂漫的气质。羊则以减笔勾绘,主轮廓几乎就是粗重的一笔写就,而正反阴阳肥瘦暗寓其中,然笔减而形不损,显示了画家高超的笔墨技巧和造型能力。

繁如馆藏作品《藤花长青》,复杂的配景为画面营造一种似真似幻的情境。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9)

《藤花长青》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

程十发

在这幅作品中,程十发笔墨洒脱精湛,气韵生动,抒情而浪漫,缤纷如雨的藤枝与花瓣以及藤下美人令观者心生愉悦。其实,花与美人如果没有处理好容易流于媚俗,但因为程十发浑厚的笔触及笔尖的灵气,让整幅画有了一种浪漫主义的古典情怀,呈现鲜明的程十发的艺术特色。

总的来说,程十发这段时期的人物作品在形象与画面上体现了综合性,完整、丰富而宏大,在笔墨的表现上愈加沉着,用笔或精细、或挥扫,色彩奔放不羁,古装人物的形象与富有现代感的氛形成和谐而精巧的气质,带给观者亦古亦今的奇趣。

花鸟画:

老树新枝 美之奇崛

在研习人物画的同一时期,程十发亦在花鸟画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

程十发的花鸟取景布局以花卉、禽鸟配以苍劲古奥的老树新枝,有出乎意料之想,突出了奇崛之美。在笔墨上,则呈现出浑朴苍劲的书法美。

他认为,“画花卉,一定要水分足,要画得湿,湿可以体现花卉的生命……画花和人的生活有关,和画人的遭遇和思想感情有关。如牵牛花,它每天开得最早,枝枝向上。齐白石画的牵牛花都呈现出早晨清醒向上的气势。画荷花,因为叶多花少,经常要去寻觅,表现了一种情趣;画荷花有人还喜欢它的秆子,它曲中有直,显现了它的性格。画花要经常去看花,花和人的性格要相配,什么样的性格也就会爱什么样的花”。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的《花鸟四种之一》,便是程十发本时期花鸟作品的代表之作。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10)

《花鸟四种之一》

画中三枝海棠,以透着光感的没骨法设色描绘,设色淡雅,笔法灵动;花树的两只小鸟以水墨加彩勾绘晕染而成,造型不苟,神态机警。花鸟之外为大片留白,画面散发着清和隽永之气。

程十发曾说,“把‘真’和‘妙’统一起来,这是我的追求”, 所谓真,是指“客观对象的外在的形象”,所谓妙是指“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对象内在本质的神韵”。这幅画体现了程十发将“真”、“妙”相统一的艺术追求。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11)

《花鸟四种之二》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12)

《花鸟四种之三》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13)

《花鸟四种之四》

程十发的个人风格是鲜明与独特的,尽管他的人物画融合了张萱、 周昉的雍容华贵之气息,也有陈洪绶的古拙、任伯年的洒脱。但无论如何,他就是他,他的图式、他的笔墨、他的艺术语言独树一帜。

正是程十发鲜明的艺术风格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让他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留下印记,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他对中国水墨画全方位涉猎,是全新思维方式的呈现,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厚的思想资源,是20世纪中国一位无可替代的中国画大师。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云端“名家名作”已上线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来一睹为快

小编为大家指路

↓↓↓

#第 1 步

打开“中华艺术宫”微信公众号

在菜单栏中点击“在线赏析”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14)

#第 2 步

选中“名家名作”,跳转后即可欣赏

且看凌云笔健(程十发岁月留真)(15)

编辑:王璐 |主任编辑:吴雯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